中国经济活力聚焦:中小微的创新 (系列报道)

中国经济活力聚焦:中小微的创新 (系列报道)
2019年06月17日 15:30 国际金融报

  编者按:

  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点的智能制造正加速迭代发展。更多跨区域的智能制造新故事不断生动地演绎着长三角企业间的竞争与竞合。

  日前“双城同创,共享智造”南翔·千灯科技50智能制造加速营在江苏昆山市开营,众多扎根制造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在50天里共议智能制造。《国际金融报》记者近距离采访参与上述议程的10家中小微企业,它们的创新,正是当前中国经济得以不断前进、不断转型升级的鲜活写照。

  资料图片

1、融政能源:拥两大核心储能技术

  节能减排是国家发展长期目标,新能源电动汽车作为推进减排的重要工具,正成为更多老百姓的日常交通工具。然而,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需更新换代,旧电池如何处置也是重要的环保课题。

  而这正是上海融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融政能源”)的商业机会。

  融政能源是一家以储能科技为主导的科技型企业,它自2017年3月开始退役电池梯次利用于电力储能立项研发,至今已拥有国内唯一独立知识产权的退役电池梯次利用储能技术、储能控制系统技术以及电池储能集成技术,产品包括了电力储能控制系统、电力储能集成系统、电力移动储能系列、电力户外储能系列和电力室内储能系列。

  目前,原料回收和梯次利用是动力电池回收的两种方式。梯次利用是将退役电池回收后,进行筛选、分类,再用于电力储能等新的用途。

  融政能源总裁李靖滨解释道:“汽车退役电池不是电池报废而退役,而是电池电容量衰减到一定程度不适合乘用车使用而退役,同四驱玩具车用尽的电池还可以在电视机遥控器里使用很久的原理相似,如果退役电池每天一次使用低倍率充放电用于电力储能,退役电池还可以再使用5年-8年的时间。”

  数据显示,以5年或8万公里的质保期计算,2009年到2012年推广的车辆或行驶里程较长车辆的动力电池,已经到了退役期。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猛增,动力锂电池的“报废潮”也将很快来临。据中汽研预测,到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7万吨。

  “从储能成本来看,使用退役电池梯次利用于储能,对储能的主要原材料来讲是相当廉价的电力储能原材料。”李靖滨说道。这也意味着,使用梯次利用的储能电池已具备明显的经济效益。

  目前,融政能源拥有两大核心技术。一是独有的“退役电池包检测技术”——退役动力电池非开盖检测及控制技术。退役电池包梯次利用前需要进行检测,包括开盖和不开盖检测两种技术路线,开盖应用较普遍,而不开盖直接梯次利用不仅可节省30%的开盖成本,同时可延续原有汽车电池包的安全性。二是独有的“电池储能控制系统RZ-IPC-H”,该储能控制系统实现对不同电池包的充放电的控制,以及与不同品牌的逆变器、配电柜进行通讯,解决“兼容问题”。

  据了解,融政能源已完成申能青浦工业园区能源供应中心热力工程新建项目,退役电池储能设备于2018年8月成功交付使用,这是国内首例退役电池非开盖储能控制微电网应用项目。

  李靖滨表示,“国家一直鼓励错峰用电,企业和居民夜晚储电、白天使用可以实现峰谷价差套利;5G时代来临,建设智慧城市,需要清洁干净即平稳无波动的储存电能,电压稳定也会减少对精密仪器的损害;电池储能系统还能帮助电网侧加强调峰能力……这些应用场景决定了我们说的电力储能可能就是又一次的电力革命。”

2、灿态信息:打造企业智能化质量数据应用系统

  电子产品迭代频繁,电子发烧友“剁手”不断,制造商如何加强品控呢?

  一家名字叫上海灿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灿态信息”)的高科技企业正在质量管理领域奋斗。

  灿态信息成立于2010年,致力于企业设计与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数据管理信息化软硬件系统开发与一体化解决方案,解决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与企业生产过程的产品质量智能化与可视化管理。公司从最初产品代理到现在所有产品自主研发,从最初几人到现有人员46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5人,本科以上人员达到90%,团队元老均为深耕质量管理领域和信息化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

  回忆公司创立之初,灿态信息执行董事高孙锋说,“当时,国内企业质量意识相对还是比较落后,多数企业在专注于产品产量的扩张。公司依靠代理国外的质量产品,仅维持微利状态。”

  直到2014年,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满足客户的需求,灿态信息开始把部分利润投入到研发中,研发自有产品。高孙锋表示,“目前超过95%的客户使用的都是公司自研产品。”

  据了解,灿态信息已具有CAD图形智能识别自主平台、大数据处理与质量分析模型自主研发技术、自动化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等技术优势。这些自主产品与技术在不同行业的280多家龙头企业获得了充分的应用,灿态信息将采用“聚焦行业龙头企业,延伸到供应链上下游,普及到同行业”的商业模式进行快速推广。

  “2015年以前,国外制造型企业对质量认知较高,我们的客户几乎都是外资企业。在那以后,国内的一批企业,尤其是与国外企业有合作的那些企业被带动起来,目前又在带动它们的供应商。”高孙锋说道。

  灿态信息80%以上的客户来自汽车零配件和3C电子电器领域,知名客户包括华为、海尔、OPPO、康明斯、德尔福、箭牌、中国中车等。

  以海尔为例,在黄岛特冰生产基地,冰箱生产线上就有灿态信息提供的智能化质量控制方案,这项方案可以满足门体发泡、箱体发泡、灌注、抽空、作电等工序的设备数据管理、生产过程控制、质量预测与报警,实现冰箱生产全流程的质量监控与追溯,达到自动化与可视化管理的目的。

  灿态信息的研发和技术突破还在继续。对于目前的发展情况,高孙锋告诉记者,去年引入了上海紫竹高新区的资金投入后,公司正大力进行市场拓展,也正在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投资机构进入,“在如今全民关注质量的环境下,希望更多企业能够把质量数据应用平台应用起来,将供应量上下游质量数据全线贯通,让质量管理变得更透明、智能和高效。我们企业自身也将向更加专业化、平台化和服务化的方向迈进”。

3、艾恩科技:“共享”移动充电桩

  5月26日晚,开营仪式结束,人群逐渐散去。在采访的企业负责人中,王昕昊很容易让人记住,与人交流时,他常带着灿烂的笑容,回答问题时聪明坦率。这位创业时被坑、团队成员四个月不领工资给予支持的年轻创业者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王昕昊热衷环保事业,留学期间曾创立“低碳区”,主营低碳节能产品电商,归国后创立O2O社区“MOGAEYE”,后被上游企业并购。艾恩(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艾恩科技”)是王昕昊第三次创业。

  谈及公司初创期,王昕昊回忆道,“公司成立于2015年,第二年被坑走一大笔公司资金,那是最困难的时期。”言谈间,王昕昊并不讳言承受巨大压力时的痛苦,甚至一度被愧疚逼至崩溃的边缘。“当时,整个团队的兄弟们四个月不要工资共度难关,等来了采购订单。”

  充电加项目于2017年底成立,在经过前期研发测试后平台于2018年3月上线,充电加的应用场景包括商圈、住宅区、物流区、景区等专业性的停车场。

  艾恩科技作为新能源车充电的运营商,找到点位(停车场)之后,负责采购设备等环节,让所有到场地的新能源车都可以完成充电,客户主要是业主和物业公司。一般,商圈小区新楼盘有10%的充电桩车位要求;老住房区存在点位改造需求。

  2017年11月,艾恩科技获得上海奔涌金融控股集团种子轮投资;2018年5月获得顶商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天使轮投资。

  “受益于战略投资方的支持,目前艾恩科技已储备超过3万个点位。”王昕昊指出,公司在运营中成本管控优异,因此,“艾恩科技是充电桩运营行业里最早也是唯一一家盈利的充电桩运营商。”

  艾恩科技注册资金1500万元,是一家以互联网、物联网为根本,新能源产业为导向的技术开发型企业,公司业务涉及充电设施智能化改造;设备设计、研发、运营及安装施工;便携式充电桩共享运营;交通大数据运营等。

  今年2月,艾恩科技成功研发出便携式充电桩,并将其做成类似于共享充电宝的概念。“车主在到达停车场后,可以直接扫码租一个直流充电桩,在任意220伏交流电源取电,就可以给新能源车充电。不充电时,所有车位都可以停靠普通车。”王昕昊解释道。这也意味着,艾恩科技可以根据点位的设备租用率,调整不同区域、点位的便携式充电桩的投放量。

  艾恩科技是首家将移动式充电桩做成共享模式的企业,目前已在嘉兴市南湖区率先做第一个试点。

  近期,艾恩科技嘉兴子公司计划融资,资金将用于移动共享充电桩项目的推广,包括在国内80个景区安装这一设备。

4、拓深科技:电流指纹技术助电力安全“AI”化

  不久前,巴黎地标性建筑巴黎圣母院在众人眼前熊熊燃烧,法国刑警专家认为,电路问题是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的可能原因之一。这场大火令全世界心痛之余,也引发了文博界和大量民众对电路火灾的高度警惕。

  数据统计显示,建筑火灾中,设备和线路故障约占火灾起因的70%。传统的消防预警是通过传感器对线路漏电、短路的检测来实现,但对于故障电弧和设备故障等占比较高的线路故障或者是设备故障引发的火灾,无法实现预警。

  拓深科技在国内率先提出的基于电流指纹技术打造的消防AI预警系统有效地解决了这一行业痛点,可实现对超90%的设备及线路故障进行精准诊断预警。

  “正如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拥有不同元器件的电器也有不同的电流特征”,拓深科技品牌总监泮森森如是解释。拓深科技经过8年的技术积累和数十万数据的采集,采用边+云多算法融合和再学习系统,保证复杂及叠加环境下的算法稳定性,针对超早期火灾可实现秒级预警。”

  与此同时,建设智慧城市的背景下,我国智慧消防和智慧电力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元。拓深科技基于电流指纹技术将通过AI+电力打通“园区-栋-层-屋-设备能源交易链”。

  拓深科技的服务与产品也得到了客户的认同,参与了多个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为包括万达广场、上海智慧社区在内提供服务,与山东大学等合作进行智慧高校建设,且与华为等实现了战略合作。

  拓深科技的另一大特色在于,以服务守护安全,不做一锤子买卖。当大多物联网公司还在瞄准各种场景中的硬件产品时,拓深科技选择“买服务送产品”,以客户为导向,提供先行赔付保障,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最可靠的力量。

  此外,泮森森还表示,随着国家提倡电力泛在物联网的发展,电力AI技术的应用空间也将得到更大的拓宽。对于拓深科技来说,手中掌握了核心技术,在未来不同种类的应用场景也将迅速进行铺设。

5、爱堃智能:智能化“模具工厂”

  近年来,智能制造市场高速发展,对模具需求放大,而素有“工业之母”之称的模具行业智能化水平却没有同步跟上。

  数据显示,中国模具消费量2018年达2555亿元,约占世界模具消费的1/3,模具产值亦占据世界模具总产值的1/3。

  随着人口红利的衰退,模具行业的痛点日益凸显:人员成本高、行业工艺要求高、产品稳定性差、人员不稳定、标准化程度低。而统计显示,近年来中国模具企业正在加快“走出去”,完成相关并购超过20起,主要并购方向是模具的智能化、电动化和轻量化。智能制造时期,模具行业的智能化已势不可挡。

  上海爱堃智能系统有限公司(下称“爱堃智能”)所关注的就是对模具工厂的自动化升级。

  爱堃智能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包括机器人方面的应用,提供企业模具生产自动化的解决方案。公司研发工程师俞翔说,“完成自动化改造之后,客户将达成普通工人化和少人化的效果。一是技术人员的部分技能在软件中集成化,减少企业对高级技工的需求量;二是自动化系统保证了模具生产的高效和精准。”

  中鼎集团使用爱堃智能的自动化系统后,提供了一组数据:产线工人减少25%、效率提升19%、产值增加5000万以上。捷达科技更为明显,装备系统后,其产线工人减少30%,效率提升26%,产值提高12%。部分单元效率比如测量部分更是达到10倍以上,这些数据背后,是企业的竞争力在发挥作用。

  爱堃智能目前拥有17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明专利,其创始人彭新开具有20余年的市场经验,并拥有一家年产值超4000万的实体制造工厂,可提供用户体验。“公司创始人明确知道模具生产企业的痛点和最重要的需求,可以说,我们的产品可以拿到实体制造工厂示范,‘去当小白鼠’。”俞翔强调。

  爱堃智能成立于2010年,彼时,其仅为实体制造工厂的子公司,主要是对模具生产的痛点研发解决方案,随着产品日益打磨成熟,具有了市场价值,爱堃智能于2016年被剥离成独立的公司。

  “成立不足三年,爱堃智能已实现盈利。”谈到企业初创期,俞翔表示,“一开始遇上技术瓶颈时,创业成员都是工作到晚上两三点钟,拼命的想把那些工作实现了,靠着一股拼劲度过早期的研发阶段。”

  对于未来的发展,爱堃智能正在大力进行市场的推广,也在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投资机构,计划“建设两个自动化线体验工厂;进行新技术研发,升级技术方案;扩大营销渠道;以及增加服务网点,加强品牌宣传。”

  (国际金融报记者 王莹)

  《 国际金融报 》( 2019年06月17日 第07 版)

电力 动力电池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25 丸美股份 603983 --
  • 06-25 大胜达 603687 --
  • 06-24 红塔证券 601236 3.46
  • 06-18 中国卫通 601698 2.72
  • 06-17 新化股份 603867 16.29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