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索征集令!】你吐槽,我倾听;您爆料,我报道!在这里,我们将回应你的诉求,正视你的无奈。新浪财经爆料线索征集启动,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倾诉与吐槽”!爆料联系邮箱:finance_biz@sina.com
年度盘点丨2018年A股IPO市场回顾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朱万平 肖达明 每经编辑 张海妮 实习编辑 魏官红
2018年走到了尾声,12月25日,证监会结束了其2018年内的最后一单IPO审核。
回首今年的IPO市场,过会率低是公认的。第十七届发审委自2017年10月17日履职,截至12月25日,2018年IPO共103家,IPO募集资金共1362.02亿元,首发企业审核通过率显著低于往年,相较于2017年IPO共438家的数据,今年IPO情况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叫“史上最严发审委”。
![](http://n.sinaimg.cn/translate/455/w630h1425/20181227/c7tR-hqtwzee4663492.jpg)
从行业来看,技术硬件与设备IPO融资规模最大,达到425.75亿元。记者梳理发现,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上会企业最多;相反,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上会企业无一通过。
![](http://n.sinaimg.cn/translate/673/w630h1643/20181227/qrxU-hqtwzee4663569.jpg)
从地区分布看,江苏、浙江、广东IPO企业最多,紧随其后的是上海、北京。而IPO融资金额方面,广东可谓是遥遥领先,达470.79亿元。
![](http://n.sinaimg.cn/translate/18/w630h3388/20181227/DcJG-hqtwzee4663683.jpg)
![](http://n.sinaimg.cn/translate/759/w630h929/20181227/6pYY-hqtwzee4663798.jpg)
IPO难,而为企业上市操碎了心的证券公司更难,他们可能面临着颗粒无收的惨况。在本届发审委的审核历史上,出现过“6过1”、“3过0”的情况。有媒体统计发现,今年以来,IPO被否主要基于以下原因:持续盈利能力问题、业务规范运行问题、关联交易问题、财务会计规范问题、商业模式合法问题、同业竞争问题、募集资金运用问题、历史沿革等重大问题的合法合规。
其实,不管是并购重组,还是IPO,都离不开券商,但保荐道路满布荆棘,那么2018年券商的业绩如何?哪些是2018年的大赢家?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18年12月25日)](http://n.sinaimg.cn/translate/381/w630h2951/20181227/8NKP-hqtwzee4663928.jpg)
视觉设计:王珏菲
(本文来自于每经网)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刘琛 SF011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