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称万峰当选新光海航董事、临时负责人

媒体称万峰当选新光海航董事、临时负责人
2019年01月18日 21:14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来源: 今日保

  从新华保险(简称“新华”)到新光海航人寿(简称“新光海航”),从中资到合资,从头部公司到小型公司。

  1月18日,《今日保》独家获悉,新光海航于今日召开董事会,万峰当选新光海航董事、临时负责人。同时,会议决定新光海航更名为鼎诚人寿。不过上述三项任命及决定,尚需银保监批准。

  鼎诚人寿新董事会成立后,万峰将成为董事长。

  临危受命,维稳数年的新光海航人寿临时负责人陈国柱不再担任新一届董事,将返回台湾新光人寿任职。

  新光海航的万峰时代启幕。

  相对大哥级的国寿、世界500强级的新华,万峰何以选择负面缠身、发展停滞数年、机构渠道几乎无多少布局的新光海航?介入伊始的深圳系房企股东们,及上一段合作中受伤颇深的新光人寿对之又有着怎样的期待?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卫道者”气息浓烈的万峰是继续往昔头部公司未竟的传统寿险经营之路,还是为这家几乎全新的寿险公司缔造一条小新型公司的商业之路?

  万峰小传:传统寿险经营卫道者

  现年60岁的万峰,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大学生,亦是中国保险复业后的第一批寿险专业人才。

  1982年,国内恢复人身险业务。因长达二十年的停办,那时的中国保险业人才极端匮乏。人民银行调配干部、硕果仅存的老保险人、退伍军人和各大院校的金融毕业生(本科、专科、中专)成为中国保险业最早的人才班底。

  作为期间素质最高的大学生,是那个时代的稀缺资源,也成为老人保重点培养的人才。事实证明,那是中国保险干部最早的摇篮,日后多人走上高级别的保险领导岗位。

  这一年,24岁的吉林财贸学院(吉林财经大学前身)金融系学生万峰毕业,进入老人保吉林分公司人身险处。因在老人保为期2个月的人身保险讲习班中表现出色,转年被公派美国友邦香港总部学习精算实务。

  短暂的香港之旅,令之成为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接触过发达市场寿险实务者。此后五年万峰连升数级,31岁升任老人保吉林分公司副总经理。

  1989年,万峰调往老人保香港系统,历任中国人寿香港分公司助理总经理、太平人寿香港分公司高级副总经理等职务,看到了成熟市场寿险公司应有的样子。

  或许正是这长达8年的香港寿险市场履历,奠定了万峰坚持一生的传统寿险公司经营与管理理念——主张成熟市场的发展模式,主要通过发展期缴类健康险、养老险业务推动保费规模的持续增长。

  期间,万峰将自己的讲义整理成书——《寿险基础数理》,被誉为国内第一本精算教材。此后多年,他还主编了《寿险公司经营与管理》、寿险教育训练系列教材、编译了《日本寿险数理与实务》、《日本寿险会计》。新华时期的风险管理师教材,亦是万峰主编。

  1997年,39岁的万峰回归大陆,成为中保人寿(中国人寿前身)深圳分公司总经理,一战成名,以优异的业绩得到了时任中保人寿总经理何界生的赏识,踏上职业生涯快车道。

  有坊间传言,早已登顶世界之巅的那家保险巨头曾挖角万峰,操刀寿险,未成行。

  1999年,中保人寿更名为中国人寿,何界生出任总经理。41岁的万峰成为中国最大寿险公司的副总经理。这一年,中国寿险市场迎来复业以来最大波澜——无产品可卖和巨额利差损。

  原因,行业经验及专业技术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大量发售了和银行存款利率挂钩的高利率保险产品,结果因央行连续下调存款利率,导致保险产品出现巨额利差损。

  监管一纸文件,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不得超过2.5%。相对往昔可达7%、8%收益的长期寿险产品,一时间,中国寿险公司进入无产品可卖的尴尬期。

  随后推出的投连险、万能险、分红险的选择中,中国人寿选择了相对保守的分红险。中国寿险市场进入理财时代。

  2002年,中国人寿提出了“实现保费1000亿,跻身世界500强”的目标,当年实现保费收入1287亿元,并以此业绩首次入选《财富》“全球500强”企业。

  2003年国寿股改上市,万峰成为主抓业务管理条线的副总裁。2006年,万峰成为国寿股份执行董事,排名第一的副总裁,同时兼任中国人寿集团副总裁。

  2007年,国寿股份A股IPO,49岁的万峰升任总裁。此后七年,直至2014年离开国寿,万峰历经杨超、袁力、杨明生等三任国寿董事长。

  回顾万峰国寿生涯,恰逢中国寿险市场极具自身特色的做大之路——以趸缴、理财型产品成为各大公司开疆拓土的利器,尤其是2001年银保渠道崛起后,中国寿险市场形象几乎锁定在中期理财险产品。

  期间原因,包括发展阶段、消费者认知、投资渠道及环境等客观原因,也包括以规模保费和市场份额为核心要素的考核体系及盈利模式等内部原因。

  这也是中国寿险业转型持续十余年,监管当局数度旗帜鲜明的提出转型的背景下,依旧很难将调结构增效益的动作执行到底的原因。因为保费规模的下降,影响着投资收益,最终影响年报的利润。

  事实上,万峰掌舵国寿股份最后三年已经启动大力推进期缴业务、消化趸缴业务的转型策略。转型策略与后来到新华推行之策略如出一辙,皆是锁定保费规模的情况下,调整保费、久期、产品之结构。

  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国寿股份保费增速仅勉强达到0.1%、1.38%和1.23%,甚至一度出现年中负增长现象。市场份额的下降,叠加趸缴产品高达千亿元的规模,那是国寿退保和倍感给付压力的阶段。

  2013年后的中国寿险市场受益于投资渠道的放行,无论是销售人力、保费规模还是投资收益进入可遇不可求的盈利周期,或者说是粗放年代最后的红利期。

  这一年初,国寿保费负增长8个百分点。年底的国寿“全球媒体开放日”上,万峰尚大谈由市场规模型向规模效益型的转型策略,并抛下2014年总保费“主动负增长”的预期。

  4个月后,中国人寿一纸公告宣布万峰卸任总裁,转任国寿股份副董事长。此后三年,国寿保费规模由徘徊数年的3000亿元平台,达到5000亿元。

  万峰转会新华后的故事,耳熟能详。一场急转变向的政策环境成就了他多年坚持的成熟市场中寿险经营的理念,并令这套传统寿险公司转型的方法论贴上了鲜明的万氏印记。

新光海航蹉跎往事

  新光海航蹉跎往事

  一家因股东分歧搁浅的合资寿险公司

  这家成立已有十年之久的合资寿险公司,生在中国保险市场第三波扩容潮之际。因海航集团、台湾新光人寿两大强力股东背后的资本、保险专业技术、资源备受关注。谁料,50%VS50%的股权弊端也铸成了新光海航被“抛弃”的悲剧。

  2008年9月,正在谋划保险版图的海航资本与急于进入大陆市场的台湾新光人寿一拍即合,达成协议成立新光海航人寿,注册资本金5亿元,双方各持股50%。

  新光海航是海航集团布局保险的第二站。此前,海航集团已拿下保险代理、经纪等牌照,以保险中介打开通往保险市场的大门。

  2000年,海航集团旗下企业投资的海南通汇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500万元;

  2003年,投资的扬子江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成立,并宣称要依托民航背景优势,力图在航空、机场、物流、再保险等方面创造中国保险经纪公司的新品牌。

  美好的愿景终抵不过现实的残酷。当寿险经营的长期主义叠加合资险企的步履维艰,新光海航显然不能满足海航的保险野心,股东间隙由之而生。2013年后,一场不可复制的中国寿险保费盛宴启幕,海航另起炉灶——一度宣称挥舞200亿元的资本金硬砸渤海人寿。没有想到的是,人事、战略几大调整,度过巨大风波后,2019年海航出售渤海人寿股权。

  再看,新光海航则是一幕“增资—延迟—撤回”的戏码,无奈而苦涩。

  2012年,原本依据董事会决议,新光人寿和海航集团应于2012年7月31日前按比例向新光海航合计注资5亿元,但已萌生退意的海航却“消失”在增资事宜中。

  2013年,新光海航人寿年报显示,“股东增资未如期到位”。

  2014年,在新光海航人寿年报中,暂收增资款一栏出现2.5亿元。但这笔款项仅来自于台湾新光人寿,海航的注资并未出现。

  2016年3月,新光人寿又将向新光海航增资的款项收回。

  好似一场狗血的韩剧,由两情相悦到针锋相对,他们之间经历了什么?乃至新光海航后继的引资扩股,也屡遭一方股东刁难?

  答案在于股东经营之分歧。面对波澜壮阔的短暂金融繁荣,海航方面的目标是滚滚现金流。成立五十几年、源自发达地区的新光人寿,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寿险经营模式。相对规模而言,更看重可持续的高内涵价值保费。

万峰面对的新光海航

  万峰面对的新光海航

  十年苦楚与无奈落得差等生之名

  一场股东杯葛,受伤最深者当属新光海航。

  新光海航保费、机构均停滞不前,甚至快速下滑,人员大量流失,以致高管班子成员仅有一临时负责人,何其的惨淡。

  硬指标的保费方面,在无渠道、人力、资金的现实中,新光海航自2014年后保费年年负增长。

  1亿元左右保费相对中国寿险3万亿盘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同批次或者比之晚成立的复星保德信、中韩人寿、德华安顾、汇丰人寿等合资寿险公司,保费规模早已接近或超越10亿元平台。

  1个亿的保费,养活四家分支机构及总部,亏损情况可想而知。2009-2018年前3季度,新光海航人寿净利润始终难以摆脱亏损的境地。2009年亏损0.41亿元,2010-2015年净利润分别亏损0.49亿元、0.72亿元、0.9亿元、0.86亿元、1.08亿元和0.82亿元,2016-2017年分别亏损0.99亿元、0.87亿元。九年合计亏损7.7亿元。5亿元注册资本金亏损殆尽,偿付能力为负。

  自2014年新光海航保费出现下滑后,此后数年连续走下坡路。2015年其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至-237.31%,突破监管红线。2017年偿付能力充足率达到-446.49%,风险综合评级为D。

  与其惨淡经营情况对应的,是新光海航被监管部门采取的多条管理措施,包括:暂停新光海航增设分支机构;进行监管约谈,要求双方股东提出改善偿付能力的方案;暂停新光海航开展新业务。

  经历了分支机构、新业务开展连续叫停,新光海航经营陷入瘫痪。2018年二季度,其偿付能力充足率更是行业垫底。2018年三季度,海航退出,新股东进入完成增资,解偿付能力之危。

  值得关注的是,纵然业务停滞多年,但新光海航每年的续期保费依旧近亿元。根据之前新光海航并不大的保费规模计算,其续期保费占比远高于行业水准。

  有新光海航人士告诉《今日保》,早年的新光海航做了很多20年期甚至更长期限的业务。若非增资事件,新光海航应该会有一个不错的续期保费规模。

新光海航新棋局:房地产系主导的寿险公司

  新光海航新棋局:房地产系主导的寿险公司

  这场求增资、觅退出、交割股权的大戏持续近5年,新光海航在2018年下半年迎来新的人生。

  2018年10月10日,银保监会同意新光海航变更股东及增加注册资本金的申请,注册资本从5亿元增至12.5亿元,具体认购如下:

  由台湾新光人寿认购1.875亿元,深圳市柏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认购1.75亿元,深圳市乐安居商业有限公司认购1.375亿元,深圳市国展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认购1.25亿元,上海冠浦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认购6500万元,由深圳市前海香江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认购6000万元。

  另外,相关股权的交割也一并进行:

  海航集团将新光海航人寿38%的股份转让给深圳市前海香江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海航集团将新光海航人寿12%的股份转让给上海冠浦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

  台湾新光人寿将新光海航人寿15%的股份转让给深圳市柏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台湾新光人寿将新光海航人寿10%的股份转让给深圳市国展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股权变更及增加注册资本金后,其股权结构如下:

  台湾新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5%,深圳市柏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0%,深圳市前海香江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0%,深圳市国展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股14%,深圳市乐安居商业有限公司持股11%,上海冠浦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持股10%。

  期间,深圳系地产商的入主是一大看点。其中,柏霖资管、香江金控、乐安居商业、上海冠浦房地产均和地产行业息息相关。

  柏霖资管为柏霖金控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业务经营以实体经济及金融产业项目投资管理为主。公开资料显示,柏霖金控是深圳市鸿荣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未来业务发展方向是保险、民营银行、基金与私募。

  香江金控则是香江集团旗下从事金融业务的公司。香江集团以房地产起家,资产已过千亿元。香江金控与富力地产关系莫逆。

  深圳市乐安居是一家以经营装潢材料、精品家具连锁超市为主业,兼顾房地产开发、物业、酒店业等商业项目的独资公司。

  早在2016年新光海航尚有另一个版本的增资扩股方案——即柏霖资管持股51%,新光人寿股权依旧是25%,其余14%和10%分别是深圳光汇石油和深圳市国展投资持有。

为什么会选万峰

  为什么会选万峰

  坚守一生的寿险经营模式获股东集体认可

  相对于初听万峰从高高在上的世界500强,到几乎一无所有的“差等生”新光海航的惊讶,《今日保》更为关注资本为何选择这位铿锵老兵,及其将如何驾驭新光海航?是继续往昔头部公司未竟的传统寿险经营之路,还是为这家几乎全新的寿险公司缔造一条小新型公司的商业之路?

  满是期待,也满是疑惑。毕竟国寿也好,新华也罢,均是相对于规矩的国资,万峰也是多年的中管干部。长期浸淫于国资体制下的万峰及其行事风格与张扬、生猛甚至任性的房企股东是否可以快速融合?中国保险复业四十年,因股东杯葛、股东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共识问题,引多少保险英雄饮恨。

  事实上,这并非房地产公司首度入主保险公司。早年的富德系、恒大、合生创展、宝能系、万达、绿城、保利、览海集团等均先后入主保险公司或与之结盟。原因,大多是希望利用保险现金流,实现与自身产业的良好协同。前海人寿、恒大人寿曾经的换帅风波及监管处罚也诉说了地产系险企的职业经理人并不好过。

  时至今日,中国保险公司股东与职业经理人之间该如何相处,仍是一道市场极为关注的命题,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成功者缔造了领先行业的险企,但失败者居多。

  据《今日保》掌握的信息,万峰掌舵新光海航是由内陆股东力荐。其以续期拉动保费的经营模式,亦得到源自成熟市场的新光人寿的认可。

  股东层面的理念问题之外,对万峰而言更大的考验还有:这一次不再是国寿、新华式的从90到100的增长之路,而是从0到1的创业之旅。新光海航销售、人力资源、财务、精算等部门核心人员因多年业务停滞,几乎流失殆尽,高管班子仅有1人的情形足以说明一切。

  面对科技的迭代,无队伍、无机构、也无人的新光海航怎样开始下一步? 传统寿险经营理念如何与行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国保险科技碰撞出火花?

  仅以万峰时常提及的大健康、大养老领域为例,借助股东方实力打造保险—医疗健康—养老地产的医养结合产业链或许是个不错的、差异化的选择。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鑫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2-13 七彩化学 300758 22.09
  • 01-23 恒铭达 002947 --
  • 01-23 西安银行 600928 --
  • 01-17 华致酒行 300755 16.79
  • 01-16 威尔药业 603351 35.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