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四清: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十五组关键词(二)
中国工商银行
编者按:
银行的治理,是秉持初心、尊重规律,在实践和思辨中不断探索经营管理的科学策略和务实方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商业银行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需要洞察本质、综合平衡、守正创新,实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和谐统一。
工商银行董事长陈四清对商业银行经营要素、发展规律和管理之道进行了认真思考,总结提炼成十五组关键词,并对十五组关键词进行了展开分析。
十五组关键词分三期连载刊发,以求教于同行和读者。本期为第六组至第十组关键词。
摘要: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包罗万象、纷繁变化,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尤其是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创新变革时代,做好银行经营管理,更需要不忘初心、洞察本质,回归最基本的经营要素和发展规律,回归最基础的管理之道和底层逻辑。笔者履职银行业较长时间,在实践中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之道有所感悟,总结和提炼了十五组关键词。这十五组关键词也是银行经营管理的一些基本范畴和若干关系,正确认识、正确处理有利于做好国有大行的各项工作,从而更好地落实金融工作“三大任务”和促进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
第六组:规模、速度、份额
规模、速度、份额是衡量银行发展状况、市场地位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代表银行的“体量”。银行经营要避免唯规模论、唯速度论、唯份额论的片面认识,善于运用“三比三看三提高”的工作方法,追求更高质量的规模、更高效益的速度、更有竞争力的份额,在比中想,想好干,最终实现赶超和提高。
一、规模
规模是绝对量指标、存量指标。银行业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特征。没有一定的规模,就没有结构,没有地位,没有转型的基础,没有战略回旋的余地,没有服务实体经济的实力。一定程度上,银行规模是综合实力的体现,是经营发展的基础和底气所在。同时,也要防止简单将规模大等同于竞争发展能力强。由于金融所具有的外部性,体量的急剧增长不可避免地带来风险挑战,增强内生脆弱性。理想的规模,不是简单“跑马圈地”的扩张,而是建立在实质风险可控、核心客户稳固、资本占用节约、有质量有效益基础上的规模。因此,银行经营必须平衡好规模与速度、份额、结构、成本、质量、效益等关系。
二、速度
速度是成长性指标、增量指标。规模与速度是辩证关系。一方面,要保持规模的领先优势,就必须有一定的成长性,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随着规模体量不断发展,基数不断提高,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增速换挡。因此,不应单纯看速度本身,更重要的是看速度的内涵与质量。可能今天5%的盈利增长,是过去几倍的价值含量。在不同发展阶段,速度的内涵也在丰富和变化。如在传统市场环境下,竞争法则主要是“大鱼吃小鱼”,而在互联网和金融科技时代,更多讲“快鱼吃慢鱼”,竞争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速度和能力。
三、份额
份额是相对指标、市场比较指标。讲市场份额,要有全局眼光。今天银行面临的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仅包括实力大体相当的可比银行之间的对称性竞争,也包括大型银行与中小金融机构之间的非对称性竞争,还包括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的跨界竞争。因此,不仅要和同业相比,还要高标定位,和全市场格局中的领跑者相比。讲市场份额,要有辩证思维。对银行竞争力,不能大而化之地讲、笼统地看,要辩证分析结构状况和趋势变化。比如,即使已经做到市场第一,也要看市场份额是在下降还是在上升,对追赶者的优势是在缩小还是在扩大。处于强势的时候,用非对称竞争去分析弱者;处于弱势的时候,用对称的手段分析强者。
规模、速度、份额是银行实力的直观体现。规模增长需要一定的速度支撑,总体规模和发展速度一定程度上又决定了市场份额大小。同时,任何一个指标,都有一定的边界约束,不可能无限扩张。银行经营必须统筹把握好度和临界点,实现最优解。
第七组:结构、质量、效益
结构、质量、效益是银行内源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分别代表银行的“体型”“体质”和“体能”。“体型”好才能走得更轻松,“体质”好才能走得更稳健,“体能”好才能走得更长远。结构是支撑,质量是前提,效益是目标。
一、结构
结构是银行各经营要素的组合构成或比例关系。银行经营结构通常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多元性。银行结构指标是多维度的,如客户结构、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区域结构、行业结构等。每个大结构下,还有具体的细分结构,如资产结构中,包括信贷、非信贷资产结构等;信贷资产结构中,又包括行业、品种、区域、期限、利率分布等结构。二是均衡性。一定意义上,结构的均衡性决定着发展的协同性和经营韧性。犹如建房子,结构不均衡稳定,压力集中在某一个支柱上,既容易受到单一业务和市场增长空间有限的制约,也容易因外部冲击不能有效分散而出现垮塌。三是动态性。结构调整优化是一个持续、动态、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以收益结构为例,目前中国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低于国际性大银行。这既与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有关,也与我国银行业自身经营结构相关。需要顺势而为,从国情行情出发,稳步有序推进收益结构的优化。
二、质量
没有质量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质量分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基于过程质量的管理,带来结果质量。追求结果质量,会迫使银行业追溯源头管控过程质量。质量体现在经营发展的各个条线和各个环节。对我国银行业来讲,信贷资产质量是“牛鼻子”。信贷赢,则全盘活;信贷输,则满盘皆输。信贷资产质量的损耗,是最大的效益损耗。
在指导思想上,信贷资产质量要打好“三战”。一是保卫战。坚持底线思维,严守风险底线,守住质量“阵地”。二是攻坚战。点面结合、标本兼治,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找准主攻方向和突破口。三是持久战。健全长期性、机制性工作安排,夯实基础管理。
在具体策略上,要“四管齐下”。一是疏源。管住贷款质量,必须正本清源。选准目标市场,把好“蓄水池”的库容和质量,防止“病从口入”,止住新的出血点。二是堵漏。即堵住资产质量劣变的“漏洞”。逾期和潜在风险贷款是资产质量的“堰塞湖”。既要有序化解,以时间换空间;又不能饮鸩止渴,以留给明天更大的包袱来解决今天的问题。三是清淤。银行不良资产大致分为三类。“冰棍类”是指资产随着时间推移而出现价值明显贬损,需要快速处置。“根雕类”是指具备盘活潜力、预期收益较好的资产,不宜盲目追求变现速度。“顽石类”资产是指预期回收价值较低的资产。要树立不良资产经营理念,针对三类资产的特点,分类施策。四是固本。通过夯实信贷基础管理、强化金融科技运用、培育专家治贷和从严治贷文化,来塑造质量之魂、培元固本。
三、效益
效益是投入与产出之比,是经营的综合结果。商业银行的效益性目标,是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银行保持合理的利润增速,是增强资本补充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基础。
银行利润增长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于规模增长。银行是典型规模经济的行业。资产规模的扩大,会带来相应的利润增长。二是来自于质量改善。资产质量的稳定改善,带来了信贷成本率(减值计提与贷款总额比例)的下降,能直接推动利润增长。三是来自于技术和业务创新。据统计,银行线上渠道办理业务的成本是柜台交易的20%。产品和业务创新的加快,在更好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也成为银行新的盈利增长极。四是来自于成本控制。最直接的衡量指标就是成本收入比。我国银行业的成本收入比平均为30%,而国际大银行一般在60%左右。
从更广义的概念来讲,银行是经济组织,同时也承担着社会责任。特别是国有大型银行,更应当积极运用金融手段和力量,助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面对经营本质,要不忘初心,坚守本源,着力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面对客户需求,要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理念,持续打造卓越服务体验和良好口碑形象。面对社会期盼,要坚持扶贫济困、守望相助,做有情怀、有温度、负责任的银行。面对生态环境,要倡导绿色金融理念,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面对全球化发展,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助力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
结构、质量、效益是银行行稳致远的内在保证。一定程度上来说,结构的优劣影响质量高低,最终体现为效益的好坏。在银行经营中,要向结构优化升级要效益,向高质量发展要效益,实现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第八组:风险、内控、科技
风险、内控、科技,是银行发展的基石和保障。风险管理能力、内部控制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是银行的核心能力和看家本领,是长盛不衰的“不二法门”。属于“马拉松健将”型的银行,都是能平衡风险管理与价值创造、创新求变与稳健合规的银行。
一、风险
风险是指经营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损失或不能获取预期收益的可能性。从银行风险种类来讲,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声誉风险、信息技术风险等。从本质上看,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机构。与其他企业相比,银行的风险特性在于:第一,银行自有资本在其全部资金来源中所占比重很低,属于高负债经营;第二,银行的经营对象是货币,具有特殊的信用创造功能;第三,银行是市场经济的中枢,风险的外部效应巨大。因此,风险管理是银行工作的永恒主题。
银行要勇于直面风险,善于识别风险,精于化解风险,长于抓住危中之机。要以“管住人、看住钱、扎牢制度防火墙”为核心环节,持续优化全球、全员、全程的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完善全面、全新、全额的风险管理模式。要做到耳聪目明,心中有数,对各类风险的表现形式、生成机制和传导路径看得清、摸得准,画得出清晰的风险全景图。既管好传统信贷风险,又管好交叉性输入性风险;既管好表内,又管好表外;既管好境内,又管好境外;既管好线上,又管好线下;既管好增量,又管好存量;既抓好预防,又抓好处置;既防“黑天鹅”,又防“灰犀牛”;既有未雨绸缪的“先手棋”,又有见招拆招的“对攻术”,多管齐下把“高发期”和“深水区”的风险管理做实做强。
二、内控
银行内控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制度、措施、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防范及控制的动态过程和机制。新形势下,银行要通过内控合规提升品质、创造价值。一是坚持合规为本。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要倡导“主动合规”,坚持内控合规与创新发展的有机统一,坚持境内合规和境外合规一体推进,持续完善科学的组织架构、工作机制、报告路线、管理制度、业务流程等机制,促进自身合规与外部监管的有效互动,适应境内外“强监管、严监管”的形势。二是坚持全员有责。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坚持内控合规人人有责的理念,建设“正面有规范,反面有禁止,违规有处理”的“三位一体”长效机制,形成“人人重风险,事事讲合规”的良好氛围。三是稳健高效。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风险观和业绩观,落实严密监测、严格核查、严肃整改、严厉问责“四严”管理要求,切实发挥内控合规对防控风险、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支撑作用。
三、科技
银行是科技密集型行业。科技发展水平是衡量银行经营管理及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尺,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银行业在科技应用方面向来不是保守者、落伍者,而是信息化建设最早的实践者、推动者,是科技创新最活跃的领域。银行业信息科技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 BANK 1.0时代(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这是网点时代,竞争焦点是时间和空间,银行服务由手工化走向电子化。这一阶段国内商业银行走过了从一把算盘一支笔的手工操作,到单机处理,到区域互联,再到大机集中的发展道路。
2. BANK 2.0时代(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这是网银时代,竞争焦点是功能和安全,银行服务由电子化走向网络化。这一阶段国内银行业逐步建立了以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自助银行构成的电子银行服务体系,并获得快速发展,助推了国内电子商务的大发展,对培育互联网金融文化和客户金融消费习惯起到了重要作用。
3. BANK 3.0时代(21世纪初至今)。这是移动互联时代,竞争焦点是体验和情感,银行服务从网络化走向移动化。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高速发展,推动了金融业新一轮革命,消费者行为发生根本变化,“银行不再是客户要去的一个地方,而是一种随时可得的服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使金融消费与客户行为习惯发生深刻变化,“无接触支付”需求激增,“线下需求通过线上来满足”成为趋势。
当前,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趋势已越来越明显。需要强调的是,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不能脱离金融的基本功能和属性。金融为本,科技为器,道器不离。决定一家金融企业能否真正屹立不倒且基业长青的,从来不是技术本身,而是能否在恪守金融基本规则的前提下,依托技术来变革思维、改进管理、创新模式,将金融业务做得更深更透,进而创造出新的核心竞争力;能否深刻理解并审慎把握好金融的本质特征,控制好创新的界限,平衡好效率与风险、便捷与安全的关系。这种内功恰恰是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科技的独特优势。
风险与银行相伴相生,内控是防范风险的重要防线,科技是支撑各项业务稳健发展的有力武器。统筹好风险、内控、科技三者的关系,就是要借助科技力量,筑牢内部控制的防线,不断提升风险防范水平,确保银行稳健运营。
第九组:场景、平台、生态
场景、平台和生态日益成为银行竞争与获客的“利器”。场景聚合成平台,平台搭建出生态,这是一个由点到面、由面到域的逻辑演化。
一、场景
场景不是互联网时代的专利,但确是伴随互联网发展而兴起。场景是以人为逻辑、以体验为核心、以连接为中心的一种商业环境。如果拆解来看,“场”是时间和空间,是物理概念;“景”是情景和互动,是化学反应。当用户在某个时空中,通过情景和互动去触发体验和行为,就形成完整的场景和效用。场景是服务的展示,本质是时间占有,拥有场景就等于拥有消费者的时间。
对银行来讲,衡量场景有效性有三个标准:客户流、资金流、信息流。客户流是指,有效的场景必须带来客户流,场景入口要轻、门槛要低,先将客户引流进来,再活客黏客,由轻及重,逐步把用户转化为客户。资金流是指,有效的场景能实现流量变现,产生价值贡献。信息流是指,有效场景能带来客户行为数据、交易数据等全量信息。
二、平台
平台原指生产和施工过程中为进行某种操作而设置的工作台,将互联网元素加入进去,平台就变成了实现供给方与需求方对接的场所。平台是场景建设的依托。银行平台化发展,一方面基于用户需求和行为变化,另一方面也是银行内生变革的选择。相较传统的商业模式,平台模式契合了数字经济时代快速连接、高效供需匹配、突破产业边界的发展趋势,具有去中介化、去中心化、去边界化的显著特征。所谓去中介化,是指用户可直接在平台上自主选择服务和消费,减少交易环节和成本,促进资源共享,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所谓去中心化,是指平台内各方共生共荣,共享平台内资源,共同为平台创造价值。平台银行不仅是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平台网络中的协调者和组织者。所谓去边界化,是指打破金融和非金融服务边界,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实现跨界创新,延伸服务链条。当前,商业银行平台化发展有不同模式和路径,有的是主要基于自建平台,有的是基于API拓展平台,实现金融产品和服务对外输出,有的是基于跨界生态圈的共享平台。但不管哪种模式,都驱动了银行服务体系和价值创造方式的再造。
三、生态
生态概念源于生物学,原指生物在一定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在互联网语境下,生态更多指的是各类主体之间环环相扣、互相依存的关系。生态需要一个载体,比如草原生态的载体就是土地,海洋生态的载体就是水。互联网生态的载体就是平台。当前,随着监管加强,互联网金融企业逐步回归本源、回归理性发展,与银行竞合并存、优势互补、错位发展,而且合作会大于竞争。商业银行应把握这一新趋势,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拥抱互联网,以专业促合作,以开放谋发展,以核心能力为圆心向泛银行能力拓展,跳出原有闭环式、内向型生态,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金融生态圈,实现用户、银行、合作方的多赢局面。
在场景、平台、生态建设过程中,银行应把握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优势互补。利用银行的品牌价值和专业服务优势,主动加强与各类业态的互补合作、错位合作,借助第三方力量来丰富应用场景和生态,延伸平台优势,不断提升获客活客黏客能力。二是坚持用户为先。场景、平台、生态的核心是用户、是体验。银行产品和服务创新,要以给客户创造卓越体验为目标。三是坚持开放共享。遵循互联网发展规律和金融服务本质,全面开展与外部的跨界合作、生态共建,实现金融服务与人们生活、生产场景的无缝嵌入。四是专业协同。既要对外开放,也要对内开放。突破“条线化”“部门化”的固有思维,加强各专业的分工协作,运用“煲汤”思想推动形成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场效应”,建立场景、平台、账户、接口等资源共有共享机制,防止划地为牢、分而治之。
总的来说,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令场景、平台、生态三个要素愈发重要。要坚持全行做、专业干、合作办原则,拓展场景入口,筑牢平台基础,丰富生态建设,与时俱进,打造面向未来的银行。
第十组:战略、机制、流程
战略、机制、流程,是引领和保障银行发展的完整体系。一家企业的发展状况与其战略谋划和运筹能力密切相关,机制、流程则是促进战略在银行经营中付诸实践、取得实效的保障。战略决定方向,机制贯通全局,流程决定效果。
一、战略
不同领域对战略有不同的概念定义。对银行经营来讲,战略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观大势、定大局、谋大事。具体包括战略目标、战略规划、战略分析、战略管理、战略执行等内容。战略是管总、管长远、管根本的,是引领发展的“风向标”,凝聚共识的“定盘星”,汇聚力量的“引力场”。
战略从根本上决定了一家银行能登多高、走多远、抵达何处。战略管理上要突出抓好以下几点。一是重顶层设计。以愿景目标和战略取向统一思想,汇聚共同价值追求,形成全行一盘棋,全员一股劲。二是有分层谋划。在总战略、总布局之下,各分支机构要有相应的战略思考、领会和筹划能力,形成清晰的分层战略和分区域战略,体现各自特色和亮点。三是有战略定力和耐力。在前行道路上不分心、不走神、不偏离,坚持一心一意办银行,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锤接着一锤敲,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在专注经营发展中直达战略目标。四是强化战略执行力。好的战略是执行出来的。要解决好战略传导和执行中的“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问题,打通堵点和断点,让战略与实践形成同频共振。
二、机制
机制是经营管理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是践行战略的重要保障。要靠机制的力量,建设一个有活力、有战斗力的组织。机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也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必须立足国情行情,与时俱进,调整优化,向改革创新要红利。
银行应重点从以下几个层面推进机制创新。一是完善公司治理。探索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统一的机制和路径,更好地促进党发挥作用的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二是健全组织架构。核心是强化组织的效能,平衡好管理幅度与管理效率,同步提升经营活力、服务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三是落实责任机制。压实“条”“块”责任,统筹推进问责制度和尽职免责制度建设,既严格责任追究,又鼓励担当作为。四是理顺工作机制。在牵头与协作、集中与分散、标准化与个性化、线上与线下、业务与科技等关系的处理上,形成一个既科学又高效的工作机制。五是优化考核机制。处理好标准化与差异化、结果与过程、当期与长远、激励与约束等问题,强化穿透式考核、直通式管理,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作用,服务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流程
流程就是各项工作的环节、步骤和程序,是银行运行的基础。流程根据客户服务或管理需要而设置,反过来又会影响客户服务能力和管理效能。如果流程设置合理,则能对流程链条上各节点起到充分的聚合效用,对整个工作做“乘法”,如果设置不合理,则会抑制协同作用的发挥,导致“去能力化”。
银行要真正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在把握实质风险的前提下,不断将流程优化工作向纵深推进,促进渠道交付网络化、客户管理精准化、产品研发灵活化、风险管控系统化、运营保障弹性化、决策支持数据化、综合管理自动化。要倡导短流程,在横向上减少职能交叉和流程重复,在纵向上减少不必要的中间传导环节,消除流程缺陷和无价值作业。要通过流程优化,对内减少人力资源的“隐性占用”和价值创造的“显性耗损”,对外形成简洁、高效、友好的流程体验,并用客户评价和市场反馈来检验流程优化成效。
战略、机制、流程三者体现了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一家成功的企业,往往有几个基本要素。一个是有正确的战略,另一个是有科学的机制性、制度性安排去实施这个战略,而战略和机制又必须贯穿、落实到具体流程中。这就像舞龙,龙头方向要正确,龙身要活起来,龙尾要动起来。要通过这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竞争致胜、发展致远。
原文发表于《现代金融导刊》2020年第5期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张译文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