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9月20日消息,由东北财经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院,商务部国际贸易合作研究院,新浪财经联合举办的2019东北亚经济论坛在辽宁省葫芦岛兴城市举办。新浪高级副总裁兼总编辑邓庆旭、辽宁省沈抚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贾魏、辽宁振兴银行行长陶志刚、恒久远金融咨询PFS董事总经理唐岫立、盛银消费金融监事长沈荣生、浙江孚临科技有限公司CEO唐科伟、深圳区块大陆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杨扬出席分论坛“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振兴东北经济”并进行了圆桌讨论。
以下为圆桌讨论实录实录:
邓庆旭:第一个问题,这些年的东北经济比较低迷,尤其从2014年起,东北三省的GDP增速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这样大背景下,金融科技能否给东北经济带来新的增长动力,整体来看东北经济有哪些短板和不足,该从哪些地方突破,我们请六位嘉宾聊一下。
贾魏:东北经济的发展有他客观的必然性,刚才我讲我们在资源整合和资源利用上,在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上,新中国也成立这么多年了,发展历史过程当中,也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包括人力资源,智能资源的利用。当然我们还有一些巨大的潜力,这些潜力的发展,是需要有新的技术的推动和新技术的产生,不断的应用过程当中,实际上我们下一步的发展,包括我们的转型,包括整个环境的打造都是要用技术的视角和力量驱动,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探讨了很长时间,最近政府也给东北发展的很多的政策支持,我相信只要我们把这个政策充分用好用足,在一个新的平台的状态下,重新整合,使我们的资源的配制更加合理,任何一种技术,包括金融科技,科技金融都会有实施和运用的空间。
陶志刚:金融科技是不是能给东北经济带来推动力,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振兴东北是一个大课题,内涵很丰富,金融科技并不能包治百病,不能包打天下。但金融科技可以在某些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比如说精准服务小微企业,助力服务三农,促进消费金融发展,这些都会对东北振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以服务小微企业为例,我们知道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国大概有两千多万的小微企业,八千多万的个体工商户;就辽宁省而言,我们看到去年底的数据显示,有82万户的小微企业,205万户的个体工商户。就全国而言,小微企业每年可以带来50%的税收,60%的GDP增长,70%的专利申请,80%的就业,是国民经济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经济的毛细血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各界一直在提,也说明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小微企业有他自身的特点,小、多、散、弱,缺抵押、缺担保,甚至没有财务报表。按照传统银行的业务模式,小微企业很难得到银行融资,因为银行融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痛点就是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银行业反复讲KYC,了解你的客户,其实传统银行在这方面手段并不多,真正能做到KYC不容易。而金融科技的发展,使我们有了新的手段。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者创新银行业金融服务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解决KYC问题就有了底气。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金融科技能够帮助银行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尤其是对我们这种小型银行,小微银行来讲,金融科技是我们服务小微企业非常好的一个帮手,我觉得在这个方面金融科技还是可以大有作为。
唐岫立:东北地广人稀、气侯寒冷、冬季漫长,我觉得东北非常适合以互联网为依托的金融科技的落地,儿媳东北的人才和资源也非常丰富,像著名的哈工大、大连理工、哈船舶、吉大,这都是全国知名的理工科,特别是高科技领先的这样一些院校,像哈工大的机器人、航空航天的技术在全国领先,我是觉得我们东北,在这一次的这种转型也好,变革也好,我们要能够摒弃过去的那种墙里开花墙外香,加大协同的作用,能够抱团取暖,这点我们应该真的像温州人学习,温州人团队。为什么东北人不那么团结,东北人被乘坐是东北虎,老虎是单打独斗的,因为强大,现在东北是不是走到了一个,在全国人民的眼中,我们已经到了一个弱,到穷,到慢的这样一个地步了,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们真的应该开始是不是也有了大家团结协同合作的这样的一种条件和动力了,谢谢。
沈荣生:东北经济这几年也一直是全国人民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我个人的看法,东北经济现在已经起稳在回升,以辽宁为例,昨天我也注意看了一下,辽宁整个GDP的总量在全国排第14位,与2017年持平,经济增速在全国排27位,这可能也不是一个高的指标,但是我想这是在辽宁经济真实客观的一个有效的GDP的数字,科技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从我们的表面上看,比如说核算上来讲,投资进出口加上消费,三架马车,但是我想,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根本是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这里面金融科技作为一项重要的因素,在金融界赋能来讲是重要的。金融科技对金融机构作用,一个是教育效能的提高。过去我们一天做完的事,现在一秒做完了。第二个,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通过大数据这些海量的计算,我们能够为客户也好,提供一个更为精准的画像。第三个是风险管理,我们风险管理的手段和技术能力会有一个很大大提高。
所谓作为金融机构来讲,拥抱金融科技,是最积极的,大家可能原来对银行机构的印象都是可能相对来讲比较保守,但恰恰事实证明,我们在金融科技的利用、使用上投入是最大的,特别是像我们这些新型的金融机构,比如说消费金融公司,像我们这种,我们现在的完全的去拥抱金融科技,用金融科技的手段来实现我们的业务定位和业务功能。
唐科伟:关于金融科技的观点,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根据银行业务来看,目前的金融科技主要体现在对于从获客到风控这么一个全流程的角度上起到了一个颠覆式的作用,这里面要拆开来看,如果是符合小额分散,基本上金融科技是完全颠覆了过去的操作流程。如果是对于一个大的,比较集中的,金融机构更多的是提升效率,节省成本的作用,所以我想为什么过去金融科技讲的特别多,特别热,是因为银行的传统业务,早期都不太做小额分散,因为觉得投入产出比比较低,从这个角度讲,如果是做小额分散,无论是从获客和审批来讲,没有人愿意做。这为什么是金融科技颠覆了零售金融的概念,零售金融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界定,比如说我以前在巴克莱的时候,英国对于SME(音)的定义是你的放贷是五千万英镑以内,就属于零售金融了。当然这个数字在中国,目前又不太一样,就是以前的小微企业大概是五千万人民币,现在是大家比较强调的是一百万人民币的小微,或者是小小微,这样对于一百万以内完全实现金融科技化、数字化、人工智能化基本上是没有问题了。所以这是金融科技他的局限性和他的真正颠覆性,还是要拆开来看。
杨扬:回到东北,其实大家都说东北没有人才,发展比较慢,其实我觉得这个都不是问题,我们中国像移动支付发展的那么快,很大一个原因是信用卡之前支付手段,他比较落后,因为他比较慢,实际上应用新兴的技术阻力反而比较小,推动的很快,因为我落后,发展慢,不能够发展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第二个是说没有人才,或者说是人数比较少,其实你看像新加坡或者瑞士人也不多,很多金融科技公司,很多发展原自于北欧,北欧也没什么人,少人才这个也不对,可以分布式办公。
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点,如果东北能做到赶上还是很快,第一个是政策上要能够支持,比如说金融科技公司现在需要沙盒,金融科技有些时候是会挑战一些既往已经建制化的一些东西,他最后的效果会怎么样,会不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很多科技公司在进行运用的时候,他们会有很多顾虑,如果有监管上的沙盒的支持,其实会很有效的去尝试一些新的方向和新的手段。第二点,我们不要局限在东北,东北的企业是一个虚拟的一个概念,企业建在这,市场迈向全世界,因为整个世界现在是通过互联网也好,通过金融科技也好,已经连在了一起了,最后从哪里发力无所谓,这也是为什么北欧的企业,从金融科技上也可以占有一席之地非常重要的原因,要促成这第一个和第二个的成功,或者说是往前走的话,有一点很重要,一定要有足够多的风险资本,在这里会去支持这些企业,进行发展。所以当地的企业如果给了沙河,就表示说这一个不确定的商业模式他有可能会比较确定,风险资金可以进来,可以把风险转嫁给民间,让他们去消化,用一个市场化的手段去扶持这些大量的中小企业,他们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邓庆旭:谢谢,大家都提到了有建设性的概念。我们想问一下贾主任能不能从这几方面谈一谈,如何给东北创造好的金融科技的孵化环境。
贾魏:这个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因为东北的营商环境一直以来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近年来,应该说我们加大了力度来改善改良,提升我们的营商环境,从我新区建设以来,我是2017年10月份建设以来,我们实际上把如何做一个很好的营商环境,作为我们非常重要的目标,工作的原则来做的。近年来也是取得了很多的成绩。简单报几个数字,两年来,实际上我们真正实施一年以来,我的市场总体增加了3000家,注册审批速度非常快,我们叫1330,一天完成企业的注册,3天办完不动产登记,30天拿到施工许可,这个我们一直在坚持,现在实际上我们两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一个企业的注册。
对于东北地区,特别是比较敏感的,基金的发展啊,我们也采取了非常包容的态度,包括在政策设立上也采取了包容的态度,这一年来,我们在整个的提速上,GDP水平在8左右,接近10,这在东北地区从一个小的区域发展来看,速度比较快。财政收入水平,一直保持在20%以上,整个的招商引资的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强,特别是我们获得了国家政策支持以后,我们实际上有能力和一些新兴产业的高科技公司来开始对话,比如说腾讯,比如说华为,比如说目前国内领先的科技型企业也在对话。
对于发展来讲,我还是那个观点,特别在金融发展来讲,我们采取的是差异化的原则,所谓差异化就是要做我们新的没有的、缺的,要弥补我们区域内产业结构的空白,也弥补我们科技金融这一类的企业的空白,至少在我们这打造一个新金融的高低。在政策上及因为党中央国务院很关注我们的发展,政策上给了很大的空间,我相信目前我们正在围绕东北地区最好的一个政策洼地在打造他。刚刚杨总几次谈到的政府和金融科技公司发展的友善程度,这个也请大家相信,我们也在不断的在寻求或者是在不断的定位政府在发展金融行业中扮演的角色,或者在发展科技金融,或者金融科技这个领域过程中,我们应该扮演的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政府这个角色有的时候很尴尬,推动发展审慎监管,和地方金融风险,以及地方发展的冲动之间的一些矛盾,对政府来讲也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所以地方政府也有必要在不断的提升自身掌握的技术能力、把握趋势方向的这样一个。我想有了这样一个技能上的提高,实际上对企业,对高科技企业,对新兴行业的友善程度也会提高,这是我们需要在认知过程当中的提升。总之,我们现在在打造一个行业,推动一个行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更核心的是对行业的理解、认知、对他未来发展的包容。
邓庆旭:谢谢主任,随着大刷据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多大型银行业依托的金融科技具有比以往更强的金融产品创新和风控能力,中小银行,中小机构是否有能力运用好,中小银行是否具备自主研发的配套条件。
陶志刚:小银行能不能用好金融科技?我觉得从我们振兴银行,和很多新成立的民营银行近几年的实践中,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凡是目前发展比较快的小型银行、民营银行,都是比较好地运用了金融科技手段,这个就不展开说了。
其实,对于小型银行来说,运用金融科技不一定要自己全都去研发,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多地通过合作、吸收、优化,来应用金融科技的成果。术业有专攻,科技的专注于做科技,金融的专注于做金融,金融是我们的强项,但是要和科技融合。按照人民银行前一段时间刚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金融科技就是旨在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对金融科技的应用,对我们中小银行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以振兴银行为例,我们目前就和数十家金融科技公司有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我们引进他们的技术能力,和业务能力融合在一起,共同推动业务发展。
说到中小银行如何突围的问题,其实我并没有被大银行包围的感觉,所以也就不存在如何突围的问题。大银行做大银行的事情,小银行做小银行的事情。小银行关键是要和大银行差异化发展,错位竞争。大银行做的是大事情,小银行做的是小事情,但是也有大意义。俄国著名作家契科夫曾经说过,世界上有大狗有小狗,小狗不应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慌乱不安,所有的狗都要大声的叫,—-按照上帝给的嗓门叫就好了。
沈荣生:这个问题的针对性确实很强,从我们消费金融公司的角度来讲,我们作为一种新型的机构别无选择,只能去全力的拥抱金融科技,对于我们来讲,比如说现在银行业在金融科技的运用上,大的银行他也在同步去发展,比如说我看到一个数字,建设银行电子交易替代达到95%以上,我们作为小机构来讲,我们去实现的我们所有的都是在线上两进行一个交易,这是我们的一个对金融科技的态度。具体来讲,我们如何去实现和金融科技的结合,这确实是一个课题和挑战。
刚才陶行长也介绍了,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对于中小的机构,体量上来讲,规模上来讲,从人才的储备,业务的品种和性质来讲,我们没有必要去建立一个大而全的一个体系,现在目前上市场化的金融科技公司,在中国这几年发展非常快,定位在某一个领域做的很深的企业大量的存在,我们完全可以才却一种合作、共赢、共同成长的方式,术业有专攻,我要去做的话,我不一定有外面的专业公司做的好,我就可以找一些头部的,做的比较好的,比较适合我们这样一些产品和金融科技企业去合作,从渠道、获客,一直到风控,一直到资金管理,到贷后的监控、催收,现在市场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所以这些我们从金融科技的运用的角度讲,我们觉得我们还是选择还是非常大的。
第二个,在引进合作的基础上,我们可能会选择一些有重点的领域,去加强,去突破,我们选择适合我们的地方,去发力,形成我们有自己特点的金融科技的产品,或者是能力,进而第三个阶段,在某一个领域内,实现我们金融科技的一个品牌,或者是一个输出也好,还是突破也好。我们也注意到了,现在很多金融机构,特别是小的金融机构,已经申请专利技术了,有些公司做的很好,这也是我们后续去发力,持续改进的方式了。
邓庆旭:谢谢,唐科伟主任您也讲讲,你们作为第三方的公司提供哪些务实的方案。
唐科伟:其实我们跟振兴银行已经在谈合作了,沈总待会会后我也找您谈一下。我们目前能够提供的一些支持,包括实际上咱们孚临是一个,虽然是一个新公司,但是已经是B轮融资,目前估值有一亿美金,我们目前对跟金融机构的合作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我们围绕的是我们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这一块,从前端的营销,我刚才也解释了一下,电商的营销和金融的营销不太一样,他是围绕着风险,这个是独特的一个算法体系。到中间的大数据风控,尤其是在零售领域,我们的团队比较齐整。然后是随后的预警系统,比如说我们跟一个大的股份制银行的信用卡中心,就在谈联合做预警,咱们这个贷款放出去以后,有长达一年的产品,包括信用卡,包括现金分期,消费金融这一块怎么样监控客群的质量变化,然后再到贷后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效率的提升这一块,是属于我们也在做的,大概是这么一个情况,我们是一个围绕算法、大数据、人工智能去支持从前端获客到最终的贷后管理,全流程的服务。
邓庆旭:近几年区块链技术发展迅猛,这个概念其实我们也不是特别的了解,但是我们也想问一下,区块链具体腾给东北经济带来什么,有没有从哪些行业加以运用的。
杨扬:首先区块链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技术,大概最早是2008年才开始,他是被命名为区块链其实是2013年,真的是非常年轻的技术,索性中国的技术跟美国技术一样好,这是一个优势。一个缺点主要是两个,第一个是目前行业没有非常大的共识,确定标准和具体的应用的方向,我们公司现在在跟工信部一起合作,制定中国第一版区块链标准的白皮书,明年会发布。第二个是因为非区块链行业对区块链的接受度和认知不够,所以目前在区块链能够在哪个行业上应用,大家可浅海在探索一下。像1997年的互联网。
现在来看,可能有一到两个比较合适的方向,我觉得可能东北可以使用,一个是关于粮食方面的融资和溯源可能可以用到,这个专门为这次过来做的小小的准备,做的调研。现在要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可能需要做到一些小额的关于农用的,农民这些融资,让他们去做一些事情,种植粮食之后,再把这个尾款进行回收。他是碎片化的,信息高度的分散,比较适合区块链去做,据我了解没有人做这个,如果东北有兴趣,可以跟银行合作,也是扶持农业,未来也是国家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方向。通过区块链的技术能够把这些微粒的贷款发放下去,为什么说这个有可能,因为腾讯做的,基于区块链技术发票其实已经做的比较好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借鉴的方向。
第二点,也是结合我们公司的监管科技,如果东北这边,政府愿意尝试率先对某一个监管条例代码化,这个就不需要再找律师了,某些条例我们可以先展开试点,把他实现代码化以后,接几家公司起来,效率会非常高,如果真的做到这点的话真的是世界领先水平。因为除了新加坡和卢森堡政府在推,其实连美国海没有干这个事情。
邓庆旭:金融机构在运用新技术的时候,其实有两个是特别需要关注的,就是平衡技术创新和风险防空的关系,唐岫立女士有很丰富的监管经验,请您谈谈自己的看法。
唐岫立:这个问题非常好,也是现在社会公众非常关心的问题,风险的定义,其实我们很多人是并不是太清楚的,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科技创新他确实会带来银行的风险,银行的本质就是管理风险,其实毫无疑问的,科技他一定会给银行的风险管理也好,或者叫经营管理也好,带来新的工具,新的方法,他会提高他的效率,会提高他的质量,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我们也知道,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科技在我们现实的管理中应用的时候,因为银行他不是普通的企业,他一旦试错,他的成本会比较高,他会波及我们社会的安定,所以这种科技在银行里的应用,往往是要慢一点。等到那些科技的产品成熟了、稳定了,我们才把他拿到银行那边来使用,这也是我为我们存款人,广大存款人负责任的一种做法,谢谢。
邓庆旭:我们最后一个大的问题,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讲一讲,随着消费升级的不断持续,人们对消费信贷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虽然我国整体的非金融不断的走向繁荣,东北的消费市场不很发达,主任刚才也讲了,我们连P2P这种坏账都很少,主任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贾魏:没有什么发言权,因为这段时间一直做很基础性的工作,对整体市场的研究看的比较少。但是我觉得随着整个经济复苏,或者是东北经济重新回到比较正常的增长轨道上来以后,东北的消费还是有非常大的潜力的,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如何迎接新一轮的消费的高潮的出现,这是我们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当然金融科技肯定会很助理,很给力,引导一个消费的过程。但从地方政府角度讲,我们可能更多的还是要关注一下消费者的保护问题,邓庆旭提的问题多少有点违背邓庆旭的初衷,但消费者的保护也是这样,就像我们用科技技术来创新一样,刚才唐女士讲是双刃剑,一方面技术在创新,一方面技术创新所带来的风险也同时并存,所以我们一直在关注如何在这两点上得到一个很好的平衡和推进。
对于消费者的保护,除了在教育,新一代的消费,利用新技术的消费,没有问题的,但是老一代的消费怎么办,我们人群沉淀越来越多,健康状况又越来越好,消费能力越来越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希望能有新的技术支撑,包括刚才两位技术大咔讲到机构本身的控制,实际上监管的控制也是非常关键的步骤,我们希望能在这上面找到一个平衡。我们也很自信,随着东北经济不断的攀升,我们的消费也会越来越好,我们也希望各家银行用好技术力量,使我们的消费走上健康、稳步、发展的轨道上来。
邓庆旭:可以每个人讲一些自己想说的话。
陶志刚:谈到消费金融的事情,和大家分享两个数据,一个是东北三省约有1.1亿人口,其中88%年龄都在65岁以下,一个庞大的人口规模,是消费金融发展的基础;第二个我看到京东曾经发布过一个数据,2017年在京东平台上消费的人群中,2008年到2017年这十年时间,东北三省在“双十一”的消费金额有五千倍的增长。其中辽宁省的消费能力排名,在全国排名第12位,黑龙江排21,吉林排24,东北三省的消费潜力是巨大的,发展消费金融很有潜力。
另外我补充说一点,刚才提到的小银行做金融科技的问题,小银行实力明显不如大的金融机构,投入方面有限制等,但是金融科技依托的技术都是新成果,甚至还有一些新的技术还在不断的发展,对于同样的新技术,大的机构和小的机构,在某种程度上在同一起跑线。谁更重视,说不定就能弯道超车。小的金融机构决策半径更短,决策效率更高,新技术可以更快地得到应用,在某种程度上小机构也是有比较优势的。
唐岫立:消费金融发展的话,首先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前面在主题演讲的时候也讲到,东北地区商气比较弱,因为我们国有成分比较重,大家都在国企里面上班,也不会出来创业,还有我们是农业大省,所以老百姓对于借代的需求比较弱,大家知道2011年9月份的时候,温州爆发了金融危机,因为中小企业,个体经商户他们觉得贷款难,贷款贵,在民间借代最后崩盘了。2012年我到黑龙江调研,黑龙江大家都不愿意贷款,我们的银行愁的是,一开门大家来存钱,没有人来贷钱,银行想赚的是什么钱,必须有人贷款银行才能赚钱。
另外一点,东北的金融其实并不弱的,东北的银行家数很多,比如说辽宁有15家城商行,60多家农商行,其实浙江你看他经济总量那么大,他都不是每一个地市都有城商行的,所以东北的消费信贷如何能够快速的发展,还是要基于我们一个整个东北的经济,包括人的观念,一些基础条件,我们来合理的评价和预期。
沈荣生:关于消费和金融方面,我想谈三个观点。第一在东北来讲,东北的老百姓还是有消费能力的,消费能力很强,敢于花钱,敢于消费。但是对于消费金融的产品的使用上,还是饱受一些,和南方发达地区相对偏饱受一些,从我们比如说辽宁以及东北三省,居民的杠杆率上看还是偏低的,北京的资产都放在房子上,整个的杠杆率偏低的。这块一个是发展空间比较大,另外是怎么去挖掘消费信贷的市场。
第二,谈人才和人员的问题。我们看到辽宁,东北三省都面临人才外流的问题,辽宁城镇居民的自然增长率去年好像是稍微微微负一点,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没有人,有人才有消费,从我们这个消费金融公司的角度讲,我们也制定了一个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的战略。第一个我们要去和重点的一些高校在数据、科技方面去进行合作,制定一个管理培训计划,招聘一些优秀的本地或者外地的优秀的毕业生。第二个,我们也制定一个沈籍人员或者辽籍人员返乡的计划,我们现在也看到了,随着东北经济在逐步的回暖,在外地的这些,比如说从事科技,互联网数据的这些人员,在慢慢的往回回流的趋势已经形成了。所以我们制定了这么一个计划,优先招聘这么样的人员,来充实到我们的企业服务当中。
第三,我们去拥抱金融科技,去使用金融科技,但金融科技不是万能的,他可能也会产生带来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在推动金融科技发展的同时,相关的一些比如科技方面的治理,数据方面的一些治理的基础、架构,包括一些我们面向的消费者,金融知识的普及,消费者金融保护,以及其他的比如说一些像征信,这些相关的基础方面的东西,可能还要同步去加强,配套去使用,才能更好的发挥我们金融科技的作用。
唐科伟:利用金融科技来刺激消费金融的话,确实是对于东北来讲,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一个点。这个点如何既实现互联网化,又实现区域化,我的看法是要充分挖掘本地居民的消费的需求的一个,随着时间迁移的变化特点,为什么本地居民很多时候不愿意借钱,这个通过大数据能够分析出来,因为人借钱有时候有冲动性,有时候有场景性,还有时候根据他自己本身的现金流的变化决定的,这些数据特点都可以通过大数据算法挖掘出来。所以我在跟一个股份制银行谈合作的时候,他有一百多万张信用卡,但实际活跃的特别少,这个时候为什么不活跃,办了信用卡也不用,对于银行来讲,对于这个居民来讲都是一种损失,所以抓住刚才所说的消费的冲动性,或者场景化,就能够大幅度提高信用卡的活跃度,这是从落地的角度,技术科技能够帮助金融机构有效的转化提高消费金融的落地,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考虑,一方面我们要刺激,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要管控好风险。如果是能够结合本地居民的一些宏观经济指标,负债率、杠杆率对应的这些情况,不让年轻人过渡消费,但是适度刺激中年人,或者是中年以上的消费,或者是这样的话,从总体的风险管理的角度,是非常必要的。
杨扬:我跟大家的观点不太一样,我觉得对东北来说,金融科技帮不了消费的提升,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美国大部分人花钱,花不到发工资的那一天,必须要借钱,很多金融科技公司,给他们非常简单的方式,就借两三天的钱,这个业务非常大,这个跟他们的习惯有关。咱中国人就比较爱存钱,我所认识的不少可能老一辈的人都这样,有一个生活习惯的问题。你给他更多的更好更便利,他没有需求就做不到。其实就不一定是金融科技的事,但是确实有可能是通过科技的手段,比如说像一些短视频APP,通过视频,这及方式,通过市场营销的方式改变大家的消费习惯,这个是可以的,但是光是从金融科技的角度我觉得很难。换句话说,广义的消费金融,消费金融发展起来不一定只是局限于东北,如果东北的政策到了,消费金融公司注册在东北,面向全国,面向全世界,消费金融业可以做起来。
邓庆旭:主要让有钱人多花钱,没钱的不要过渡花钱。非常感谢各位嘉宾,在我们新浪财经上也会有这次论坛的详细记录,也感谢各位观众坚持到现在,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赵子牛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