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评论:9次征信逾期让快到手的行长职位飞了,银行业何以总有“以身试法”之人?
记者:郝昕瑶
上世纪80、90年代,银行从业者因为不是铁饭碗,找对象都很困难。30年过去了,没有铁饭碗的他们则已经端起了“金饭碗”。
而作为站在金字塔尖的人群,银行高管的职位无疑更令人艳羡,在通往高管的道路上,这些候选人经历披荆斩棘,最后一关则需要监管部门任职资格的审核。
近两年来,不少银行拟任高管候选人在临门一脚时败下阵来。除了监管部门对于金融机构高管任职审批的愈发严格,这其中还反映出什么?
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今年至少有40余位银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被监管部门否决。
仅在上周,就有昭通银保监分局因《个人信用报告》有9次逾期记录否决农业银行大关县支行行长拟任人刘虎,监管的这则批复一经披露便引发业内外广泛讨论。
批复显示,昭通银保监分局经审核发现农业银行大关县支行行长拟任人刘虎,因《个人信用报告》共有9次逾期记录,不符合身为中资商业银行董事和高管拟任人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因此,昭通银保监分局否决了其任职资格。
9次逾期记录包括:刘虎有30万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逾期次数为8次,单月最高逾期金额为2317元;贷记卡逾期1次,逾期金额为2251元。
昭通银保监分局认为,该行为不符合《中国银保监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第七十九条“申请中资商业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拟任人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二)具有良好的守法合规记录;(三)具有良好的品行、声誉”的规定。因此,不予核准刘虎担任某行大关县支行行长的任职资格。
而同样在上周,因工作经验不足,青海银行海东市分行拟任张静为平安区支行行长的请示未获得监管批复。
批复原文显示,海东银保监分局经审核认定,张静岗位工作经历单一,未接触过信贷及风险管理等相关工作,不具备任职所需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不符合《中国银保监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第七十九条第四款及第八十五条等相关规定,故不予核准张静青海银行海东市分行平安区支行行长任职资格。
除此之外,界面新闻梳理发现,资格考试未通过、具有不良从业记录、违规炒股、参与民间借贷等原因也是银行管理层与高升机会失之交臂的原因。
专业的知识准备,无疑是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根据相关规定,申请中资商业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董事(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拟任人应当具有担任拟任职务所需的相关知识、经验及能力。
但是在现实中,很多银行拟任高管还真会在资格考试中“挂科”。(部分案例如下图)
值得注意的是,8月30日,兰州农商银行董事王群因任职考试不合格,资格未获得批复。而早在2017年,王群已因两次任职考试未通过而被银保监否决过一次任职资格。
如果说考试不合格、放弃考试或者经验能力不足,代表着银行业高管的相应专业知识亟需提升,那么从业违规、参与不良金融活动则意味着相关人士存在道德层面的风险。(部分案例如下图)
如上图所示,三起人事任职被否事件十分具有代表性,均发生在国有大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
层出不穷的银行高管任职资格被否,不禁让人发问,这些专业知识和能力存在不足,甚至具有道德风险的银行从业者是如何一步步走到拟任候选人的位置?是候选人在蒙混过关还是所在机构蒙眼包庇?又是谁给了他们试探监管层的胆识?
无论如何,如此多发的任职资格不足,多集中在农商行、农信社,甚至在部分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中。要如何加强人才培养和干部选拔机制,而不该抱有侥幸心理企图蒙混过关,这些银行都值得重新琢磨一下。
责任编辑:王进和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