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曝光台315特别活动正式启动】近年来,银行卡盗刷、信用卡纠纷、暴力催债、保险理赔难等问题层出不穷,金融消费者维权举步维艰,新浪金融曝光台将履行媒体监督职责,帮助消费者解决金融纠纷。 【黑猫投诉】
来源:雷锋网
“目前是市场出清的攻坚期,等出清完成后,存活下来的平台还要接受一段时间的监测,之后才可能考虑备案。目前备案的条件、规则、流程及时间表等都还没有定下来。”一位华北P2P网贷研究人士表示。
“现在谈备案为时尚早,预计2019年年底能把备案规则制定出来,2020年能够真正落地就不错了。”另一位业内人士也表达了类似观点。
事实上,P2P网贷行业的专项整治和市场出清可以视作备案的前期工作,只有完成了市场出清,才能进入到备案阶段。而出清过程的长短对备案何时开始、持续多久有着直接影响。
本文针对“过往P2P监管的节奏点、备案前监管最想弄明白的三大问题、现阶段市场出清中主要难点及建议”三方面采访了一些行业研究人士,尝试回答P2P备案重启可能的节奏、前提条件、时间点以及备案之后的下一步工作等问题。
P2P网贷行业监管三阶段
国内P2P网贷行业自2006年起步,一直到2015年这十年间,监管的主要态度是包容与支持,以“看一看再说”的姿态给新事物一定的增长空间。
到了2013年,余额宝的横空出世炒热了互联网理财,市场接受度大幅提高,P2P网贷行业也随之呈现爆发式增长,同时行业乱象也多了起来。2013年下半年和2014年下半年分别出现了两次比较集中的大雷潮。
行业动荡引起监管高度重视,2015年监管改变此前包容支持的态度,开始对P2P网贷行业进行主动式监管,7月,央行联合十部委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银监会为P2P的监管单位。
这份文件可以说开启了P2P网贷接下来几年的监管历程。
“1+3”框架的形成
从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备案登记管理指引》、《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逐步下发,网贷行业“1+3”(一个办法三个指引)框架基本搭建完成,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政策体系。
其中“暂行办法”提出给予网贷行业12个月的过渡期,实际上是将2017年8月24日定为最初的备案大限。
不过,后来随着实践的深入,监管发现这个框架还不足以约束目前的行业发展,原因在于“1+3”监管框架建立起来的时候,行业风险已经累积较大,而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行业最先需要的是一个合规与出清的步骤。
基于这个认知,P2P网贷行业开启合规、出清的过程,一直到目前还在进行。
开启合规、出清过程
2017年12月,“141号文”和“57号文”接连下发,其中“57号文”要求各地应在2018年4月底前完成辖内主要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
这两大文件目的是要建立起P2P网贷行业合规备案的“时间表”,即在2017年底之前要完成合规检查,2018年4—6月份开始申请第一批备案,备案不通过的P2P平台再被取缔或清退。
不过等到2018年3、4月,监管发现原有的市场合规检查不是那么容易,一些平台累积风险较多,风险处置所需要的时间比预期要长,“备案延期”再次发酵,6月,“备案延期”传言被监管方证实。
事实上,“备案延期”等于是改变了监管机构原来定下的时间表,也改变了原来的市场预期,再加上2018年经济大环境、行业黑天鹅及大企业倒闭事件对网贷行业的波及,6—9月之间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爆雷潮,倒闭了七八百家P2P平台。
此次爆雷潮给监管释放了一个信号:P2P网贷行业并不是一个适合经营人数众多的业态。于是监管开始了对平台的整顿、清退。
2018年8月,“108条”和“119条”相继出台,两大文件统一合规检查口径,避免了地区性的监管套利或过度监管,使监管部门有据可依,网贷行业的整改验收工作正式实质性启动。
“三项检查”开启
合规检查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网贷机构自查;第二阶段是协会自律,即各地的互金协会和中央互金协会一起对当地的P2P平台进行自律检查;第三阶段是行政检查,即各地监管机构金融办来对P2P平台进行检查。通过这些检查,发现问题、摸清底数、同时开始处置风险。
2018年下半年主要进行的就是这三项合规检查。业内人士表示,“合规检查、整改、风险处置压茬进行,预计检查工作可能到2019年3月底才能完成。”
再到近期,“175号文”和“1号文”接连下发。“175号文”对P2P平台按风险分类和处置做了指引,而“1号文”事实上是明确了合规检查工作完成之后的下一步工作内容,即把合规检查完毕之后仍然正常运行的P2P平台接入两大系统(“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网贷机构统计报送系统”和“全国互联网金融登记披露服务平台”)接受全量监测,实现发现风险与处置风险联动。
可以预见,2019年P2P行业的主基调是化解风险、促进市场快速出清,而那些留存下来的平台会纳入新的监管系统进行一段时间的运行和监测。
至于备案,一位接近监管人士向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AI金融评论表示,在未来的几个月里还不是监管主要考虑的问题,因为接下来的几个月主要还是处在整治清退与风险化解的攻坚期。
“等攻坚期结束之后,才有可能考虑制定备案的规则。目前包括未来的监管框架、备案规则、条件、流程及时间表等等都还没定下来。”
备案之前监管最关心的三大问题
事实上,雷锋网AI金融评论了解到,备案规则、条件、流程及时间表等目前仍未定下来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P2P网贷行业与监管在一些重点问题上还存在困惑,只有解决了这些困惑,才能真正实现备案的重启。
在滇西金融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达人贷董事长、CEO孙猛看来,目前行业和监管共同困惑的三大核心问题是:P2P网贷行业的价值所在;目前的行业风险如何化解;未来P2P行业发展如何避免更大的风险。
在孙猛看来,首先P2P的价值毋庸置疑,P2P在推动普惠金融、促进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服务小微实体经济等方面均担当着重要角色。
而在目前行业风险如何化解方面,事实上自2016年专项整治以来,监管已出台一系列化解P2P网贷行业风险的文件,也探索出一系列包括劝退、并购、转型、分拆、司法打击、行政取缔等多元化的风险化解手段。
“有很多途径可以让P2P行业重回初心,不过风险化解过程中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需要引起监管注意,那就是监管政策出台的稳定性,监管机构要给予市场稳定的预期。”孙猛指出,如果没有稳定的市场预期,P2P行业和整个清退过程都很难形成一个良性生态。
在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监管关注的第三个问题是:未来P2P行业发展如何避免更大的风险。而这直接关系着未来监管框架和规则的制定。
就目前最新监管文件来看,“1号文件”也只是明确了2019年合规检查工作完成之后的下一步工作内容,而更长远的监管政策目前还没有明确定下来。
“不过,从过去一年来看,市场出清和风险化解的过程正在加快,政府的主动作为还在加快。”孙猛表示,“预计2019年年底能把备案规则制定出来,2020年年底之前应该能够初步落地。”
出清过程中的主要难点及建议
采访中几位业内人士对现阶段市场出清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重点提及,并给出了各自的建议。
首先是可能出现的大面积赖账问题。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市场出清过程中,面临最大、最严重的问题是: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出现大面积赖账。”
究其原因,首先从主观层面讲,P2P网贷行业中有很多用户属于非常下沉的那部分,信用意识较弱,在平台释放出快要倒闭或已经倒闭的信号时,这部分人可能会抱着侥幸心理去逃废债。
其次从客观环境上讲,目前国内征信体系严重不完善,很多征信数据系统并未对网贷行业开放,网贷行业征信基础设施极度不完善,平台缺乏约束老赖借款人的有效手段。
第三,目前在打击逃废债方面更多还是运动式监管,没有形成常规化和体系化,因而效果也有限。
第四,目前网贷行业里的司法环境比较糟糕,如部分省市在P2P平台代表出借人起诉借款人时不予立案,这反过来会带来更大面积的逃废债行为。
此外,公安方面在打黑背景下对出借人的考虑还不是很充分。比如催收过程中只要借款人报警,公安方面就很容易以打黑名义对平台进行处置,一定程度上让老赖钻了空子。
前述业内人士表示:“在打击逃废债方面,后续完善的空间还有很大。要做更充分的调研,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同时还要解决一系列配套问题,包括司法环境、征信基础设施、公安打黑过程中一些操作方面的问题等。”
其次转型问题也是出清过程中的另一个重点问题。
针对近期下发的“175号文”中提到的引导部分机构转型为网络小贷公司、助贷机构或为持牌资产管理机构导流等,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只有一小部分规模较大的平台在具备了信用中介和持牌机构条件之后,才会顺理成章地转型过去,大部分平台还是会转向助贷机构。
“事实上目前国内在P2P信息中介的定位上存在一个认知偏差,目前监管把P2P平台定位成信息中介,严禁其进行任何增信与担保,但放眼国外比如英国,英国也把P2P定位成信息中介,但同时允许风险准备金的存在,风险准备金具有一定的风险缓释作用,对投资人也有一定的保障作用,但并不影响P2P平台信息中介的定位。”
在孙猛看来,允许风险准备金的存在是未来监管制度需要考虑的一个重点,“不仅要允许风险准备金的存在,而且还应该是透明化的。”
此外平台爆雷后缺乏一个具有公信力的公共表决设施也是拖慢出清进程的一大问题。
据了解,平台爆雷后由于信息不对称,很容易出现出借人不相信平台、出借人之间互不信任的问题,给出借人代表的选举、具有法律效力的决策文件的成形、可执行方案的制定等方面带来很大的困难,严重拖慢了出清进程。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所以现在最核心的问题是缺少一个中立的具备公信力表决的公共设施参与到表决、方案制定和清退的过程中,去解决平台爆雷后由各方不信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在这个表决设施里,P2P平台还应该是主角,因为它最了解自身的资产状况、用户结构、业务情况以及风险点,但同时其他主体也要参与进来,比如监管机构、行业协会、会计和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甚至经侦部门等,各方都参与进来,然后形成一个中立的有公信力的表决设施,这个设施有利于快速、有效解决出借人的代表性问题,进而加快整个决策和风险处置过程。
最后站在更远期的角度,清退和备案都完成之后,再下一步会是什么?或者更明确一点,P2P网贷在未来会拥有牌照吗?
对此业内人士大多表示,因为牌照具有较强的政府背书色彩,政府在这方面会非常审慎。因为监管对涉众型金融业务要求的资质与非涉众型金融业务不同,如果未来P2P满足了相应的资质要求,不排除其进一步转型成牌照业务,即信用中介业务,但这是非常遥远的事情了。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杨群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