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凯生:我国企业经营重要问题是债务太多资本不充分

杨凯生:我国企业经营重要问题是债务太多资本不充分
2018年11月04日 09:19 新浪财经
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

  新浪财经讯 11月3日消息,第二届钱塘江论坛于11月2日至4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本届论坛以“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主题。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出席主场峰会三"新经济峰会"并演讲。

  杨凯生表示,要真正解决好人们现在常常反映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需要研究和分析清楚长期以来我国企业融资行为的特点及问题。对这些特点和问题,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国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对银行信贷和债务融资的依赖是过度的。我国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债务性融资太多,而资本的投入不充分、补充不及时。

  杨凯生在演讲中提到,一,无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债务融资、贷款借钱都是可以的,也是必须的,但无论什么企业都不能完全靠无本经营、少本经营,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负债水平必须合理。二,银行和金融机构一定要努力改进金融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效率,积极为各类企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因为只有经济好了,只有企业好了,银行才能好,金融才能好。三,企业资本金的补充机制的完善寄希望于下一步改革的深化,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杨凯生:

  今天想谈谈应该怎样看待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怎么样为经济金融的长期稳健运行构建更坚实的基础?

  关于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大家感到经济下行的压力不小,一些企业经营遇到了困难。特别是最近我国的股市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和下滑,金融风险也有所暴露,加之中美贸易战的前景尚难预料,所以都有点担心。首先,我认为有忧患意识是好事,在当前经济运行的内外部环境中,确实有不少不确定因素,不能盲目乐观,粗枝大叶。其次。我也觉得还是要冷静的看形势,全面的分析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找准问题。找准对策。

  三天前(10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分析研究了当前的经济形势,部署了当前经济工作。两天前(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又主持召开了民营企业座谈会,听取和了解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就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情况和意见建议。政治局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都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做了分析。总的一是肯定了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是平稳的,是稳中有进的,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物价基本稳定,制造业投资在回升,进出口仍在较快增长,秋粮丰收,新增就业已完成全年目标,居民收入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这是好的一面。二是也指出了当前经济运行遇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这就是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较多,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有所暴露。政治局会议和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都明确指出这些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是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等各种矛盾和问题碰头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对这些问题一一的作出了深入分析,并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和要求。我感到我们作为从事经济金融理论研究的也好,还是从事企业经营、经济实务管理的也好,都应按照中央的精神和总书记的要求,对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比如说其长期因素是什么?短期因素是什么?内部因素是什么?外部因素是什么?客观因素是什么?主观因素是什么?要真正下功夫分析深分析透。如果说长期因素、外部因素、客观因素,我们做具体工作的一时还有点难以完全解决和消除的话,那么对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观因素、内部因素、短期因素,就应该下功夫通过认真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把它们找准,把解决它们的办法和路径找对。只有这样,今后才能尽可能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才能避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

  例如目前金融市场出现的风险问题之一,就是一些上市企业股东股权质押融资后不能到期偿本还息了,这不仅带来了银行等债权人的风险,也还会造成或可能造成企业股权的转移,一些企业家打拼多年办起来的企业可能会因此失去。还有一些企业发行的债券出现了违约现象,投资人面临着损失。同时,在这些融资活动中,一些债权人还相互提供担保,链条式的提供担保,这也使得当一个企业出现偿债困难时就连累了其他企业,等等。这些风险的表现形式也许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和企业的借贷行为、融资活动有关系。要防范和处置好我国金融运行中的这些风险,就要研究和分析清楚我国企业融资行为的特点及问题。要真正解决好人们现在常常反映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也需要研究和分析清楚长期以来我国企业融资行为的特点及问题。对这些特点和问题,固然可以从多方面来探究,但我一直认为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国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对银行信贷和债务融资的依赖是过度的。毫无疑问一个企业,无论是国有的还是民营的企业,一个企业无论是规模大的还是中小型的,要经营特别是要发展,是需要资金支撑的,这些资金可以是企业所有者(股东、老板)的资本投入,也可以是从银行等其他人那里借来的债务性融资。我国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债务性融资太多,而资本的投入不充分、补充不及时。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上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流动资金的需要主要依靠财政拨款,而带来的国有企业资金吃国家大锅饭、效率不高的问题,实施了“拨改贷”的改革,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所需要的各类资金改为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来解决。这对明确资金使用责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带来的一个问题是,从那时开始,国有企业的资本补充的渠道变窄了。与此同时,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出现的大批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生活中十分具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得十分迅速,规模也越来越大,但其中的不少企业办起来之后,在发展过程中,股东老板的资本的补充也是缺乏的,不够的。因此可以说,我国的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这些年来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扩大,主要依靠的是债务融资所提供的资金支撑,这带来的问题就是企业的杠杆率、负债率的不断攀升,就是企业的财务成本不断的增加,就是一旦市场出现波动,企业的偿本付息能力就必然下降,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就随之下降,金融风险也就随之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与这一点,也就是与企业资本金的短缺是密切相关的。

  我们要总结经验,要汲取教训,要想明白目前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缺的究竟是资本还是资金?如果要把企业办好,要让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那主要靠借钱,靠债务融资,靠高杠杆行不行?现在有些企业遇到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们除了要通过深化金融改革,改善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效率来促进解决之外,是否还需要从另一个层面,也就是从企业的资本管理角度来思考,来解决这个问题。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已经从管人、管事、管资产进入了以管资本为主的一个新阶段,这是很正确的改革取向。建议在管资本的内容中下一步要更加细化对有关国有企业财务约束的办法。要进一步明确这不仅仅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层的约束,也是对企业所有者的约束,因为要真正把我们需要持有的国有企业做优做强做大,就必须有资本责任意识,就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定期不定期的向这些企业注入资本,要把这作为国有企业、国有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来研究、来推进。

  民营企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要深入领会总书记3月1日讲话中所指出的,“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一部分民营企业经营比较粗放,热衷于铺摊子、上规模,负债过高”的问题,要主动约束自身的负债水平,要让自己企业的资本金、净资产与企业的规模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上。只有这样企业对市场波动,对外部冲击的应对能力才能提高,企业经营发展的自主能力才能提高,企业产权、企业家财富的安全性才能提高。

  总之,我今天想和大家交流的看法就是,一,无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债务融资、贷款借钱都是可以的,也是必须的,但无论什么企业都不能完全靠无本经营、少本经营,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负债水平必须合理。二,银行和金融机构一定要努力改进金融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效率,积极为各类企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因为只有经济好了,只有企业好了,银行才能好,金融才能好。三,企业资本金的补充机制的完善寄希望于下一步改革的深化,例如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财政预算体制的改革,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等等。四,我们现在遇到的这些困难和问题,正如总书记3月1日讲话中所讲的,这些困难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只要我们坚定不移的继续推进和深化改革,那么发展中的困难一定可以通过发展来克服,前进中的问题一定可以在前进中来解决,成长中的烦恼一定可以在成长中消除。我对这些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陈鑫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22 新农股份 002942 14.33
  • 11-15 新疆交建 002941 7.18
  • 11-06 贝通信 603220 --
  • 11-06 中国人保 601319 --
  • 10-31 迈为股份 300751 56.6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