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艾经纬
中国平安打了一手妙棋,一个千亿回购议案既显示了政治觉悟,“为积极响应国家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政策导向,稳定资本市场,促进股东价值最大化”,也粉饰了第三季度业绩下滑。
10月29日晚,朋友圈被中国平安的千亿回购刷屏了。中国平安的这般千亿行为,不禁让我想起2008年初中国平安的1200亿再融资举动压垮了市场,一如当年雪灾压垮了加油站。
在千亿回购刷屏的传播效应之下,市场也就不再计较中国平安的三季报业绩了——2018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3.97亿元,同比增长19.7%,看起来很靓丽,但第三季度是并不乐观的,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6.9%(而且第三季度的数据诸多研报、新闻中压根没有提及)。
于是,10月30日中国平安低开高走,没有遭遇贵州茅台10月29日三季报出炉即遭遇的一字跌停惨遇。
当然10月29日中国平安大跌5.4%,也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压力。至于何来提前释放压力?乃是当天中国平安在召开董事会。会议间隙,难免是有信息扩散的。所以,信息的不对称在市场上是天然存在的。
回到千亿回购话题上,10月30 日中国平安低开高走最终收涨1.29%。这充分说明了在金融市场上,预期和号召力的作用。
但是细思极恐, 这只是10月29日中国平安董事会通过的是一份公司回购议案,而非预案。这份议案是需要股东大会审议的,至于何时推出、回购时间、价格范围、资金规模都需要后续再行商议的。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回购意向性的说明,不是明确的回购计划执行书。
最重要的是,1130亿的回购资金规模(回购份额不超过公司发行总股本的10%)只是一个理论值,而且是一个超高的理论值。中国平安2007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派息1000亿元,有什么理由在股价尚且难得的坚挺时刻,再在短时间内掏出1000亿元来回购呢?
所以说,中国平安打了一手妙棋,一个千亿回购议案既显示了政治觉悟,“为积极响应国家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政策导向,稳定资本市场,促进股东价值最大化”,也粉饰了第三季度业绩下滑。
回购在美股市场上运用广泛,在A股市场并非主流。10月30日,中国平安的一纸回购议案挽救了1000亿市值,但能持续多久?这还是要看真金白银的计划执行书。
在2018年上证指数调整超过20%的情况下,大多数个股股价腰斩的惨况下,连贵州茅台都有史以来首次一字跌停的情况下,作为金融板块的主力军、保险板块龙头,中国平安这只优质白马股今年以来只调整7.63%,堪称最后的硕果。
如果一旦是雷声大雨点小,那么市场用脚投票也是不会含糊的。预期可以撬动股价,也可以砸下股价。
再进一步讲,回购是神丹妙药吗?回购能扭转市场的大趋势吗?
在中国平安之前,美的集团在回购这一行为上是最大力度的——7月4日晚,美的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公司拟回购不超过40亿元股票,回购价格不超过50元/股。
然而股价也就兴奋了三两天,然后至今又跌去20%。
中国平安呢?当市场的主要风险没有落地,市场的大趋势没有转向,所谓的核心资产也是脆弱的,纵然曾经迭创新高的贵州茅台与腾讯又如何?
(本文作者介绍:牛熊交易室CEO兼首席研究员。)
责任编辑:陈鑫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