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艳辉:保险机构应因地制宜开发特色保险产品

潘艳辉:保险机构应因地制宜开发特色保险产品
2019年09月19日 21:30 新浪财经
黑龙江讷谟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董事长潘艳辉黑龙江讷谟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董事长潘艳辉

  新浪财经讯 9月19日消息,由东北财经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院,商务部国际贸易合作研究院,新浪财经联合举办的2019东北亚经济论坛在辽宁省葫芦岛兴城市举办。黑龙江讷谟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董事长潘艳辉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

  潘艳辉表示,合作社通过集约化经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让农民更多分享到了增值收益,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深度改革。同时,有效将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的、粗放式经营模式,调整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程度,提升了农业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在农业经营“共管共营”、农业收益“共营共享”上完成了破题。

  在谈及如何更好开展涉农金融服务的话题时,潘艳辉建议保险机构可以探索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农户信用保证保险贷款等适合农户生活、农业生产的银保产品,并根据不同地区种植结构、种植作物特点,因地制宜开发特色保险产品,让不同经营主体都能选购到适合自己需求的“基本险+附加险”产品。

  以下为发言实录:

  潘艳辉: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下午好!感谢黑龙江建行给我提供的这次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我是黑龙江的民营企业,也是建设银行帮助和支持发展起来的涉农企业。我今天的题目是打造共营新模式,构筑融合发展新优势。

  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成为国家战略,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全面的、稳固的国家现代化。黑龙江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全国大粮仓,拜托黑龙江”,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习总书记在视察黑龙江时指出,“要以构建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即明确任务要求,又作出路径安排,为我们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新思路实现农业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结合我们实际,我汇报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围绕构建“三大体系”,全面提高现代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统筹农业供给侧和消费端

  讷河位于世界著名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北端,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有耕地638万亩,土地肥沃,物产丰饶,粮食常产40亿斤以上,是闻名全国的产粮大县,是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甜菜之乡、全国优质大豆主产地和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种植基地,素有“黑土明珠”“北国粮仓”美誉。但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逐步推进,讷河同其他农业大县一样,也出现了劳动力大量迁移,土地快速流动,农业发展涌现出地块碎、人力少、资金散、融资难、服务缺等问题。面对挑战,我们积极对标发达地区,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农业大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2018年,讷谟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公司以农业生产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用现代理念指导农业,用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用良种良技良法武装农业,用金融手段支持农业。公司于成立当年通过对土壤、气候、茬口等因素综合分析,采用新型农业综合种植模式,配合有机菌肥和生物微肥,精细化田间管理,利用麻茬地轮作大豆0.5万亩、玉米3万亩。大豆亩平均产量达到455斤,玉平均亩产达到1810斤,创造了黑龙江地方大豆、玉米种植产量历史之最。公司以东北农大、华中农大为技术支撑,整合2个千万元农机合作社,成立股份制农机联合社,引入九三农垦先进机械力量,实现高标准管理,高标准作业;成立股份制种植合作社,依托公司的专业种植团队,应用深松深施肥大垄双行密植技术;成立农业植保服务公司,在实行作物生长期全过程现代化无人机施肥、喷药。今年,公司在拉哈镇建设1000亩高标准农田水肥一体化示范园区,全部采用以色列膜下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新技术种植,亩增产在40%以上,为齐齐哈尔市旱田减肥增效树立了高标准样板。

  二、围绕推进乡村振兴,全面解决农民离土不离乡问题,统筹城乡融合发展

  如今,农业种植已经步入了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的尴尬境遇,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巢化、农民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讷谟尔农业公司响应讷河市委市政府推进“农业共营制”号召,整合生产要素,2019年4月斥资5000万元,组建了黑龙江省规模最大的农业股份制合作社——讷谟尔农业股份专业合作社,吸纳8家股东及种地大户带地入社,实现规模流转土地22.3万亩。在运营模式方面,合作社依托前端规模种植+职业经理人运营+农业服务+企业+农户,后端保险+期货+金融对接的新型运营模式,有效破解了谁来经营、谁来种地、谁来服务的问题。在分红模式方面,合作社以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村集体资产入股为主体,以“保底收益+二次分红”的方式,为经营主体提供每亩450元的资金支持,另土地股、投资股均按股份参与二次分红,同股同利(每股20元)。除保底收益和二次分红外,公司每亩土地拿出5元用于土地流转村的扶贫事业,可实现土地流转村贫困户年均增收2000元。以保国村入社分红模式为例,保国村通过土地入股、二次分红、村集体闲置资源入股方式,年获得分红144万元,其中:以3000亩机动地入股合作社,年收入135万元;合作社年末以每亩最低20元进行二次分红,年收入6万元;另外保国村将闲置学校作价30万元入股合作社,年收入3万元。

  合作社通过集约化经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让农民更多分享到了增值收益,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深度改革。有效将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的、粗放式经营模式,调整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程度,提升了农业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在农业经营“共管共营”、农业收益“共营共享”上完成了破题。目前,讷河已经完成了15家股份制合作社的组建,“共营制”模式即将在讷河全面推广。

  三、围绕农业产业链与生产链,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统筹工银农三产对接。

  讷谟尔公司围绕省、齐齐哈尔市确定的重点产业和讷河市主导产业,以绿色集约生产为思路,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顺应农业公司对口工业企业的市场发展趋势,同鸿展集团、笙得利公司等工业企业建立订单种植模式,即畅通了粮食销售渠道又稳定了工业原料供应。

  公司秉承头尾一体、融合发展的理念,已在玉米、大豆、汉麻产业链条中与企业建立了紧密关联的生产链条。在玉米产业链条方面,公司依托落户拉哈工业小镇的总投资20亿元的鸿展集团玉米深加工项目,年订单种植玉米6万亩;并同敦煌种业种子营销分公司建立了以产业链为基础的合作关系,计划成立玉米种子公司,打造玉米种植的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模式,开发适合讷河区域的高淀粉玉米品种,为即将落地投资百亿的生物医药中间体项目提供优质玉米淀粉原料保障。在大豆产业链条方面,2019年,结合国家大豆振兴计划和讷河大豆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县项目,种植大豆16万亩,并与黑龙江普兰种业共同成立了大豆种业公司,联合东北农业大学合作繁育大豆种子,在讷河建立大豆品种研发、繁育、制种基地,并逐步拓展订单回收、仓储、贸易、深加工等相关业务。在汉麻产业链条方面,公司成为了黑龙江首个种植工业大麻的备案企业,并正同哈药集团合作,采用地膜稀植技术试种龙麻5号1000亩,预计每亩可产50公斤工业大麻种子。

  同时,金融资本也为优化农业产业链生产链、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强大后劲。建设银行专门面对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的普惠金融业务——“抵押云贷”,“抵押云贷”以土地经营权为抵押,为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提供最高授信500万元,年利率低于6%的贷款,真正解决了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没有合格抵押物、种地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使低利率的普惠金融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最底部,为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建设提供了强大支持。我们去年与建设银行讷河支行合作,率先使用建行“地押云贷”产品融资贷款870万元,并引领带动全市其他合作社、家庭农场共办理“地押云贷”85笔,授信金额8931万元,使用金额8661万元。另外,我们还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积极参与“保险+期货”,通过为入社成员上收入险、大灾险、价格险等多种保险,进一步增强了抗御市场风险能力。

  我们将以构建农业“共营制”为主要路径,破解讷河农业发展瓶颈,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带动农户增收,实现现代物质技术装备、企业家能力等先进生产要素与经营方式高效对接。公司计划2020年,继续扩大土地流转面积20万亩,总规模达到42万亩,并力争用3年时间,创建总规模100万亩绿色农业高质高效示范区,打造独具讷河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引领讷河全市农业结构调整,擦亮讷河非转基因产地、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金字招牌”,进一步提升与建行合作金融品种及规模,与金融业界一道助力东北振兴,实现“黑土农业”效益最大化的美好愿景。

  关于以“共营制”为抓手,构建农业“三大体系”,推进农业振兴我就汇报到这里。下面,我再结合今天论坛主题,就如何更好开展好涉农金融服务向各位领导提两点建议。

  一、建议金融机构加大春种和秋收阶段的放贷强度

  春耕的物资及机械费用、秋收后的商品流通费用是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除设施建设外支出最大的两个环节,也是最关键的两个环节,一旦因资金不足而耽搁,就可能为经营主体带来成巨额损失。现阶段我们各金融机构的授信标准主要是资产、信用、产品,而结合农业种植周期性特点进行金融服务的习惯还没有形成。因此,我建议各金融机构应该像“双十一”为开展信用卡提额业务一样,也为广大农业经营主体“提高额度”,从而确保农业生产环节顺利开展、产品销售环节及时完成,提高农业生产、经营、销售过程的稳定性,同时也能避免一些不良贷款趁虚而入,损害农业经营主体利益。

  二、建议保险机构在收益险、种植险上要继续深耕

  根据人民银行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产品多为保成本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约占所有农业保险险种的75%,且另25%能够上价格险、收入险的农产品多为海参、苹果、玉米等产品,可以说农业保险产品的细分度不够、结构设计不尽合理,险种可选性少,无法满足农户的多样化需求。就目前农业保险产品市场化程度不高情况,我建议保险机构一方面可以探索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农户信用保证保险贷款等适合农户生活、农业生产的银保产品,并根据不同地区种植结构、种植作物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发特色保险产品,让不同经营主体都能选购到适合自己需求的“基本险+附加险”产品。我就汇报到这里,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张缘成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14 渝农商行 601077 7.36
  • 10-09 交建股份 603815 5.14
  • 09-25 科博达 603786 26.89
  • 09-25 豪尔赛 002963 --
  • 09-25 晶丰明源 688368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