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连续9月未变 银行净息差压力缓解

LPR连续9月未变 银行净息差压力缓解
2023年05月27日 02:31 媒体滚动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慈玉鹏 北京报道

  央行官网消息,2023年5月22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与上月相比均保持不变。《中国经营报》记者统计了解到,LPR已连续9个月未调整。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经济恢复好转、政策效应持续释放、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有力,进一步引导LPR下行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不高,今年四季度前,LPR或将继续保持稳定。

  另外,记者采访了解到,LPR持稳未降,有利于银行净息差降压。近期,银行净息差下行幅度偏大,报价行压缩LPR报价加点动力不足。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LPR是否继续调降,将主要取决于银行息差表现情况,以保证银行净息差维持在相对平稳水平。

  变动趋势向稳

  经记者统计,自2022年8月1年期LPR及5年期LPR下调后,LPR利率已经连续9个月保持不变。

  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2019年8月17日央行发布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公告,推动贷款利率进一步市场化。改革后,LPR改为按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报价。另外,LPR在原有1年期品种基础上,增加5年期以上的期限品种,为银行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等长期贷款的利率定价提供参考。

  记者通过Wind数据统计发现,改革后,1年期LPR利率共下调8次。其中,2019年下调3次,2020年下调2次,2021年下调1次,2022年下调2次;2019年至2020年3月,1年期LPR利率一直处于4%以上,2020年4月20日公示1年期LPR利率为3.85%,首次降至4%以下,此后又经历3次下调。

  另外,Wind数据显示,2019年8月LPR改革至今,5年期LPR共计下调6次,从4.85%的最高点下调至目前的4.3%,共降低55个BP。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告诉记者,梳理历次报价,自2019年8月以来LPR的8次变动中,有5次实现了MLF利率与LPR报价的联动下调,有3次是在MLF利率未变的情况下,借助降准、存款利率定价改革等方式降低了银行综合融资成本,进而实现了LPR不同程度的下调,这表明央行政策利率变动会对LPR变动产生比较直接的影响。同时,在MLF政策利率之外,也会综合考虑银行成本端和贷款需求端对加点幅度的影响。

  温彬进一步指出,5月15日,央行开展了1250亿元1年期MLF操作,本月到期1000亿元,中标利率维持2.75%不变,MLF实现“小幅超量平价”续作,政策利率与前期持平,降息预期再度落空,5月LPR报价调降的概率已大幅降低。

  东方金诚宏观研究团队表示,4月宏观数据显示,实际经济修复力度稳中略降,当月制造业PMI指数降至收缩区间,但服务业景气水平继续保持高位,经济整体上延续复苏过程,预计二季度GDP同比增速有望从上季度的4.5%进一步上升。另外,4月信贷投放环比出现较大幅度下滑,是一季度信贷集中靠前发力后的正常节奏调整,并非市场主体融资需求削弱所致,也不代表宽信用过程发生逆转。由此,当前通过下调LPR报价,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融资需求的必要性有所下降。

  对于LPR未来的变动趋势,光大证券分析师张旭表示,预计未来几个月内LPR将保持平稳。他分析称,经济运行和融资状况分别是影响货币政策的最根本和直接的因素,而货币政策又是影响利率的核心变量。当前,在经济恢复好转、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主要生产、需求指标同比增速回升明显,经济运行延续恢复向好态势。同时,今年前4个月新增贷款11.3万亿元,明显高于去年及前年同期的9万亿元和9.1万亿元,说明金融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在当前环境下,应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进一步引导LPR下行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不高,预计在进入四季度前LPR将继续保持在当前水平。

  海通证券研报显示,LPR后续有望保持稳定。研报分析称,央行今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指出,在不确定性较大的环境下,对利率水平的把握可采取“缩减原则”,即决策时相对审慎,留出一定的回旋余地,适当向“稳健的直觉”靠拢。在分析硅谷银行事件时,央行认为货币政策应避免大放大收。同时,5月MLF保持不变,故LPR在后续的一段时间内有望保持稳定。

  净息差压力减缓

  经记者了解,LPR持稳未降,将减缓银行净息差压力。

  一位华北地区银行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监管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银行机构盈利空间相比往年收窄,LPR保持稳定暂不继续下调,有利于缓解银行机构的经营压力。

  东方金诚宏观研究团队表示,5月LPR报价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原因之一是近期银行净息差下行幅度偏大,报价行压缩LPR报价加点动力不足。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5月19日公示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进一步收窄至1.74%的历史低位,较去年年底继续下行17BP。

  记者通过Wind数据统计发现,目前商业银行净息差处于自2010年以来的最低位。数据显示,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商业银行净息差在高于2%区间波动;自2022年3月起,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97%,首次跌破2%,并且此后呈下降趋势。

  从上市银行情况来看,Wind数据显示,42家上市银行中,19家银行2023年第一季度净息差低于1.8%;15家大型银行(6家国有大行及9家股份制银行)的平均净息差为1.86%,处于低位。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贷款利率下行是净息差收窄的原因之一。央行数据显示,2023年3月,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34%,相比2022年3月降低31BP。其中,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5%,相比2022年3月降低41BP。

  而从政策面上看,央行目前的政策导向有益于银行净息差压力缓释。记者注意到,《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保持利率水平合理适度”;同时,一季度货币政策例会将此前的“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与个人消费信贷成本”调整为“推动其稳中有降”。

  目前,调整银行负债端利率是降压银行净利差的重要途径。招商证券研报显示,金融让利实体经济的政策逻辑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但在当前情况下,商业银行自身的负债成本压力不容小视,同业存单利率向MLF利率靠拢、企业(居民)存款的定期化特征等,使得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进一步承压,央行近期引导部分存款利率下行,预计该趋势会持续。

  东方金诚宏观研究团队表示,为了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银行会更多选择在负债端发力。其中,适度降低各类存款利率是一个必然选择。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自4月以来,今年已有近30家银行陆续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5月以来,多家银行宣布下调协定存款利率及通知存款利率。记者同时注意到,2023年以来,央行积极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例如,4月10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中,增加“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情况”为扣分项。例如,将关键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降幅低于合意调整幅度”列为“定价行为”评分的扣分项。

  温彬表示,近期存款利率调降动作频出,也旨在稳定银行息差和加快储蓄转化,但4月以来的中小银行存款利率调降,主要是对2022年以来主要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下调存款基准利率的“补降”,范围也相对有限;5月15日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自律上限亦进行下调,但规模整体较小。

  他指出,LPR未来的走势,将主要取决于银行息差表现情况,除依赖于政策利率的下调外,最主要的还是要与负债端改善相匹配,以保证银行净息差维持在相对平稳水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桐

息差 LPR 银行 MLF LPR利率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31 阿特斯 688472 --
  • 05-31 南王科技 301355 --
  • 05-30 豪江智能 301320 --
  • 05-29 天键股份 301383 46.16
  • 05-29 双元科技 688623 125.8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