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开发区:动力迸发 山海之路愈宽广

漳州开发区:动力迸发 山海之路愈宽广
2023年04月27日 07:01 福建日报
海滨城市 陈嵩伟 摄海滨城市 陈嵩伟 摄
威驰腾无人驾驶重卡 许小燕 摄

厦大附小 易欣 摄

漳州招商局码头 黄啸 摄

南岸晨早 (资料图片)南岸晨早 (资料图片)

日前,全球首辆出口澳大利亚氢燃料重卡下线交付仪式顺利举行,漂洋过海发往澳大利亚。值得一提的是,这辆重卡的“出生地”是位于漳州开发区的威驰腾(福建)汽车有限公司。

地处厦门湾南岸的漳州开发区,多年来除了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外,还积极推动港、产、城融合互动,以优质教育高地及人居生态环境的双引擎,打造厦门湾南岸的产城融合集聚区。

临港工业 产业发展聚集成势

走进漳州开发区一区威驰腾汽车公司,只见宽敞的汽车生产车间里,并列着4条汽车生产线,每条生产线一字排开数十辆工序进度不一的大巴或重型卡车,一派繁忙景象。

威驰腾(福建)汽车有限公司由香港威驰腾公司独资设立,于2019年4月注册成立,项目占地面积242亩。

“公司生产的所有车型都是新能源汽车,这条生产线目前生产的是单车门小型公交车,订单准备发往英国。”威驰腾汽车相关负责人陈承介绍道。

而另一条生产线上,一台台氢燃料重卡的装配工作也进行到了最后阶段。据介绍,这种氢燃料重卡最大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可满足城际货运、省际长途等多种重卡商业运输场景。

“澳大利亚氢启公司签订了5年交付1.2万辆氢燃料重卡的订单,前几天刚完成首辆氢燃料重卡的下线交付。”威驰腾汽车相关负责人陈承说,因为订单量多,目前公司正在进行一期厂房扩建工程,新厂房今年年底竣工后年产能可达4000台。

这是漳州开发区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漳州开发区依海兴港、以港兴区,依托良好的区位条件和港口资源,全力推动海工装备、港航物流等临港产业发展,打造漳州港口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在这片充满活力的临港工业区内,企业的潜力得到激发:中信重工装备制造(漳州)有限公司创造了当年签约、当年落地、当年投产、当年交付客户的“漳州速度”,为漳州开发区布局海上风电产业注入强劲动力;作为福建省最大的集装箱设计、制造商和集装箱生产基地,漳州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曾用不到四年,创造了最高年产标准海运集装箱12万台的福建纪录,并持续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创下了历史新高;首钢凯西持续改造酸洗、连轧、镀锌生产线,提升产品竞争力;福钢科技投资1.75亿元用于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厂房的全面升级,产品畅销欧美发达国家;中纺粮油扩建包装油生产线项目,新的生产线为企业带来更多新的机遇……

所有企业最终都会汇集到漳州招商局码头上,他们的产品从这里走向全球各地。

在漳州开发区招银港区,只见货船来往如织,码头堆货成山,一次性“抓举”重量相当于2000辆小轿车的豪氏威马“擎天吊”起重机正在来回工作着。目前,招银港区已是全国十大木材进口港口之一、东南沿海最大的木材集散地、粮食中转港和内贸集装箱发展最具活力的码头,形成粮食、木材、钢材和集装箱四大核心货种。

“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已聚集成势。”漳州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助理、经济发展局局长金彦云介绍说,漳州开发区累计投资44.5亿元建成码头泊位17个,建成国家一类口岸,年吞吐能力超4600万吨,开通国内外航线近20条,成为福建省最大散杂货公共码头、水深条件最好的集装箱专用泊位之一。自口岸开放以来,累计货物吞吐量超3.5亿吨,上缴海关税收227亿元。此外,漳州开发区依托港口优势打造临港产业体系,形成高端装备制造、金属制品加工、粮油食品加工三大产业集群,具备400亿元产能。近年来,积极践行“一区多园”,推进“腾笼换鸟”,建成芯云谷数字产业园、海韵冷链物流园,建设全国首例经营性用海项目双鱼岛,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风电装备产业园,逐步构建“3+2”产业体系。建区以来,累计注册企业3163家,投资超674亿元,现有规上企业近百家。

教育高地 产业人才后顾无忧

“企业要发展,离不开人才,特别是中高级人才。对于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来说,子女的入学问题成为最让人头痛的一件事。”威驰腾汽车相关负责人陈承说,目前威驰腾公司共有员工400多名,其中中高级人才有50多名,为了让他们在开发区安心工作,企业要为他们的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产业发展离不开人的建设,要用产业引来人,也要更好地留住人。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开发区,本地的教育需求度不断攀升。漳州开发区是在原龙海港尾镇四个沿海村的基础上创办的,离漳州市区有50公里远。开发区建成之初,全区仅有4所村小供当地群众子女上学,远远无法满足产业人才子女的就学需求。面对教育难题,开发区如何破题?

“开发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高度重视教育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基础民生问题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中的作用,为推动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提供更加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配套。”漳州开发区教育卫生局局长黄清亮说。

2008年,漳州开发区与厦门大学正式签约合作创办的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开始招生,承托来自厦门大学的优秀资源,给开发区注入了“高起点”的办学优势,开启了开发区“厦大系”教学体系的起点。

“刚要来这里工作时,有点担心,怕这里没有好学校,没想到开发区的教育环境好,厦大附中的教学水平很高,小孩在这里读书,我们也很放心。”孙浩是威驰腾企业的一名工程师,前年,他将自己的孩子从江苏转到漳州开发区的厦大附属实验中学读书。

“如今,这里优质的教育资源,帮员工解决了后顾之忧,这也是企业招引人才的助力。有了‘厦大系’优质基础教育招牌,很多人也愿意到开发区的企业来上班。”陈承说。

从无到有,近年来,漳州开发区先后投资新建了厦大附属中学、厦大附属小学、厦大附属幼儿园。目前,全区各级各类优质公办学校已达10所,每所学校都占地数十亩,有着明亮的教室、漂亮的塑胶跑道,郁郁葱葱的校园林荫下,时不时传来孩子们琅琅读书声。

“因为产业建设带来的特殊性,开发区有相当一部分学龄儿童都是‘高知人才’子女,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自然也不言而喻,所以开发区更要抓实教育建设。”黄清亮说,近几年来,漳州开发区累计投入约22亿元,打造全年龄段优质教育体系及高质量基础教育品牌,助力产业发展。

生态港城 产城融合增强吸附

上个月,一场2023年春季落日集市在开发区芯云谷举行,吸引了1万多人次到访,人气与口碑齐飞,持续霸屏朋友圈,成为厦门湾“开门红”热搜榜一话题。

“招商局·芯云谷”位于漳州开发区西南,是漳州开发区大力培育的高科技产业园区,项目以“生态、人文、智慧”为理念,以泛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是集低密生态、商务公园、智慧科技、产城融合于一体的第五代泛信息技术产业园区。

“截至2022年,芯云谷园区入驻的经营企业项目有124家。”福建招商云谷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中伟说,包括华为、中关村e谷、福建亿安智能等行业龙头企业,另有朗奥科技、蓝旗亚、胜泽泰等高新、优质企业。所招引的项目涵盖工业互联网、食品电商、智能制造、软件信息、智慧城市、生物科技等新兴战略行业。

这么多企业、这么多人才聚集在芯云谷,如何让他们乐享新生活?招商云谷公司去年7月尝试举办首场夏季落日集市,没想到一炮而红,此后粉丝催更不断。于上个月举行的春季落日集市,延续了2022年夏季的火爆景象,100个摊位涵盖50多个品类,集市商家虽备货充分,仍不抵现场出乎意料的人流。

“原先以为这里远离漳州市区、与厦门隔海相望,生活会很单调,没想到也可以这么丰富多彩。”位于芯云谷园区内的企业漳州小荧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博明告诉记者,如今,他在开发区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开发区内有码头、有着众多的企业,但好生态却是许多到此创业、工作、定居者的第一印象。

“这里有山有海,是我们向往的生活。”钱友彬的退休生活和漳州港紧密联系着,几年前,他和爱人对漳州港一见钟情,从江西搬到了这里。如今,他们每天到黄金海岸散步看海,有时也会驱车从山上俯瞰全区,看着钢筋铁骨高耸的楼房与绿树掩映成趣,港区里集装箱在码头装运起落,再乘着落日余晖回家。

依山傍海、山林环抱,毗邻厦门湾南岸,拥有着海洋、海港、山林资源,在如火如荼的产业建设场景的背后,漳州开发区也走出了一条 “山海之路”。

“自然资源是漳州港不可多得的宝藏。”漳州开发区规划建设局副局长林文洲认为,开发区始终秉承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高度融合的绿色发展之路,推动产城人融合,让开发区多姿多彩。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漳州市 开发区 集装箱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05 华纬科技 001380 --
  • 05-04 航天南湖 688552 --
  • 05-04 慧智微 688512 --
  • 04-27 友车科技 688479 33.99
  • 04-27 曼恩斯特 301325 76.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