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单忠德: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单忠德: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2021年03月29日 19:13 新浪财经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

  3月28日,“第六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在保定举办。会议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速调整,智能制造已成为现代制造业核心竟争力的背景下,以“稳制造、强实体、开新局”为主题,进行一场思想火花碰撞。

  此次会议由中国制造强国论坛组委会、保定市人民政府、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经信局、天津市发改委、天津市工信局、河北省发改委、河北省工信厅”联合主办。由保定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保定市发改委、保定市工信局、中国信通院保定科技创新研究院、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协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单忠德参会并做题为《2020年中国制造强国指数发展研究》的主旨演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单忠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单忠德

  单忠德提到,要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持续提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我们觉得因为人是创新发展的主体与灵活,只有加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持续推进高水平的培育和引进人才、团队的建设,真正实现人与企业、人与城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单忠德指出,“大家一定要深深的认识和体会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促进各类创新资源向制造业有效集聚,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依靠创新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使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全文实录如下:

  《2020年中国制造强国指数发展研究》

  单忠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尊敬的李部长、苏部长、刘部长,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下午好!

  我汇报一下2020中国制造强国指数的进程发展情况,主要从三个方面。

  第一,2012-2020年整个制造强国发展的进程分析。习主席指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一定要把制造业搞上去,把实体经济搞上去,尤其是这次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提高经济质量的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也指出,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保持制造业的比重基本稳定,同时在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中也指出了要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此也指出了如何进一步扩大制造业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真正的能够提高中国制造的品质。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是工程院同工信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多个部门开展的重大项目,《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这个课题是重要的成果之一,主要对比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这些发达国家制造强国的指标、体系及测评,进一步来分析我们国家制造业的重点发展问题。

  这个课题从2013年开始,到2014年、2016年,那么到去年,我们持续在发布整个制造强国的指数报告。那么这个指标体系的话,就包括了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其中4个一级指标里面,包括了规模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优化和持续发展,其实我们当时有意识的把质量效益的比重加大了,把规模发展的比重有意识的降低,这么一个特征。

  那么通过测算下来之后,就2019年大家可以看出美国还是排名第一,在第一阵列。无论是规模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这4个一级指标,应该是大幅度领先的。排在第二阵列的是美国和日本,那咱们国家是排在第三阵列的前列,就是第一名,这么一个总的情况,但是我们跟日本的距离不断在缩小。

  从风向指标来看,从规模发展上,从总的来看,大家可以看美国、德国、日本、中国的排名,幅度变化最大的还是美国,就增加了2.6个点。同时英国也降低这么一个特征。从单项指标来说,咱们国家是排在第一,德国的降幅最大。另外美国还有这么一个特征,它就是实现了连续3年的稳增长,美国在持续的增长。在质量效益上,应该说美国是保持该项数字增值的势头,绝对优势依旧非常明显。其中最大的是制造业应用世界的知名品牌数和制造业的全员劳动生产力,那么美国、日本、中国是增幅位列前三,我们中国也是在持续增加。

  在结构优化上面,各个国家排名也是相对稳定,美国、德国领先其它国家,这么一个特征。跟它们相比,中国分别达到美国、德国的50%和日本的75%左右的水平,这也是我们要持续进行结构优化、产生结构调整。

  从持续发展来说,应该说美国和日本是并驾齐驱,其次是德国和韩国。中国虽然与法国、英国的数值接近,但是整体偏弱,这是我们要关注可持续发展,关注我们制造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从2012-2019年,整个制造强国的趋势来看,美国、德国、中国这些国家总体上是呈现了增长的态势。咱们中国是增长最明显,总共累积增加了18.53点。那么日本、英国、法国这些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这么一个显著特征。

  如果说我们进一步的折算,把美国作为一般指标评的话,大家看排在下面的是德国和日本,英国跟美国的差距在不断的缩小。从2012年,我们是57.57。到了2019年,我们是65.70,我们在持续的追赶美国的特征。

  从规模发展上来看,中国、美国、德国、英国这些国家实现了提升,持续的在增加。其中整体提升最明显的是中国,是咱们国家,是这么一个特征。

  在规模发展方面,我们也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出现2019年数值下降的主要原因还是制造业增加值、指数值增幅不足以抵消制造业出口占比这个指数,使我们2019年的规模有一定的下降。那么在质量效益方面,应该说美国是一直持续领先这么一个特征。

  中国成为9个国家当中唯一实现持续正增长的国家,这也是大家能够感受到中央一直在推动产业调整,推动高质量的发展,但是还是存在着差距。尤其是在未来发展当中,我们还是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体,持续提高我们国家制造业的质量效益。在质量效益方面,我们也分析了,咱们国家制造业虽然同比增长了6.81%,但是相当于美国同期水平的24.46%。那么什么概念?我们跟美国相比来说,我们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这也是我们要加大制造业设备的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投资,更好的提高我们的生产效率。

  在结构优化上面,应该说德国是这几年唯一实现持续正增长的国家。那么咱们国家来说,在结构优化方面,改变了2016年数值下降的趋势,开始上升。这也是中央一直在抓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应该说逐渐的显现。

  在结构优化里面,我们进一步的分析制约我们指标体系里面最主要的指标影响就是我们的基础产业。这里面就包括了零部件、数控机床等。咱们基础产业的增加值占全球基础产业基础增加值的比值应该是持续的下降,从2012年的11.54到2019年的6.1,这也是咱们国家目前提出来了产业基础的高计划、产业现代化,进一步能够强化我们的基础产业,尤其是提高我国基础产业在国际的竞争力这么一个特征。

  在持续发展上,应该说美国和日本保持30分左右的高水平,德国是25左右,咱们国家应该说这块数值出现了下降。我们跟英国和法国的基本水平保持一致,15-17。这块也表明我们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

  从持续发展里面,我们也分析了引起持续发展指标下降,其中有一个数就是制造业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下降,导致研发投入下降。其实咱们研发投入比全国同期的研发投入低了0.78个,全国的研发投入是2.23这么一个水平。

  这也是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创新驱动,特别是加快制造业的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的发展,推动制造业的高质量、可持续。那么从指标分析来看,我们的劳动生产率,包括一国制造业拥有世界知名品牌数量,包括基础产业占比增加值的这些指标方面,跟发达国家美国、德国、日本,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也是我们要在新的竞争格局当中找准我们的短板弱项,加速提升质量效益,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提升中国核心竞争力。我们的短板能够看得到的,就是如何进一步强化我们的短板。

  我们后来也把各个分项值进行了对比分析,从2012-2019年,应该说我们的质量效益对制造业发展的贡献率持续提升,这也是我们长期关注质量、关注我们的品牌。另外我们也发现规模发展仍然是咱们国家制造全国建成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这也是我们国家要变成世界制造强国一定要保证一定的规模体量,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提高我们的质量效益,包括我们核心竞争能力这些方面,这是总的情况。

  第一,针对制造强国发达进程分析的数据。

  我们觉得要保持制造业的稳定,新发展格局下要拓展制造业的新空间,要确保制造业就不能够弱化,因为我们的数据是在下降的。这里要解决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不平衡的问题,再就是制造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整个制造业发展不匹配的问题,你不能出现传统产业没了,新的产业提升不起来,这就是不平衡和不匹配如何进一步融合好。

  从建议上,就是要巩固壮大实体经济的根基,真正加速实现优质规模的提升,特别是发挥完整制造业体系提供的产业生态优势,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战略并重,真正能够保证我们制造业比重的基本稳定。

  第二,提升制造业的增加值率,全力推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因为我们国家质量增加值一直保持在20%左右的徘徊,但是德国一直在30%左右,我们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们产业运转效率需要持续的提升,那么这里面我们觉得就是要全面提高档次质量,以品牌服务获得高附加值,真正由依靠资源的投入变成依靠技术、高素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转变。

  同时要减少资源消耗,真正绿色发展,引导各个地方能够发展特色产业,真正实现节约高效的绿色发展。同时提高现有产业链的运行效率,构建上中下游企业协同高效运行的制造体系,不断增加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

  第三,遏制基础产业下降的趋势,要坚决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的攻坚战。

  因为基础产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应该说在持续的下降的这么一个趋势,这个时候我们要把这个轴承要不断巩固提升,进一步来提升我们国家的产业基础能力,这里面我们觉得是要高度重视产业基础、关键技术、前沿技术,打好驱动产业发展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一些真正能够构建顺畅有效的技术发展供应链,创新供应链。我们还是要加速战略性、技术性产业发展的公关,坚定创新的自信,重点解决材料、零部件、工艺等5G产品,包括高端制造装备的这些短板。同时要努力完善,像标准计量、认证、检验检测、信息服务这些基础服务体系,真正能够发挥标准引进作用,提升我们国家在国际领域标准的话语权。

  第四,加大制造业的创新支持力度,持续促进优质要素向制造业集聚。

  其中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强度,2019年是1.4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3的水平,继续要真正从国家战略高度,加强制造业研发投入,特别是基础研究的投入。这里面我们觉得要落实各类资金研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财政资金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包括引导企业能够建立自主创新的研发投入机制,真正的增加这些投入,形成自立自强的制造业的创新能力。

  再给大家报告一下制造强国总结的展望和未来的发展建议,因为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包括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动力,尤其指出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若干的世界先进制造集群。

  那么在十九大,也对咱们国家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出了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

  第一,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立成富强民主文明和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这里面就提出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国家的行列,尤其是要把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基本实现。针对这些,我们觉得就是要坚持创新,在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发挥数字智能网络化技术的作用,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攻关,打造战略全局性的产业链。

  第二,要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持续提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我们觉得因为人是创新发展的主体与灵活,只有加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持续推进高水平的培育和引进人才、团队的建设,真正实现人与企业、人与城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三,营造创新的氛围和创新的文化,让创新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真正构建多主体协同开放的创新体系,能够实现加速创新。

  第四,长期系统性的把数字技术、智能技术跟制造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产业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提高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鼓励企业的研发、投入,持续建设国家创新中心,致力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畅通这个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还有鼓励社会研发机构,真正构建创新的联合体,创新发展的共同体。

  还有持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能够强化开放办学、开放创新、开放合作、开放共赢,积极投入到全球的创新网络,创新人才链和创新链的显著特征。在这个基础上,因为全球的产业环境日趋复杂,竞争激烈。我们应该不断要坚定我们制造强国建设的进程,坚定不移的推进制造强国的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别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能够实现我们制造强国的建设进程。

  大家一定要深深的认识和体会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促进各类创新资源向制造业有效集聚,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依靠创新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使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强国指数的这个报告也得到了科学研究总院集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等单位的支持,共同来完成这个指数报告。最后祝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更加繁荣昌盛,真正实现幸福之道,共创幸福,共建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玫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31 诺禾致源 688315 12.76
  • 03-31 晓鸣股份 300967 4.54
  • 03-30 杭州柯林 688611 33.44
  • 03-30 莱尔科技 688683 9.51
  • 03-30 野马电池 605378 17.6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