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K型复苏和无就业增长

2021年03月30日07:48    作者:任泽平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任泽平

  主要观点:

  ●全球经济的新现象是K型复苏,值得重视。K型复苏中,一部分人的财富大增,但相当一部分人的实际收入、就业和生活水平是恶化的,无就业增长。经济总量复苏的背景下,掩盖了很多事实。富人通胀,穷人通缩。全球对货币放水的过度依赖值得反思。

  ●从“三驾马车”来看,投资和出口恢复很好,但是消费和就业一直相对低迷;预计一二季度可能是中国经济复苏的一个高点,二季度以后中国经济有一定边际放缓的压力,但幅度还有待于观察。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1962-1976年出生的大规模婴儿潮人口正在快速退出劳动力市场,1962年出生的已经59岁,将导致经济潜在增长率将下降,社保负担上升,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下降,因此延迟退休、放开生育是必然选择;新一代年轻人职业观念、就业理念、消费观念发生改变,更加追求独立、自由和享受。对中老龄群体的就业歧视的主要原因是其技能不足,需加强再就业职业培训。

  ●几点建议。要支持小微企业,更多提供普惠政策,真正降低中小微企业税费,调节收入分配,使其政策获得感更强,避免政策的灯下黑;要重视职业教育,特别是关注中老龄群体的职业培训问题,在帮助他们重回职场实现就业的同时,体现人文关怀;要促进社会阶层流动,为女性等群体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在保障、托幼、劳动保护等方面提供更加完善的政策支持。

  发言内容:

  从三个方面谈一些看法。一是当前的经济形势,二是未来的经济走势,三是对人口问题的研究。

  第一,当前的经济形势。这几年的全球复苏,包括中国经济的新现象是K型复苏,这个现象是值得重视的,当然中国由于脱贫攻坚等政策实施相对好一些,但也不同程度存在。以前大家经常讲U型复苏,V型复苏,现在宏观经济领域大家讨论的比较热烈的是“K型”复苏。

  K型复苏是什么呢?以前整个经济向上复苏的情况下,绝大多数收入状况、就业状况是改善的。但是,这次K型复苏中一部分人的财富大幅增长,可是相当一部分人,他们的收入和就业状况是恶化的。经济总量复苏的背景下,掩盖了很多事实。

  实际上经济学领域,包括国外,尤其是过去一年,大家在讨论和反思,什么导致了K型复苏?K型复苏,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少数人的狂欢。过去这些年,全球宏观政策对货币放水过度依赖,在去年三四月份美国的“无限量”QE,美国经济还在地板上趴着,但是美国股市、房市都是大幅上涨。现在大家都知道,能够受益于这种货币超发的人群仍是少数。这就会导致在美国出现了民粹主义盛行、逆全球化、社会撕裂等思潮。

  实际上在中国也存在,大家在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时候,其实中国的宏观经济并不复杂,供给需求,需求侧就是“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从去年三月份以来中国在抗击疫情和恢复生产方面走在全球前列,展现了我们的体制优势和经济韧性。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留意到中国经济恢复上的不均衡,从“三驾马车”来说投资和出口恢复很好,但是消费一直相对低迷。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大家留意,PMI领域,大企业PMI过去一年远好于中小企业。研究人员知道,中小微企业才是解决就业的主力。这次疫情以后貌似经济恢复到潜在增长率的水平,去年底恢复到6%以上。这次两会将经济增长目标设在6%以上,事实上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去年全年是2.3%,今年可以定到8%以上都能完成,业内普遍预测今年增速可以实现9%-10%。我想定在6%以上更多是为了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但是我想强调的是,无论经济是6%以上,还是7%以上,还是8%以上,它是没有就业的增长,或者说就业低迷的增长。而且由于股价、房价大涨,导致居民收入减去广义通胀以后,就是居民实际收入是下降的。金字塔顶端的少数人,持有股票、房子资产的人,受益于全球靠货币刺激的经济复苏。但是在金字塔底端的大部分人的生活境况实际上是恶化的,这是现在业内正在讨论的很大的一个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在这几年,尤其“十四五”规划把调节收入分配和共同富裕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美国社会的撕裂程度比我们还严重,因为过去这几年我们有脱贫攻坚等这些政策,其实我们还比较注意调节收入分配。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比较强调收入分配问题的,但是在现代经济学、货币金融学、西方经济学比较强调增长,比较强调效率。其实宏观经济学研究两个问题,一个是增长问题,一个是分配问题。过去几十年大家过于强调增长而忽略分配问题。这是第一个问题,K型复苏和无就业增长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结构以及社会深层次问题,需要重视。

  第二,未来的经济走势。中国经济在抗击疫情和恢复生产方面走在了全球前面。经济形势这个事也并不复杂,这一轮的经济复苏,最早于去年二三月份,为了应对疫情我们采取了比较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当经济回到潜在增长率水平的时候,那就意味着财政货币政策要回归正常化,意味着对今年财政和货币政策宽松不能有过高的预期。但中央也讲了不“急转弯”,我理解更多的是正常化,而不是明显收紧,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去年是松,今年就是正常化,边际上正常是略紧,整个经济水位下降,这就是为什么大家看到年初以后中国资本市场,无论股市、债市进行了一轮调整。我在年初提出“通胀预期和流动性拐点”。

  最近大家讨论比较多的是美国十年期国债收入率在快速飙升,实际上对美国的经济复苏,包括通胀预期,资本市场提前自身在做调整,市场自己先加息。这会带来什么影响呢?因为大家知道,低利率是刺激经济增长的,当利率上升以后是遏制经济增长的,因为融资成本上升了,所以我们预计有可能一二季度是中国经济复苏的一个高点。到二季度或者晚一些的时候,中国经济复苏边际可能会放缓。

  再举一个例子,这一轮中国经济复苏一个很惊喜的现象就是我们出口超预期,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外贸出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2019年、2018年出口增长都是非常低迷。这一轮中国出口如此强劲,包括带动生产的恢复,很大原因都是对国外的替代效应。因为在过去的这一年里,全球大型经济体只有中国具备正常生产能力,所以开足马力向全球供应口罩、防护服,包括电子设备。但是今年一月中旬前后,欧美,包括亚洲的疫情拐点出现了,随着疫苗接种,如果今年全球经济复苏的话,可能会出现一个经济现象,因为其他国家的生产得到恢复,中国出口的替代效应就会消失。到了二三季度以后,中国经济有一定边际放缓压力,幅度还有待于观察。

  第三,中国的人口问题。这次“两会”对人口问题、生育问题讨论的较多。过去我一直在呼吁中国应尽快调整生育政策。为什么调整呢?我说一个数据,因为中国婴儿潮是在1962-1976年,后来七十年代末因为计划生育我们出现了生育断崖,这就是整个中国人口曲线。中国经济过去高增长、房地产黄金20年,等等,都跟这批人有关。比如说九十年代—2000年初就是人口红利,这批人正值二三十岁,又赶上WTO,改革红利。

  但是中国婴儿潮这批人到了现在,是44-59岁,开始要进入老龄化,逐步退出劳动力市场,这些都跟背后大的人口变迁有很大关系。人口问题短期改变不了,解决中国老龄化问题,你现在生孩子可能十八年以后他才进入劳动市场。像我们研究房地产,研究中国很多问题,其实都要倒推二十年,它的相关性比较强。

  刚说的婴儿潮1962-1970年出生的这批人现在44-59岁,将导致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扑面而来。到明年,我们延长退休政策不改的话,中国的婴儿潮人口将会进入大规模退休阶段。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出现什么现象?中国潜在增长率肯定下降,欧美经济增速都是0-1%,社会活力下降,社保负担下降,政府债务上升,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下降,这都是完全可以推演的。所以未来延迟退休,那就是箭在弦上。包括放开生育,其实也都是必然的选择。

  我们研究中国人口问题还发现,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这几代人是完全不同的职业观念,就业理念,消费观念。50后60后是传统一代,70后80后是转型一代,90后00后是现代一代。这代人基本上跟日本人,欧美人类似,他们接受不了“996”,他们不结婚,不生育,离婚率上升,比较追求个人的独立、自由和享受。未来的就业也好,包括消费也好,研究90后00后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包括整个社会结构的变迁。

  这里讲一下,为什么出现对稍微老龄一点的就业歧视?主要是技能的问题。每个公司都有要求,经济形势不好时淘汰哪些人呢?那肯定是性价比不高,公司要节省成本。一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年轻人的性价比高,年龄偏大的性价比不高。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最后提几个建议:

  第一,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这一轮无就业的复苏主要是大企业的复苏,大企业是很容易获得公共政策资源,但是小微企业往往是“灯下黑”,小微企业本身是就业的主力军,而恰恰他们最需要政策支持。其实也不要给小微企业特惠政策,要给他们普惠政策,让他们的政策获得感更强一点。目前跟美国对比,中国税费还是非常重的,真正降低中小微企业税费,调节收入分配,扶持他们发展、解决就业,将有利于增强中国的创新创业活力。

  第二,要重视职业教育。德国职业教育做的非常好。从企业管理角度,可能35岁以上都划为中老龄人口了,原因就是认为他们的性价比不高。如果能够针对四五十岁的员工开展职业培训,让他们重新回到职业市场,不但能够有助于他们实现就业,这其实也是人性关怀的一面。

  第三,促进社会阶层流动。这既涉及充分就业问题,也涉及对女性就业的保护等方面。这几年我一直呼吁生育问题,发现很多政策对女性就业的保护是不完善的,跟欧美这些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包括保障、托幼、劳动保护等等,应进一步加强。

  (本文作者介绍: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曾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室副主任、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分析师。)

责任编辑:潘翘楚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任泽平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