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讯
▲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不同形态蝗虫分布图和沙漠蝗虫迁徙图
2月11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向全球进行了预警,称希望全球高度戒备现在正在肆虐的蝗灾,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食危机。据悉,本次蝗灾始于非洲,然后飞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目前已经到达了巴基斯坦和印度,距中国可以说仅一步之遥。
▲非洲飞蝗(图片源自网络)
蝗虫所到之处只能用“惨烈”二字形容。从FAO统计数据看,此次蝗灾对农作物的破坏力是东非地区25年之最,是肯尼亚70年之最;而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直接宣布农业生产完全停滞,数百万人生命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FAO副总干事Maria Semedo发出了最严厉的警告:“各国必须立即联合采取行动,蝗虫不会等待,它将铺天盖地而来并制造毁灭性灾难”。
▲图片来源:巴基斯坦自然历史博物馆Abbas博士
就邻国巴基斯坦和印度而言,两国也正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巴基斯坦遭遇了非洲蝗虫与伊朗蝗虫双重入侵的打击,创下该国27年未见的蝗灾;巴基斯坦官方表示:蝗虫目前每天破坏约为3.5万人的口粮,如任其发展,国家将会无粮可收;为此,巴基斯坦已经宣布进入了紧急状态,动用了数百架飞机进行喷洒农药和驱赶,而其中1架飞机在作业时不幸在拉希姆亚尔汗坠毁;尽管面对如此大的蝗灾,“巴铁”在本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仍在第一时间无偿向中国捐赠了30万只口罩、6500套防护服和8000副医用手套,可谓是患难见真情。
印度和巴基斯坦一样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打击,根据印度拉贾斯坦邦财政部长的说法,有4000亿只蝗虫袭击了该邦,导致大量农作物被毁并有向其它邦蔓延之势;而该邦驻扎的70万印军因粮食被吃光不得不撤军,这也直接缓解了巴基斯坦的压力;印度有学者预测蝗灾将造成印度30%-50%的粮食减产,这极大引发了印度政府的担忧,印度总理莫迪更是主动向巴基斯坦伸出橄榄枝请求停战。
巴基斯坦和印度作为中国邻邦,其境内的蝗灾对中国是否存在威胁,又如何防御和治理是现在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为此,中国科讯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省科学院生物资源与应用研究所的相关专家,就有关问题做了回答。
Q:
目前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蝗灾会不会对中国造成威胁?
A:
飞蝗全世界有7个亚种,中国常见的有3个: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目前在非洲发生的蝗虫应该属于非洲沙漠蝗,在我国历史上还没有记载非洲蝗虫对中国造成重大危害的记录。
最近网上的消息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蝗灾来源两个方面,一是非洲、二是伊朗;伊朗有可能也是两个来源,一是非洲沙漠蝗、二是否是地中海飞蝗,我们尚不清楚。从文献和历史上看,对我国的压力不大。但是,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以及非洲沙漠蝗生物学习性是否已有改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
Q:
您认为在什么条件下印度的蝗虫会入侵中国?哪个地区最有可能被入侵?
A:
目前非洲蝗虫从印度直接进入中国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蝗虫的生存条件在中国并不完全具备,同时中国也拥有地理上的天然屏障。
但是,我认为也不能掉以轻心,我国云南曾有非洲沙漠蝗危害的记录,因此要密切关注印度蝗虫的迁飞路径,以及是否有新的本地虫源的参与。如果它们继续朝东到达了缅甸,这样极有可能对我国及泰、老、越地区造成直接的威胁。
Q:
中国有没有可能也发生大面积蝗灾?
A:
中国历史上蝗灾频繁,危害极大。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蝗灾的问题,我国科学家协同攻关基本解决了蝗灾的危害,几十年来没有发生过大的危害。全国各级植物保护部门也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监测与防治系统,这是一个基本的保障。
但是,飞蝗造成灾害的基本条件是要有适宜的生存和繁殖环境,这是虫口基数的基本保障,往往在气候与雨水条件适宜时容易爆发。所以,限制蝗虫滋生地的存在是避免蝗灾爆发的关键,这也是我国蝗灾治理的经验总结。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些土地撂荒、环境治理滞后导致杂草丛生,这些成为蝗虫理想的生存之地,这是我国蝗灾发生的风险所在。
Q:
各国面对突如其来的蝗灾为何会束手无策?
A: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虫灾的发生与害虫本身的生物学习性关系非常密切,也与当地气候与生态环境关系非常密切。迁飞性害虫繁殖力极强,一旦发生,虫口密度异常之大,几亿甚至几十亿成群迁飞危害,它们的飞行能力极强、食性杂,很难有有效的防治办法。
同时,沙漠蝗的成虫寿命很长,最多可以生存100多天,以上这些特性给防治带来极大困难。最有效率的办法就是对滋生地的严格管理与封锁,减少虫口密度、避免造成灾害。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立足中国科学院、面向全国,主要为自然科学、前沿交叉科学和高技术领域的科技自主创新提供文献信息保障、战略情报研究服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支撑和科学交流与传播服务,同时通过国家科技文献平台和开展共建共享为国家创新体系其他领域的科研机构提供信息服务。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