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拧开水龙头你就要跟着炸水库吗?

2016年07月19日11:14    作者:刘维明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刘维明

  保持货币政策的克制是非常有好处的,这有利于楼市降温、股市稳定、债市理性,这些领域的虚火冷却是货币政策得以顺利发挥效用的基础和条件,现在需要的是上述市场稳定而不是再度飙涨----虽然这可能会牺牲投资者的当期收益,但与长远而言却是善莫大焉。

  ----我们比西方健康得多,还有充足的机会利用中医来调养,跟着他们服用兴奋剂就死定了!

  法国尼斯恐怖袭击和中国6月份重要经济数据都很重要。

  尼斯恐怖袭击只是伦敦地铁爆炸案、巴黎系列爆炸枪击案、土耳其机场爆炸案等等一系列事件的延续,也是美国911恐袭的延续,并且不会停止,这已经是宗教、种族和意识形态上的战争。

  对于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无需多言,但我们基本可以断定欧洲的麻烦会越来越大,危机、内部分裂、外部冲击将令欧洲一蹶不振,而继续放水、负利率、直升机撒钱将是他们不得不选择的路径。

  疯狂地继续饮鸩止渴是西方黔驴技穷的表现,欧洲会这样做,日本早有此打算,美国也时刻准备着。

  那么中国呢?

  近来有很多人呼吁中国放水----尽快降准或降息,因CPI月同比增速又已降至2以下、外汇占款持续下降、M2增速完不成任务等等等等,大体意思是说人家已经这样做了,正好我们也这样做。

  在前期的文章里,我将2009年的大放水比喻成“几条街以外的邻居家里窗户破了温度太低所以生起了炉子,而我们自己在室温甚至还有点高的情况下却吓得把房子都点着了!”

  人们习惯于把货币宽松称为“放水”,而水的特点有很多----

  流动的大水会产生泡沫,所以要让速度和流量降下来;

  淤积的堰塞湖会导致决堤,所以要想办法疏导、分流;

  一潭死水会变质、发臭、蒸发,所以要让它流动起来;

  水太少了无法发挥作用,譬如运输、灌溉、养育;而水太多了就会溢出。

  现在的情况是,欧、日、英的水越放越多,而原本是想慢慢观赏水龙头的美国则不得不它继续流下去。

  这些水在西方国家域内无法被良好的吸收,进而会向外溢出,就像先前QE的作用一样,这会作用到新兴市场,当然包括中国。

  而中国的问题在于,如今的水不是太小而是太大了。

  但这些水都淤积在金融体系内部做着体内循环,并逐步生成金融风险,需要采取泄洪、分流的办法将其引导至实体经济。

  所以,一方面外面有水进来,另一方面我们自己的水还未能充分利用,那么继续放水的迫切性自然就没有那么高了。

  金融数据显示,6月份信贷和社会融资双双超预期大幅回升,从规模上看已经达到近年来的平均水准。在当前的金融环境下,放水的目标在绝大程度上是刺激信贷和融资,既然这个目标已经达到,继续加大放水力度的必要性就大大降低。

  与此同时,M2增速即使在基数较高的情况下也开始回稳,而CPI也处于近10年来的平均水平,继续观察一下未来的情况是由必要的。

  大家担心当前的经济仍然不稳,尤其是民间投资低迷需要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刺激。

  民间投资的问题根本并不在货币上,而是经济下行期企业的主动趋利避害,加上地方政策落实不到位,民间投资短期内很难恢复。

  事实上,即使将钱直接给到民营企业家手里,他们大多也会去进行金融资产投资甚至套利而不是注入实业,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经济周期、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畸形的金融环境、另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伤心。

  在金融环境方面,仍未解决资源配置和内在传递的效率问题。在当前环境下,多余的资金会立即进入、推高债权市场、楼市、股市,就是不会进入真正需要钱的实体经济-----年初资产和资金的疯狂还不足以成为警示吗?

  当务之急是继续推进金融瘦身,在金融市场----无论是标准化公开市场还是非标市场----持续去杠杆,直到合理。

  因此,公开市场操作和定向调节的有节制货币管理的做法应该坚持下去,而不是动不动就轻言杀伤力强大的价格和数量工具,更多地让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发挥作用,从而有效进行资源配置----在这方面中国有着得天独厚、无法复制的条件。

  保持货币政策的克制是非常有好处的,这有利于楼市降温、股市稳定、债市理性,这些领域的虚火冷却是货币政策得以顺利发挥效用的基础和条件,现在需要的是上述市场稳定而不是再度飙涨----虽然这可能会牺牲投资者的当期收益,但与长远而言却是善莫大焉。

  不要走09年的老路。

  当然,适当的流动性维持和对冲是必要的,但增加还是免了,也不用急、不必用力过猛,

  不要别人一拧水龙头你就跑去炸水库,我们比西方健康得多,还有充足的机会利用中医来调养,跟着他们大量服用兴奋剂就死定了!

  借势即省力又有效,为什么不做呢?

  (本文作者介绍:资深金融市场专家,历任中外资金融机构交易员、研究院、首席分析师等。)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20万新三板投资者必关注:刘士余亲自站台意味着啥?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