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挂牌企业定增破发,新三板再融资会否受冲击?

2016年02月24日09:46    作者:新三板府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机构 新三板府

  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不断攀升,不少企业顺利定增融资,然后也有625家挂牌家企业的最新收盘价前复权低于最新增发价格前复权,出现了定增破发的现象,占比10.83%。他们具有市值小、营收少;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低;市盈率高、市净率低;销售净利率低以及资产负债率高等特点。

新三板再融资会否受冲击?新三板再融资会否受冲击?

  随着新三板挂牌企业数不断攀升,不少企业也在新三板上顺利定增融资。但根据新三板府的统计,有接近一成挂牌企业定增“破发”。这或许将在新三板一二级市场之间产生矛盾,进而影响企业再融资。

  截至2月23日,新三板挂牌企业数达5770家,而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终端,有625家挂牌家企业的最新收盘价前复权低于最新增发价格前复权,出现了定增破发的现象,占比10.83%。

  定增“安全垫”屡被击穿

  2015年,新三板挂牌企业共完成2547次股票发行,融资金额达1213.18亿,是2014年的9.8倍。定增之所以受到投资者的钟爱,最关键是有巨大的利益诱惑。

  定增的发行价比正常股价折价10%~50%,投资者等于低价囤货,即使股价下跌,也有厚厚的“安全垫”。

  但这层“安全垫”也并非没有被击穿的可能性。2015年初,不少投资者为了获得定增份额,高价秒杀,迅速抢筹;而随着A股市场悬崖式下跌,新三板也随之下跌,交易逐渐低迷,股价破发率飙升,不少中小投资机构套牢。

  数据显示,截至10月19日,438家已经进行了定增的新三板公司中,166家出现了跌破增发价的情况,占比高达37.9%。

  而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终端的数据,截至2月23日,有625家挂牌家企业的最新收盘价前复权低于最新增发价格前复权,出现了定增破发的现象。

  新三板投资基金的收益情况可作为佐证。据相关数据统计,2015年全年共有2349支新三板投资基金,其中44.12%的基金产品亏损,44.24%的基金产品盈利在20%以内,最高盈利93.10%,最大亏损43.06%。有些“安全垫”不仅是被击穿,简直是粉身碎骨啊!

  47家企业折价率超80%

  根据新三板府的统计,在上述625家企业中,有473家企业的折价率在50%以下。而在这473家企业中,折价率最高的正是差点“捅破”定增天的伯朗特。

  伯朗特以49.67%的折价率排在152位,对于爱出风头的伯朗特来说,可能反而是一种遗憾吧。

  折价率在50%以上的有151家企业,其中折价率达80%以上的有47家企业,占定增破发企业比例的7.52%,折价率在90%以上的企业数达24家,占比3.84%。其中排名三甲的分别是:海林节能,99.84%;江苏科幸,99.33%;斯福泰克,99.09%。

  特别是斯福泰克,从93.75元/股的增发价到0.85元/股的最新收盘价,这价差也是让人想大喊“万万没想到”啊。

  从新三板定增破发的历史来看,也不乏一些在新三板上“风生水起”的龙头企业。比如九鼎集团,比如中科招商。

  九鼎集团在5月19日发布了股票发行公告,将定增价格定在15~20元/股,在8月3日的股票认购公告中,府爷发现最终价格定在20元/股。然而在这期间九鼎投资的股价从6月8日起就固定在了18.63元,显然是低于定增价格的。定增实施后,势头也并未有所改善,一直维持至今。

  同样是截至去年9月1日定增价和收盘价的对比,和九鼎集团同列在定增破发表格中的还有中科招商的名字。中科招商以18元/股价格发行股票,还吸引了前公募一哥王亚伟的参与,但依然没逃脱定增破发的命运。

  从去年7月一直到11月,中科招商的收盘价都维持在17.26元/股的数字,显然低于定增的价格,直到15年末才突破20元大关,让投资商不至于做了“亏本买卖”。

  参仙源也不是个让人省心的角色。作为2015年新三板上第12个被证监会调查的企业,参仙源可是狠狠出了一把风头,更何况还是涉及“财务造假”的问题。而参仙源被调查的时点正是在频繁定增之后。

  参仙源在2015年4月28日、29日、5月29日,陆续发布了三次定增预案,每股价格从50.3元升至62元。

  随后的11月19日,该公司又推出168元/股的定增价,半年股价翻了3倍。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增发目的在于收购9名自然人手中的林地资源,标的评估价5.36亿元,成交价5.03亿元。

  而自2015年6月后,参仙源的收盘价就一直稳定在62元/股,即倒数第二次定增价左右。这么看来,168元/股的定增价,简直任性!

  定增破发企业原因及特点

  根据专业人士的研究,一些新三板公司的定向增发受阻,在于没有与再融资相配套的二级市场,同时也在于缺乏有效的定价机制,定增价格不具备真正的合理性。

  新三板的二级市场价格缺乏稳定性,特别是由于流动性不足,交易的价格也未必是充分市场化的。

  从市场的整体情况来看,去年8月晋升成为场内市场的新三板,二级市场交易并不很活跃。

  因此,很多投资者参与新三板挂牌公司的投资的重要途径,并非在二级市场直接买入,而是借助挂牌公司定向增发的渠道,通过一级市场的再融资进入。

  而二级市场清冷、新三板定增破发现象越来越多,可能会导致愿意参与一级市场的投资者变少,挂牌公司的再融资难度加大。新三板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新三板是中国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而定向增发又是目前新三板市场上最重要的融资方式。

  因此,定增的发展脚步一旦慢下来,对于新三板,乃至对于整个中国的资本市场可能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新三板府注意到,定增破发频率较高的企业也有着一些共性:市值小、营收少;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低;市盈率高、市净率低;销售净利率低以及资产负债率高。

  当然,这只是一些企业的特点,具体的情况下,还需投资者慎重考虑,多加斟酌。

  (本文作者介绍:新三板府是百筹金融旗下集资讯、研究、投融资三位一体的新三板资本服务平台,专注新三板资本市场,每日推送新三板行情、新三板动态、新三板投资、新三板基金等有料、有价值、有深度的原创专栏文章!)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骆珊珊 SF176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新三板 定增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开放封闭小区是一个英明决策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政府和地产商都不愿意房价涨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