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想着把反弹吃完要见好就收

2016年02月23日14:35    作者:研客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机构专栏 研客

  以“熊市思维”面对反弹,上涨是让人喘息和调整仓位结构的,而不是“搏出位”或“一击制胜”。在经历了三轮“股灾”之后,人心的涣散是肯定的。首先我们应该摆正心态,不管心里有多么不甘,也要承认牛市已经结束了,很多牛市的玩法接下来可能都行不通了。

别想着把反弹吃完要见好就收别想着把反弹吃完要见好就收

  从2月初以来,A股市场出现反弹,不过研客君发现,反弹虽然让大家得到了难得的喘息,但很多人却患上了“反弹焦虑症”,在紧张地给反弹“倒计时”:一方面,在三次“股灾”的心理阴影下,大家都特别希望在这次反弹结束之前能够“全身而退”,避免再次被第四次“股灾”深套;但另一方面,由于一月份暴跌带来的损伤很重,大家又特别希望把这次宝贵的反弹“吃完、吃透”,尽可能让净值再次回到“水面”以上。

  就此问题,我们的看法是:

  1、承认牛市结束了

  以“熊市思维”面对反弹,上涨是让人喘息和调整仓位结构的,而不是“搏出位”或“一击制胜”。在经历了三轮“股灾”之后,人心的涣散是肯定的,去年风靡一时的“水牛”“改革牛”“资产荒”等热词,现在已鲜有人提及。所以首先我们应该摆正心态,不管心里有多么的不甘,也要承认牛市已经结束了,很多牛市的玩法接下来可能都行不通了。

  比如在牛市的反弹中,往往会有一两个热点板块持续带动市场整体上涨,因此致胜的口诀是“快准狠”(下手快、方向准、加仓狠)。但在“熊市反弹”中,热点往往并不持续,这时候大幅加仓去搏某一个方向将很难获得明显收益。因此在熊市的反弹中,高仓位的投资者可以趁机将仓位降到中性或将结构调向均衡,低仓位的投资者可以少量加仓参与,但都不是去“搏出位”或追求“一击制胜”。

  2、第四次股灾不会来临

  反弹的结束也并不一定意味着第四次“股灾”的开始,反弹结束后“震荡慢熊”更可能成为“新常态”。大家之所以都非常紧张地算计着这次反弹结束的时间,是因为担心反弹的结束是以第四次“股灾”的形式来完成,这时候就需要提前“逃命”。

  但我们认为,这一次反弹的结束可能会非常平静——即以“涨不动”的形式结束反弹,然后进入缩量震荡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市场的中枢水平缓慢下移(阴跌),而不是断崖式下跌。

  下这个判断的逻辑在于:之前的每一次“股灾”都对应着一次美好幻想的破灭(第一次“股灾”对应的是对“杠杆牛”幻想的破灭;第二次“股灾”对应的是对“国家队”幻想的破灭;第三次“股灾”对应的是对“资产荒”幻想的破灭)。

  而目前如果再去和市场上的投资者交流,你会发现大家基本已经没有什么美好的幻想了,所谓“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市场很难再出现恐慌性抛售;但另一方面,在一个人心涣散和没有乐观预期的市场中,确实也很难持续上涨,这样市场很可能最终的结果是反弹到涨不动之后,便开始缩量震荡、缓慢阴跌。

  3、赚不到钱但不会天天亏钱

  大可不必天天算计着“逃命”时间,因为在反弹结束之后的“震荡慢熊”中,大家的差距不会明显拉开。如果我们以上的判断成立,那么这次反弹结束其实也没什么可怕的,大家会发现“赚不到钱”但又不至于“天天亏钱”。而且不同类型投资者的收益差距可能也不会明显拉开。

  那些习惯高仓位的投资者也许可以通过精细化选股或者频繁换仓紧跟热点来获得微薄的正收益,而另外一些低仓位甚至空仓的投资者也可通过较小的净值波动来获得超越大盘指数的小幅超额收益。两者的净值差异应该不会太大,无非是前者累一些但心里会比较踏实,后者轻松一些但心里会比较空虚。

  4、真正的水平在选择“决胜时刻”

  从历史经验来看,每年真正能拉开大家差距的“决胜时刻”,一般全年也就那么一、两次。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一个“震荡慢熊”的环境中,做对的收益不会太高,做错的损失也不会太大,不同操作思路下的差距不会拉得特别开。但是一旦进入“决胜时刻”,届时采用正确的操作思路将会明显战胜对手,这才是真正拉开大家差距的时候。从历史经验来看,那些真正拉开大家差距的“决胜时刻”一般全年也就那么一、两次:

  2012年的决胜时刻是在12月加仓银行股——2012年前11个月都是熊市,当时一些勤奋的投资者还能通过努力挖掘个股机会来勉强获得一些正收益,但在12月的市场大反弹中反而被那些一直拿着银行股不动的投资者所超越,很多人现在还对此耿耿于怀;

  2013年的决胜时刻是在6月“钱荒”之后加仓成长股,在四季度减仓成长股——2013年6月的“钱荒”让所有投资者都蒙受了巨大损失,很多人此后变得极度绝望,选择彻底减仓。但创业板股票却从6月底开始大幅反弹,当时那些高仓位配置成长股的投资者首先和低仓位的投资者拉开了差距;而2013年10月以后,创业板指数又开始明显下跌,在高仓位配置成长股的投资者内部又拉开了差距:一部分人选择了减仓,这些人的年底排名最为靠前,而另一部分人选择了“硬扛”,这使得他们的年终排名落入了中游。

  2014年的决胜时刻是11月降息之后换仓券商股——2014年上半年的A股市场比较惨淡,所有投资者都蒙受了损失,而三季度出现小盘股和大盘股的同时上涨,因此大家也没有拉开差距。但是在11月央行宣布降息之后,券商股出现了大幅上涨。由于券商股市值大、买得到量,因此不管是大资金还是小资金,都能重仓券商股,这时候比的就是谁的券商股仓位更高。很多前期排名不理想的基金通过“赌博式”重仓买入券商股而最终实现了翻盘。

  2015年的决胜时刻是在6月减仓,在10月份买入成长股——2015年6月以前的市场可谓“皆大欢喜”,基本上人人都在赚钱。而第一次拉开大家差距的就是6月份的“股灾”,轻仓的投资者明显超越了重仓的投资者。但是很多轻仓的投资者在躲过“股灾”之后,都选择守住胜利果实,年内再也不进场,因此他们也错过了10月以后的市场反弹,在10月以后重仓成长股的投资者最终成为了全年的赢家。

  5、今年决胜时刻在下半年

  今年的第二次“决胜时刻”更可能在下半年出现,现在还不必着急和焦虑。今年的第一次“决胜时刻”应该就是1月份的市场暴跌,较快减仓的投资者与较慢减仓的投资者首次拉开了差距;而在2月份的反弹中其实大家的收益差距就已经没有明显拉大了。

  根据我们上文的判断,本次反弹结束后如果进入震荡慢熊,那么大家的净值差距也不会拉大,所以近期都还不是“决胜时刻”。我们认为今年的第二次“决胜时刻”可能来自于“震荡慢熊”被阶段性的大幅上涨所打断,届时仓位的高低将明显拉开大家的差距。大幅上涨的催化剂来自什么呢?

  我们认为是让投资者重新看到了“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的希望,但这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来等待。因为监管层似乎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来对冲“供给侧改革”带来的经济冲击和社会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盲目加大减税力度和去产能力度,将可能对经济基本面和社会稳定性带来极大的风险,这和“既要调结构,又要保增长”的诉求又是矛盾的。短期内要看到真正的“壮士断腕”概率并不大,我们最好是把这个希望留在今年下半年。

  (本文作者介绍:研客是国内首家二级市场互联网研究院。我们为10万+研究者筹集研究经费,为1000万+投资者提供专业及时的投资沙龙。微信公众号:iyanker)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郝美津 SF173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A股 反弹 股灾 牛市 上涨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为什么今天的香港是会这样? 中国工资水平仍有足够上涨空间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政府和地产商都不愿意房价涨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