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个字囊括“金砖会晤”释放的重要信息

2017年09月07日14:44    作者:中欧视角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机构 中欧视角 作者 芮萌

  我们更加看重这一次会晤的“虚实结合”:过去所有的标准都是在发达国家大的跨国公司手里。当我们制定了新兴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自己的标准,就有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16个字囊括“金砖会晤”释放的重要信息16个字囊括“金砖会晤”释放的重要信息

  十年回顾:“五根绳子”拧成了一股绳

  回顾过去十年,我们发现金砖组织使得发展中国家或者是新兴国家在国际经济治理结构当中有了新的发言权和重要性。

  我们知道今天的国际经济治理是以发达国家主导的,表现为以美元作为主要的结算单位,两个国际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但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处于完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它们的经济诉求和关注点是不一样的。比如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现在要做的事情,如脱贫、工业化、完善基础设施等在发达国家早已实现了。所以目前这个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使得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很少有人关注或者在交易过程当中是被歧视的。

  背景介绍:

  “金砖国家”(BRICS)引用了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中国(China)、南非(South Africa)的英文名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国家”。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首次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特指2008年-2009年,相关四国举行系列会谈和建立峰会机制,拓展为国际政治实体。2010年南非(South Africa)加入后,改称为“金砖国家”。

  有了金砖国家以后,慢慢大家发现这“五根绳子”拧成了一股绳。其中一个突出表现是人民币正式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成为新的SDR五种构成货币中唯一的新兴经济体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称,这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另外,这五个国家合计的投票份额较十年之前大大增长,目前占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近13%的比例。换句话说,发展中国家的心声和诉求,在国际治理结构当中有人听了。

  16个字囊括“金砖会晤”释放的重要信息

  金砖国家的下一个十年,我认为可以用这么16个字来概括:

  第一,从浅到深。之前十年的合作还是比较浅层次的,这一次我们在宣言当中看到有一些非常具体的落地的方案,比如说成立新开发银行以及应急储备的安排,经济伙伴战略的协议等等,这些都是深层次的合作。

  第二,从虚到实,原来我们讲的都是一些官方层面上的交流,现在有慢慢具体实施的方案,有落地的方案。

  第三,从硬到软。过去,我们更强调两点:一个是政治上大家保持一定的口径,第二个是经济上的合作。现在,金砖合作已经扩展到了人文的交流。有人把金砖国家比喻成盖大楼,我们盖大楼不能光有砖,还要有水泥,还要有黏合剂,这个黏合剂就是我们讲的软性的东西,就是人文之间的交流。我们从这次的宣言当中可以看到,它是从硬的到软的。

  第四,中国方案。

  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其实这八个字习主席在过去的几次重要的国际场合都有非常清晰的阐述,从去年杭州的G20,到今年年初的达沃斯,到5月份的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再到7月份的汉堡举办的G20会议,习主席在不同的国际场合里面都使用了这八个字。这其实是中国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比如说经济失衡、环保、反全球主义等问题所提出的“中国方案”。习近平主席在这次的宣言当中将“中国方案”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和总结,为金砖未来十年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厦门宣言》:解决世界问题的“中国方案”

  《厦门宣言》一共12000字,数一下的话,差不多有5000多字,也就是说有近一半的字数与经济、发展、金融有关。如果将未来十年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的话,那么近期的重点还是在经贸、金融间的合作。

  在开金砖会议之前,一些西方的媒体并不看好,他们认为这五个国家天生就是不同的。从地理位置来看,这五个国家分布在四大洲,语言不同,文化不同,政治体制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也不一样。但我们看到的正是它们之间的差异化所带来的互补性。

  比如,印度和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且创新能力最强的两个国家,所以我们有天然的契合度,可以协同发展,实现共赢。所以我们看到宣言主要篇幅在讲经济的合作。

  背景介绍:

  金砖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日益密切。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一直在推进金砖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其在巴西已成为最大配电公司和最大输电公司,投资超过209亿美元,这个数字在未来三年还将加大1倍。

  俄罗斯铁路公司与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的企业均有合作,俄罗斯铁路公司董事会主席、总裁奥列格·别洛泽罗夫认为,高铁的建成将提高民众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除了加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多位与会工商界人士还建议加强推动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

  中国过去30多年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我们最擅长的就是基础设施建设。我们一年可以建很多的港口、机场和高铁,而国外可能几十年才有一次机会,所以中国可以跟它们分享我们在基础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宝贵经验。除了基础设施和信息互联方面以外,我们更加看重这一次会晤的“虚实结合”:过去所有的标准都是在发达国家大的跨国公司手里。当我们制定了新兴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自己的标准,就有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金砖国家的未来:经济联盟OR 经验分享平台

  有人对金砖国家进行定位,到底它未来会怎么样呢?有可能会发展成为一个经济的联盟,比如像欧洲的经济共同体,也有可能变成像政治的共同体,像北约。但是从这一次的宣言来看,我认为它既不走政治的也不走军事的联盟。中国是“结伴不结盟”的主要倡导者,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它变成了发展中国家在成长过程当中彼此分享经验的平台,彼此学习的试验田。所以这次金砖国家的宣言为未来十年的发展制定了一个行动指南和纲要。

  这次会晤中提出了“金砖+”的概念,在未来,我相信会有更多的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来充实金砖国家这个概念,金砖国家会变成一个发展中国家彼此分享发展经验的重要平台。

  (本文作者介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由中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共同创办,专门培养国际化管理人才的非营利性高等学府。微信号:CEIBS6688)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金砖 经济 中国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