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保天下:浮华过后 回看网络互助的尴尬退场

2017年09月07日13:07    作者:慧保天下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慧保天下

  就保险业而言,目前最具争议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可能就是网络互助。从落地的情况来看,其并不具备显著的模式和技术创新,诸多风险累加之下,其也注定难以持续。

  编者按:

  9月4日,相信很多人的朋友圈都已经被ICO刷屏,在很多人都还不知道ICO为何物时,其已经被监管坚决地按下了停止键。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正式定性ICO为非法集资,予以全面叫停处理。

  对于互联网创新一向较为宽容,秉持“让子弹再飞一会”立场的中国金融监管层,此次针对ICO态度之坚决,手段之凌厉前所未有,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也有人表示并不意外,以P2P跑路潮为代表的一波波互联网金融风险暴露事件带来的教训已经足够深刻,严控各类互联网金融创新风险已经成为常态。

  互联网语境下的创新追求的是快速圈人圈钱流量变现,而金融的本质是风险管控,脱离了技术创新与风险管控的任何互联网金融创新都是“皇帝的新衣”,都难逃庞氏骗局的嫌疑。

  就保险业而言,目前最具争议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可能就是网络互助,这颗子弹已经飞了一会了,现在也已经足以定性,从落地的情况来看,其并不具备显著的模式和技术创新,诸多风险累加之下,其也注定难以持续。

  不过诡异的是,在监管就网络互助明确表态划清界限之后,ICO被全面叫停前夕,网络互助平台水滴公司宣布正式完成A轮融资,总融资金额达1.6亿元,投资者中不乏知名资本:腾讯、蓝驰创投联合领投,新引入创新工场、彤程公益基金会等投资机构,另高榕资本、IDG资本、美团点评等现有股东继续增持跟投。

  需要提醒的是,保监会已经有明确规定,“对违规投资网络互助的资本实行行业禁入”。

  回顾互联网发展的编年史,创新浪潮似乎总是波峰与波谷交叠,且波动周期呈现日趋缩短趋势,ICO、网络购物、P2P、巴铁……澎湃退却之后,有些青史留痕,有些却是狂欢过后只余一地鸡毛。

  这不禁让人想起去年同样经历井喷期的网络互助,其时,各类网络互助平台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一时间“注册会员超过百万”“千万级融资”不绝于耳,各平台打着“互联网创新”的幌子占山圈地,大肆宣称颠覆传统保险业、重新定义慈善和公益。

  然而,短短一年间网络互助平台急速降温,逾百家主要平台中,现已超过半数宣布遣散会员停止运营,另外一些平台也在运营和政策的双重压力下举步维艰,离正式退出只剩下一个“宣布”的距离。

  斗转腾挪

  网络互助一直摇摆于保险和慈善之间的灰色地带

  纵观网络互助发展,可谓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为厘清网络互助的发展脉络及核心缺陷,笔者试以其不同时期的商业模式为分界点,对其发展历程进行简要梳理分析。

  第一阶段,试图假借保险之名野蛮生长

  2011年,首家网络互助平台某某公社成立,初衷是为癌症患者提供一个互助的募资平台,悄然耕耘四年,会员不过寥寥20万。

  至2016年,“某滴互助”、“某某帮”等一批以互联网思维运作的网络互助平台大量涌现,一方面大肆发布对传统保险的檄文,一方面以新型保险自居并凭借互联网广泛传播。炙热的互联网创业浪潮,在风险投资的加持下,裹挟着网络互助这种噱头十足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在中国迅速蔓延开来。

  然而,浩大的声势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隐患,明显不符合精算原理的宣传致使其合规性和可持续性饱受诟病。鉴于此,2015年保监会首次发布网络互助消费者提示,明确网络互助与保险有着本质区别,二者性质迥异不可混淆。

  此后,保监会约谈互联平台负责人,两次以答记者问形式明确对网络互助与保险划清界限的要求,并多次下发网络互助整治追踪文件。各网络互助平台不得不在网站显眼处列出“互助计划不是保险”的声明。

  捆绑保险的商业模式被颠覆,难以持续的运营机制和各种风险隐患被曝光,公信力大幅下降,截至2017年1月初,逾百家主要平台中,已超过半数宣布遣散会员停止运营,网络互助颓势初现。

  第二阶段,寻求公益慈善的“庇护”

  扯虎皮做大旗的计划在保险业搁浅,小平台们提前谢幕,大平台们竞相化身慈善公益。各平台再次祭出“公益社群”“爱心互助”“慈善互助”的宣传口号,部分实力雄厚的互助平台如“某滴互助”、“某某筹”甚至自己设立了公益基金会或与全国知名的公益基金会合作,希冀以“公益基金会专业监管”、“互助金由公益基金会托管专款专用”再次销售情怀,重塑公信力,为收钱、用钱的合理性背书。

  然而,从慈善公益的认定标准来看,网络互助平台的资金只在参与会员中进行分配,与纯粹针对第三方受灾或患病民众进行救济的公益行为有本质区别。

  2017年7月,民政部公布了《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管理规范》两项推荐性行业标准,明确网络互助不属于慈善募捐。

  且根据标准,由于网络互助平台不具备公募资格,也无法通过慈善公募平台募资或管理公募来的资金。以慈善之名,行商业之实的道路再次受阻。

  第三阶段,也就是现阶段,网络互助再次落入“方向不明,前途难测”境地

  保险和慈善的道路连连受阻,目前各主要平台开始寻求新的“盈利路径”。

  一是试图在大健康领域分一杯羹。某某帮、某滴互助等平台纷纷推出各类体检套餐、保健品销售、癌症筛查等健康服务,主要通过低价销售产品,赚取代理费用。

  二是仍谋求保险市场的一席之地。屡屡受挫后,许多网络互助平台转而申请保险中介公司牌照,或直接无证销售各类保险产品。在某滴互助等各大平台,笔者均发现有醒目的保险产品销售版块。

  三是生冷不忌,只求流量变现。仔细梳理各网络互助平台的推送广告和平台销售区,不难发现早在2015年起,各平台的代销产品已是五花八门、花样百出,这一现象在保险、慈善的模式被叫停后愈演愈烈。虽以互助为名,但有的平台卖起了T恤,有的平台兼营瓜果蔬菜,有的还提供减肥洗牙服务,大有再造互助界“淘宝”之势。

  归根究底,在原先保险、慈善的构想相继失败,又无法找到新的盈利点的前提下,网络互助平台这种自身经营难以持续、被风投催肥起来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生存发展较其他行业更加艰难。

  镜花水月

  脱离了风险管控的核心,网络互助注定难以为继

  网络互助之所以甫一面世就博得各界关注,一曰互助金额度大。多数平台宣称,普通会员大病或身故最高可得互助金30万;二曰均摊少。会员每次均摊额度在几块钱左右,并且自由进出。看起来高达30万的互助金只需投入几元即唾手可得,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朝深层次看,目前的网络互助平台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面对不特定群体;二是自由进出。不特定群体这把双刃剑既造就了平台的开放性,也致使其保障功能难以兑现,别说30万,即便是10万甚至5万都难以保障。

  从发病率看,网络互助宣传的最高可得30万互助金,背后的含义是最低可能为零

  天道有常,生老病死有其自然规律和客观数据,无论如何演示和解释,网络互助平台也无法改变死亡率和发病率,但平台在设计互助计划时似乎并没有考虑那么多。

  以大病互助计划为例。假定某平台现有会员100万人,男女各半:

  平均年龄35岁,最高互助额度为30万,按照《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中的25病种经验发生率表(男表和女表),男性每万人中平均有14人发病,女性平均有16人发病,那么平台每年发病人数约为1496人,需募集资金达4.488亿元,每个会员均摊额度为448.8元。

  照此类推,平均年龄为40岁的均摊额度为每年767.55元,平均年龄为50岁的均摊额度为每年2100.6元,平均年龄越大,会员均摊额度就越高。

  根据这一情况,按平均年龄为35岁计,若每次均摊“9元”,每人会被扣费50次。为了一个所谓的“最高30万互助金”,有多少会员会忍受几十次的扣款?在没有合同约束的情况下,哪个消费者又能“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缴费呢?前期笔者关注的某互助计划,在未作任何解释的前提下大幅下调了最高互助金额度,谁知道今后会不会一降再降?

  在网络互助来源单一、自我循环的封闭资金池内,所有会员受捐费用都来自平台会员捐助,低捐赠与高保障是不可解的悖论,绝大多数会员预期的“最高30万互助金”最终可能以0元收场。

  逆向选择风险加剧“劣币驱逐良币”

  一般来说,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纽带和相互监督作用,在封闭的熟人群体内部较少发生骗赔和中途停止缴费情况。但目前的网络互助面对社会公众,又缺少核保环节和差别费率,高风险群体的加入使得出险和捐助的比例不仅高于低风险群体预期,也一定比一般保险公司的赔付率更高。

  因此,低风险会员逐渐退出、高风险群体充斥其中,剩余会员的平均风险水平和分摊金额持续加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不可避免。

  逆向选择螺旋的产生,使得网络互助计划最终难以为继。以经营较为平稳的某“公社”为例,成立之初宣称“每次资助病人少于3元”,现在这一口号已经被悄然撤下,每次均摊额度正逐渐攀升。

  通过对历次均摊额度和当时的会员人数进行简单测算可以发现,该平台第一次均摊的活跃会员比例高达90%以上,但目前这一比例已经下降至60%以下,逆向选择的表象正逐渐显现。

  互助案例急速上升促使会员“逃离”,引发信用风险

  面对越来差的会员质量,平台的均摊次数会显著提升,一般会员将逃离平台,不参与费用分摊、不缴纳费用,平台难有资金应对给付,形成实质上的信用风险。

  依然以某“公社”为例,2013年出现第一例互助,2015年共有3例,2016年共有22例,从2017年开始互助案例急剧上升,8月当月就有28例。

  目前,在各大论坛和贴吧上,关于网络互助真实性和可持续性的讨论也逐渐增多,鉴于10万级人均救助比例(每10万会员捐助人数)的增加且并没有权威第三方机构的监督审核,越来越多的会员既对平台赔案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又不愿承受持续上升的均摊额度,而选择退出平台。而这些选择退出的人,必然是风险较小的群体。

  有观点认为,网络互助平台类似“事后缴费制的保险”,但纵观全球保险业的实操情况,由于事后缴费存在的信用风险和其他诸多问题,这一方式已经被国际保险业抛弃多时,只有极少数小规模主体仍然沿用,许多发达国家甚至在保险监管中对其明确禁止。事实上,在互联网领域,P2P还有LendingClub等上市公司作为对标,而网络互助在国际上并没有成功的案例,更谈不上成熟的商业模式。

  费用走高增加经营成本,引发操作风险

  目前各网络互助平台的专职工作人员一般很少,百万级别会员人数的平台要么只有不到10个运营团队成员,要么宣称把平台授权第三方运营,但无论哪一种操作方式,不可避免的要面对一个问题,即平台的正常运转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维持。

  受专业性限制,当平台会员人数及赔案增加到一定程度,案均处理费用要远高于专业保险公司理赔费用,这必然会增加平台的经营成本,引发操作风险。

  缺乏有效风控措施,滋长道德风险

  由于平台缺乏风控措施和核赔管理,会员制造虚假赔案的情况难以避免。再加上监督机制空白,平台本身制造假赔案套现的情况也必然会出现。与前述风险相比,平台本身的道德风险更大,也更加难以杜绝。

  近日来,随着网络互助平台出现越来越多的赔案,普通会员开始怀疑平台捐助的真实性,由于缺乏权威第三方机构的监督审查,那些“上月刚过观察期,下个月就申请捐助”的案件,即便事无巨细的“公示”也很难取信于人。

  而一些平台号称有专业机构负责管理案件核实和捐助,却不提负责相应管理机构均由平台聘请,二者之间存在直接的利益关系,这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做法必然引发道德风险。

  细观之、深剖之,不按精算原理定价,甚至是后付费的互助只在熟人圈子内可行。网络互助目前这种直接面对不特定社会公众群体的商业模式,其合法性、自洽性和可持续性都存在巨大的风险隐患。

  浮躁与泡沫

  网络互助之所以能“火”一阵的根本原因

  可能有人会说,“存在即合理”!网络互助平台一时间大行其道必有原因。笔者认为,其原因无他,唯“浮躁”和“泡沫”尔。

  所谓“浮躁”即创业者之浮躁。网络互助平台经营者为获取一时的流量、投资和曝光率,罔顾商业本质、技术要求和公共利益,盲目进行“颠覆”式创新,甚至连自然规律也想颠覆。

  殊不知,正如一位互联网金融大佬所言,目前99%以上的互联网金融都是皇帝的新衣。网络互助这颗子弹已经飞了一会了,从落地的情况来看,并不具备显著的模式和技术创新。

  所谓“泡沫”即资本之泡沫。2016年恰逢资产荒、互联网金融大热、资本蜂拥追逐保险概念等多种因素交织,创业资本在互联网创新领域形成一定泡沫。

  廉价资本助长了网络互助发展。但自从保监会明确警示“对违规投资网络互助的资本实行行业禁入”之后,资本对网络互助的青睐已急剧降温。

  鉴于以上两点因素,加之网络互助几番捐助案例的炒作,越来越多的会员纷至沓来,一头扎进网络互助的泥沼。新生血液对前期费用亏空的弥补,让网络互助的“击鼓传花”得以延续,其“庞氏发展”之势渐成。

  从根源上来说,网络互助和创新没有丝毫关系,在资本方高调入驻的背后,隐藏着资本方与互助平台“各取所需”的交易,本质上是资本追逐风口的一场游戏一场梦。

  后记

  网络互助要么打保险的旗号,要么打公益慈善的擦边球,唯图借他人旗号先笼络住会员、营造出声势,再徐徐谋求发展之道。

  只可惜李鬼终究不是李逵,保监会、民政部的高压监管态势不容其鱼目混珠,一系列政策已经出台,网络互助处境愈发尴尬。

  至此,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网络互助如不认清现实,放弃原有发展方式,其前进之路必将愈行愈窄,至难以为继。

  也许有人说,起步维艰,互联网创业无需顾忌风险或考虑持续性,因为其生存的基本逻辑正是“资本要的不是当下的利润,而是找到一个工具,门槛足够低,吸引力足够大,把更多的人卷入到一个系统里来。至于后面会发生什么,现在不必想,也想不清楚。但是只要卷入的人多到一定的程度,一定会发生一些奇妙的事情,这就是资本真正的着眼点”。

  笔者私以为,所谓“但行前路,莫问前程”是建立在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商业模式合法合理这一根本前提之上的。在网络购物中消费者得到了所需的商品、在网络约车中消费者获得出行服务、在共享单车中消费者使用了便捷低价的单车,总的来说,消费者不仅当下受益,长远看来也不至利益受损。

  对照此标准,对于经营信用和承诺的互联网金融创新,特别是对网络互助的经营者和投资者,似乎还是应该想清楚后面会发生什么、给消费者能留下什么。

  (注:本文作者为完颜瑞云、惠风、封惠子)

  (本文作者介绍:慧保天下,记录保险业神话所讲述的时代,书写内容极客的媒体故事。)

责任编辑:杨群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保险 网络互助 互联网金融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