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并不是全球金融危机

2015年08月26日 10:33  作者:赵雪  (1)+1 我有话说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赵雪

  我们会不会走近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还是得看中美两国如何应对。在目前形势下,最有可能的情景是中国低位企稳、美国延续改善。只要中美能够稳住,其他国家短期的波动都只是浮云。因此,投资者现在大可不必提前恐慌。

现在并不是全球金融危机现在并不是全球金融危机

  本周一全球多数股市出现相当程度的集体下跌,来势之凶猛令不少人开始联想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梦魇。仅仅相隔一个周末,衡量股市波动率的恐慌指数骤升至2007-08年危机时刻的水平,投资者信心低迷带来了大量恐慌性的抛售。

  对中国经济和美联储加息的担忧是两大幕后推手。正如笔者在年初所判断的,今年全球经济走势,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中美两国。美国经济基本面和政策会界定全球经济复苏有多快,而中国怎样对抗诸多下行风险则直接左右世界经济增长有多稳。而近期中美经济和金融政策方面的动向,使得很多投资者对两者都产生了疑问。

  美联储预期加息时点的接近,对风险资产和新兴市场带来持续的压力。自本轮金融危机以来,前者早已习惯了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充裕流动性支撑,而后者则沉浸于商品价格上行和发达国家资本持续流入的盛宴。如果美国货币政策开始收紧,从王子到乞丐的转变难免会让不少投资者不太适应。在估值持续处于高位的背景下,出现回调只是迟早的事情,符合多数投资者的预期。

  而近期中国股市、汇率的风暴使得不利的市场预期显著升温。尽管大多数投资者同意中国政府仍有相当充足的政策弹药,但是操作层面的风险,尤其是政策误判、误操作的实际可能性大增,在时隔多年后再次成为市场担忧的主要原因之一。加上近期国内宏观经济数据较弱,微观层面的感观多偏负面,继续打压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动能的信心。这也很快传导至大宗商品和其他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汇率和信用产品。

  即便如此,现在并不是全球金融危机。所以目前开始恐慌,还为时过早。

  首先,全球经济的两大引擎还在运转。

  美国经济基本面继续向好,危机后拖累整体经济复苏的就业和房地产部门出现持续的改善。私人部门的信心日渐恢复,通缩风险继续下降,类似财政悬崖之类的财政风险短期内也基本消失。美联储一再放话将考虑年内加息,正反映出美国经济基本面已接近恢复至危机前的正常水平。

  中国经济固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但硬着陆的风险依然比较小。经历了最近几个月的风波后,出现重大政策误判的可能性相对有限,而经济增长失速的风险增大,也将带来更多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这些无法取代中长期改革的必要性,但足以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提供宝贵的时间窗口。

  其次,其他发达国家出现企稳回升的态势。英国经济复苏较快,以至于其央行[微博]也已经开始考虑何时加息。欧元区的增长前景较一年前出现很大的改善,不仅希腊不再成为显著的问题,通缩风险已大幅减少。日本经济在财政、货币的大规模刺激下,加上部分结构性改革的措施开始施行,中长期增长前景也好于去年同期。

  再次,多数新兴市场国家目前的情况远好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的困境。此前数次危机的教训使得这些国家注重保持财政健康、维持外债余额可控、积累外汇储备、采取更加灵活的汇率政策和密切观测金融稳定方面的系统性风险。从这些指标来看,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还未进入到亚洲金融危机前的危险区间。

  当然,其中也有两类国家的风险值得关注。大宗商品价格一蹶不振,使得商品出口国承压,可能会带来持续的下行压力。而某些外储相对较少、此前严重依赖外资、且政治风险较大的国家,如土耳其和马来西亚,可能会首先倒下。但至少从目前来看,即使出现这种情况,也难以造成长期的系统性风险。过去几年,在泰国、俄罗斯和巴西出现动荡之后,国际资本市场均将其视为个案,并没有对整体新兴市场带来全面的冲击。在中国经济下行的情况下,这一次的连带风险显然更大,但本质还是一样的。

  最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政策支持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主要发达国家央行仍维持宽松基调,欧央行和日本央行还有足够理由进一步宽松。即使美联储年内开始加息,其步骤也会相当温和。经过几年的苦日子,这些国家财政紧缩的拖累逐渐淡化,危机情况下提供财政支持的能力大幅增强。另一方面,新兴市场不少国家尚未祭出财政刺激的法宝。从历史来看,在政策宽松的周期内出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先例十分罕见。

  综上所述,我们现在并没有处于全球金融危机。

  我们会不会走近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还是得看中美两国如何应对。在目前形势下,最有可能的情景是中国低位企稳、美国延续改善。只要中美能够稳住,其他国家短期的波动都只是浮云。因此,投资者现在大可不必提前恐慌。

  (本文作者介绍: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加拿大某大型退休基金全球资产配置投资经理,原中金公司驻纽约经济学家。)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全球新闻眼》是一档由新浪财经全球记者和撰稿人团队为您呈现的原创专栏集。真相远比价值观更重要。敬请关注全球新闻眼微信公众号:全球新闻眼。扫码更方便。

全球新闻眼

文章关键词: 股市美国金融危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欢迎发表评论

发布
指望国家队救市的梦就别做了 但斌:越是股灾的时刻机会越大 A股背后有两大博弈势力! 股市何时飞来“两只鸟” “恶”的世界才能实现公平正义 彭博记者比歌的1642天:我们的世界不应该只有股票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 银行半年报背后的那些“猫腻”
×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账号,请直接登录
请用最新版微博客户端扫码
分享到微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