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欧洲站站长 郝倩
有英国媒体感叹称:从鸦片战争算起,这一两百年的历史反转十分明了。以铁路为例,中国的第一节铁轨或许是英国公司和工程师在1876年建成的,但到2013年,英国的高铁,甚至核电站却在期待中国的投资和中国的工程师。媒体甚至打趣说,首相此行,就是为了把大不列颠都卖给中国人。
上一次英国政府派出大型贸易代表团来中国并未达成初衷,最终以一场并不体面的鸦片战争收尾。
时隔百余年,此次英国首相卡梅伦来华访问,带出了鸦片战争以来英国出访中国最大的贸易代表团。代表团内大鳄云集,聚齐了从罗斯莱斯,渣打银行[微博],到英国石油和葛兰素史克各家名企的大老板们。在英媒看来,卡梅伦和岳父阿斯托子爵,旧时邻居,以及前英国球星一同出访中国,其讨好中国人的诚心可鉴。至于中国人是否买单,就只能看运气了。
由于卡梅伦访华对英国来说意义重大,首相在中国的一举一动都被英国媒体争相报道。不仅是首相到底敲定了几笔生意,就连首相送给中国人的礼物是否有创意够面子,首相的红旗坐骑,与中方拍全家福照片时是否顾及到了身边代表团的其他“团员”,都是卖座的新闻。
一朵罂粟花引发的误解
从当年伸出大烟叶到如今伸出橄榄枝。英国投资局以及唐宁街10号对随行代表团仔细甄选,再三权衡。最终的出行人员的企业家名录中,涉及除了军工之外几乎所有行业,公司规模也是从大到小完美混搭。准备的如此精心,唐宁街十号谁也没料到,英国首相胸前带的一朵布制罂粟花也会掀起一场小风波。
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英军战士,每年11月份,英国从女王,首相到普通市民都会自觉在胸前佩戴一朵罂粟花,这早就是英国一个民族传统,但是大多数中国人并不知道。所以,这两天在华访问时,英国首相胸前醒目的红色罂粟花引发误解——居然让中国民间联想到了“鸦片”。
当有中国人建议首相和随行摘掉罂粟花时,英国代表团拒绝了。
“中国官方显然是要求英国代表团不要佩戴罂粟花……或许迎合他们会显得更加礼貌。”左派报章《卫报》在政治博客专栏中如是评价,“只要能取悦中国人,首相将罂粟花取掉一两天又有何妨——即使《每日邮报》和《太阳报》会非常愤怒……中国的崛起或许会持续我们今生,我们最好习惯于此”。
实际上,诸多英国人对上百年前的鸦片战争并不了解,英国历史教科书上也对这段历史着墨寥寥。此次罂粟花在中国掀起的波澜,让多家英国媒体重拾兴趣,不仅将此事在英国国内着重报道,还顺道普及了一下鸦片战争和东印度公司的相关知识条。
除了对“罂粟花”事件的温和态度,英国人对于中国《环球时报》发表的一些不客气的评论也显出了不寻常理的“宽容”。
该报称英国不再是大国,仅是个欧洲老国,适合旅游和留学——如此不加掩饰的直白,震惊了一部分英国人。日不落帝国辉煌不再早就不是新闻,但如此这般被中国媒体数落,还是首次。
英国媒体从未如此关注中国媒体,或者说是中国公众对首相访华的态度。但这次,英国包括《金融时报》在内的数家大报都大篇幅报道了上述评论。
英国媒体并没有激烈反击上述所说种种,相反,更多的是在反思自己到底哪些方面掉队了。
卡梅伦本人是表态说“并不在意(中国媒体)如何形容大不列颠,只在乎数据”。而有英国媒体则感叹称:从鸦片战争算起,这一两百年的历史反转十分明了。以铁路为例,中国的第一节铁轨或许是英国公司和工程师在1876年建成的,但到2013年,英国的高铁,甚至核电站却在期待中国的投资和中国的工程师。
英国曾是铁路大国,现在不仅在基建上落后于中国,甚至在欧洲也早已落后于邻国。这不得不说是一憾事。
首相去中国打的是“谦和牌”
以往欧美政要造访中国,除了推进贸易,往往不忘提醒中国政府在一些社会领域做出改进,例如某些法令法规或是媒体自由。可卡梅伦态度明确:来中国就是为了吸引投资,对此他表示“无愧于心”。
去年中英关系中有些一些不愉快的小插曲,让卡梅伦原定于去年完成的中国之行一拖再拖。有英媒评论说,此次卡梅伦为了让中国访问成行,妥协到有些卑躬屈膝,起码是过分谦和。但是,别傻了,看一下中英贸易数字,一切便不难解释——在过去18个月中,中国对英的投资超过过去30年。这次卡梅伦身肩敲定60亿英镑合同,推动英国经济复苏的重担,自然要尽力求同存异,避免冲突。
有英国媒体打趣说,首相此行,就是为了把大不列颠都卖给中国人。
从卡梅伦的角度来说,即使英国的核电站、希斯罗机场、公用事业(2196.791, -15.86, -0.72%)公司,甚至出租车都是中国人的,他也没觉得有不好意思的。
卡梅伦把中国的崛起看成一个机会,这个机会不仅是中国人的,也是英国人和全世界的。英国人希望中国人实现中国梦,而且相信在由此产生的国际竞赛中,中英可以相互扶持。这也是为什么英国极力推进中欧贸易。
从当下的中英贸易来看,英国人期待可以在健康领域吸引到来自中国的投资。在英国产业界眼中,中国政府在医疗服务方面的花费仅占GDP的2.7%,在英国这个数字则是8.4%。中国政府正将增加健康领域的花费看成要务之一。在这一背景之下,药企在中国掘金前景看好。
所以,针对葛兰素史克这个英国医药巨头在华深陷贿赂丑闻,卡梅伦倾其所能为其辩护。虽然对案件本身避而不谈,但是他评价葛兰素史克为一家“非常重要”,“非常体面”且“强大”的英国企业。
(本文作者介绍:新浪财经欧洲站站长。工作十余年,从社会新闻到财经新闻,从上海到伦敦,从第一财经日报到新浪财经。)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