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香港站站长 彭琳[微博]
高达53%的香港“打工仔”曾经受到职场欺凌。尽管香港以多元社会为傲,但样貌差、体型肥胖、残疾等外表特征却被多数人列为职场欺凌的“目标人群”。受到欺凌后怎么办?调查显示最多人的选择是——忍下来。
治安一贯良好的香港,近日出现了一位疯狂“刀客”。数周前在一家水果加工公司接载员工上班的巴士上,一名58岁男员工突然掏出菜刀,向车内同事挥刀乱劈,11人血溅当场。警方调查发现这名员工并无精神病史,因工作时与同事闹纠纷刚被解雇,当天是最后一天上班,他自觉平日经常受到同事欺凌,累积的愤怒终极爆发,刀刀都砍向曾与他有过口角的同事。
近日香港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一项调查显示,高达53%的香港“打工仔”曾经受到职场欺凌。超过85%的在职人士认同被人在背后中伤、打小报告属于欺凌,有近84%的人认为被同事言语侮辱、责骂是欺凌。在工作时受到同事骚扰、捉弄、被刻意指派在恶劣环境下工作,被排挤等行为也被多数人认为属于职场欺凌行为。
不少人在刚刚进入职场的头两年,都曾经历过一段“艰难岁月”。这份调查结果也显示出,95%的人认为处于基层岗位的职员最容易受到欺凌,90.9%的人认为年资较短的职员易受欺凌。
毕业5年、在广告策划公司工作的Carry回忆,自己刚刚开始工作时,也因为摸不清上司的思路而频频被辱骂,“现在想起来,上司除了脾气比较暴躁外,并不是有意要欺负我,他可能认为新人要多多敲打一下,吃点苦没什么关系,”她举例称,“同样是一个策划需要大改,老板可能会对我叫嚷甚至摔文件,但对年资较长、跟他年龄更接近的同事显然就不好意思这样做。”
然而,年资较长的职员受到欺凌时,往往对身心影响更大,上文中的巴士刀客就是一例。另一位在某公营机构工作逾20年的June,则由于一位新领导上任后搞“小圈子”,而她偶尔与上司顶嘴,被排斥在“小圈子”之外。
当她交上的文件有一点标点错误、行距不一致等,上司便会用电子邮件转发给整个办公室的同事,并且附上严厉的批评。上司还在社交媒体上开了个同事群组,唯独没有邀请她加入。过去与她友好的同事也因此慢慢疏远了她。由于情绪过度紧张,June很快就出现了焦虑症的症状而需要就医。
尽管香港以多元社会为傲,但样貌差、体型肥胖、残疾等外表特征却被多数人列为职场欺凌的“目标人群”。年轻的仓务员阿郁就因为体型比较肥胖,被同事取外号“猪腩郁”(粤语郁与肉同音)、“金华火腿”等,还因体味较重经常被同事指他“有毒气”。他向上司投诉此事,上司却加入嘲笑他的行列“他们只是说笑而已啊,猪腩郁!”
受到欺凌后怎么办?调查显示最多人的选择是——忍下来。“年轻的职员受到委屈时经常被家人、朋友劝说‘新人就是这样’,‘你这份薪水里面就包括被上司骂’之类”,职业心理辅导员方先生指出,“而年资比较深的员工,则往往由于家庭负担、工作范畴和年龄所限,不敢随便辞职,受到欺负也只好忍下来。”
受到职场欺凌的人多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超过七成人受到欺凌的对象就是自己的上司,52%人表示其它同事知道自己被欺负但却袖手旁观,55%人认为上司或公司管理层知道公司内有欺凌,但53%的人指管理层不予理会。
职业顾问和辅导人员大多认为,解决职场欺凌的关键在员工自己。多年负责雇员辅导工作的盈力雇员服务高级经理吴慧琪指出,雇员面对欺凌最重要的是改善社交技巧,对欺凌作出适当的反应,但是也不要太过敏感对号入座。例如近期凸显的职场社交媒体“小圈子”问题,属于个人社交范畴,并不直接影响到工作,不必对此过于焦虑。
避免成为职场欺凌的牺牲品,需要加强在工作场合的沟通能力。资深金融猎头、专栏作家张慧敏强调,对于工作任务等方面的不满情绪,表达时需要有的放矢,对事不对人,讲清楚来龙去脉,过于情绪化只会让人觉得你脾气古怪,无法解决问题。
有职业心理咨询师指出,在工作场合“受气”并不宜过多向家人朋友寻求意见,因为对方并不在同样的处境中,往往急于胡乱给意见,职场新人尤其容易反过来遭到家人的批评而更加重负面情绪。除了跟同事、上级进行坦诚沟通外,也可以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尤其出现过度焦虑、失眠等症状时,则要及早检查是否出现情绪病。
巴士血案发生后,外界呼吁各机构建立投诉机制、心理辅导机制等声音也越来越大。不过由于欺凌事件的特殊性,这类机制未必有明显作用。
工作近10年的人力资源主管Phoebe表示,多数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都有“平等雇佣”以及多元化的政策,员工可以经过投诉热线、公共电子邮箱投诉,不少企业也请专门机构负责员工的心理辅导,但她坦言“我没有收到过这样正式的投诉,可能在部门内部自行处理了”。
关于“职场欺凌”的调查和研究在世界各国都很少见,但香港的情况却从某方面反映出,在巨大工作压力和服务业为主的激烈竞争下,职场上的矛盾已经威胁到人们的身心健康。职场欺凌难以监察,即便收到投诉也难以举证,不像其他纠纷那样易于诉诸法律,受欺凌者的情绪往往在隐忍和煎熬中不断恶化,等到爆发的一刻,则可能带来严峻的社会问题。
(本文作者介绍:北大毕业后赴港留学,任职多年,贴身体验国际金融中心枯荣动荡。)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