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投资者更适合港股?

2016年11月14日10:14    作者:杨饭  (0)+1

  文/新浪港股专栏作家 杨饭 微信公众号(xlgg-sina)

  判断一个市场是否值得值得参与,其实很简单,关键就看两点:

  市场本身估值水平是否具有吸引力?

  投资者自身是否适应这个市场的风格?

  同样一个市场,有人进来淘到了金,捡到了宝贝;有人收益是平淡无奇,不温不火;甚至有人只剩内裤,乘兴而来败兴而归。面对这样一个市场上各种不同收益的人群,我想这种现象是再正常不过吧,哪个市场都是一样,A股市场有很大不同吗?也不见得,顶多只是每日涨跌幅的限制使得亏起来似乎没那么快而已,千刀万剐的凌迟与狗头铡一刀下去结果不都是死,只不过受刑者感受不同罢了。只能说港股的疾风骤雨与A股的温水煮青蛙让投资者心理感受不大一样,但本质上没有多少区别。

  投资者真正要反思的是我到底适不适合亲自去做投资?进一步而言是是否能适应这个市场。 今天就来探讨下什么样的投资者更适合港股市场?

  马道长近日在接受其创办的阿里巴巴旗下《南华早报》专访时称香港现行的上市规则为几十年前、在互联网时代之前制定的,不适合创业公司和新经济。其与地产商、银行、金融机构或传统零售兼容,但不适用于初创及新兴业务。香港上市规则应因应互联网时代作出相应改革,以吸引更多新经济体来港上市,借此吸引新经济产业及保持竞争能力及保住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只要香港做好准备,支付宝才会考虑在香港上市,因为要考虑因香港监管架构是否适合从事金融科技企业。

  马道长高瞻远瞩,格局与情怀确实不是我等屁民可以比肩的。不过香港证券市场过于因循守旧、保守,并没有跟随互联网时代持续创新也是事实。在交易制度的便利性,信息获取程度及费用上相对落后于A股的市场,甚至某种程度上对投资者的保护也有所不足。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没有完美的市场,尽管香港市场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毕竟作为一个自由经济体,它的吸引力还是排在世界前列的。我们且抛开各种格局情怀与抱怨,来看看在现实的情况下,探讨有无必要参与港股投资。判断一个市场是否值得值得参与,其实很简单,关键就看两点:

  市场本身估值水平是否具有吸引力?

  投资者自身是否适应这个市场的风格?

  首先我们先来看香港股票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目前香港证券市场主要分为主板市场与创业板市场,创业板由于上市的门槛不高,上市公司资质参差不齐,并且发展过程中地雷频出,因此总体声誉欠佳,流动性一直很低,不少当初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都有转主板的想法。我们主要以主板上市的公司类衡量。主板市场上市企业来源主要有香港本地公司,其中以地产基建、金融(银行证券保险资管类等)、零售与娱乐消费类居多,科技类偏少;大陆国企背景企业及各类民营企业构成港股市场的半壁江山。我们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指数的估值来衡量市场的总体估值处于什么水平,截止2016年11月11日,这些代表性的指数整体估值如下:

  恒生综合指数HSI

  涵盖在香港联合交易所(‘联交所’)主板上市证券总市值最高的95%,提供了一项全面的香港市场指标。目前整体市盈率11.19倍,周息率3.71;而其四大分类子行业,金融、公用工程、房地产及工商业的市盈率分别为8.98倍、15.07倍、8.74倍及17.38倍;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H股指数’)

  追踪以H股形式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表现。目前整体市盈率仅有7.49倍;周息率3.92;

  恒生高股息率指数

  旨在反映于香港上市的高息证券的整体表现;前整体市盈率仅有8.21倍;周息率高达6.03;

  恒生AH股溢价指数(‘溢价指数’)

  用以量度同时以A股形式及H股形式上市、市值最大及成交最活跃的中国内地公司(‘AH公司’)A股相对H股的绝对溢价(或折让) 。目前指数125.3,处于历史溢价偏高区间。

  再对比同样的市场整体估值及主要指数构成的各类别指数的沪深两地市场主要指数估值,截止2016年11月11日(以静态市盈率统计)。

  上海市场上证A股整体市盈率16.23倍,上证180成分股整体市盈率11.78倍;

  深圳市场总体市盈率43.69倍,主板27倍而中小板高达53倍;

  由此可以看出,两地以蓝筹构成的指数均处于较低位置,而香港则更低些,另外香港市场的几个主要指数如恒生国企及红利指数均在历史底部,市场是有相当吸引力的。

  同时港币挂钩于美元,利率水平也很低,理论上股票市场应该有较高的估值水平才较为合理,尤其是那些能够提供稳定分红的公司。

  我们在分析了市场的估值水平并判断是否值得参与的结论后,接下来投资者需要思考,我们自身是否能适应这个市场吗?市场的总体风格是什么样子?我们自身又是什么样的风格?两者是否能碰出收益的火花。

  谈到市场的风格,首先要看看这个市场都有什么样的参与者;市场是人创造的,参与的人才是市场的主体,而市场的风格应该是那些创造主要成交量的参与者风格决定的。香港市场的参与者简单归类有几种,外资机构,本地港资,内资机构及香港本地的个人投资者,内地投资者及沪港通开通后的部分高净值个人投资者。大概在六、七年前,外资机构的交易额占据了总成交额(包含股票涡轮牛熊期货等各种衍生品)的六成以上,加上各外资投行的把控,可以说市场整体上为外资机构所左右,市场的走势与外围如美股、欧洲股市的关联极大。不过随着内地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国内积累的庞大资金逐步有加大海外市场资产配置的需求,香港市场作为进军海外的桥头堡及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的逐步推进,内资的交易额逐年上升。按最新统计显示来自内地资金的交易额已经逐步接近外资的水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内资占市场的交易额已经可以超越外资,占据市场的主要地位。

  所以说目前市场的总体风格处于多元化的时期,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特点:

  高市值流动性好及盈利稳定的公司估值总体上相对小型股更受机构投资者追捧;

  对业绩的反映效率更高,超出市场预期(比如某些大投行的业绩预测)的业绩会在股价上迅速的反映;

  资产折让股相当多,一旦公司有资产变现举措短期对股价有较大的刺激作用,善于做功课的投资者更容易寻到宝;

  仅有概念或某些题材而无实质性的经营业务内容对股价的提升几乎没有作用;

  财技类的公司会使投资者很受伤,集中投资的危险性要远高于内地;

  大佬的影响力只在短期内有效,此后如经营无实质性提升,股价仍然会继续向下;

  以上市场风格的描述可以看出,港股市场对投资者能力的要求更高,更加注重基本面分析,以价值为出发点的投资者会更容易生存与获利,而那些仍然像在内地一样频繁的短线交易,炒概念,听消息,博重组投资者估计会很受伤。较高的交易费用会吞噬你的总体盈利,而炒概念博重组如果碰到财技公司则更是欲哭无泪,集中死扛深套的很可能都没有翻身之日。

  聪明如你的投资者,港股对你具备吸引力了吗?

  (本文作者介绍:资深投资者,熟悉A股、B股及港股市场,对债券及套利型投资也有一定研究。)

责任编辑:刘耀东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港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