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黄奇帆提出“取消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以减轻企业经营负担。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公积金存废的讨论持续升温。
住房公积金挑动着每一个雇员、每一家企业的神经,更关乎我国社保制度的改革方向。住房公积金到底该不该取消?关于《住房公积金存废之辩》,新浪财经意见领袖邀请专栏作家展开理性探讨。
【本期嘉宾】
叶檀,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叶檀财经创始人 华鑫股份首席经济学家。
【思辩·名家】
Q:黄奇帆近日发表文章提到,为了解决企业复工复产的重重困难,可以考虑取消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您是否同意这个提议?
A:我赞同这个建议,公积金一直受到诟病,主要是使用效率不高。
截止2018年年末,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14.59万亿元,提取总额87964.89亿元,公积金的使用比例只有60%,缴存总额扣除提取总额后的缴存余额为57934.88亿元,利率只有1.5%左右,比2018年年底时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结余额5万亿元还多。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49845.78亿元,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项目贷款余额46.11亿元,国债余额19.71亿元;缴存余额扣除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项目贷款余额和国债余额后的结余资金为8023.28亿元。
但是,保障建设和国债投资等偏离了公积金的初衷,作为一个缴纳人互助型的房地产低息组织,公积金让存入的银行获利,因为利息低;让部分享受到的人受益,最受益的就是贷到装修款之类的人,而真正买不起房、在城市因为不符合条件不能买房的人,没有因此受益。
公积金在个人账户上,过上几十年,如此低的利率,早就贬值了。并且,公司也有负担,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的民营中小企业感受明显。
Q:您认为公积金制度的弊端在哪里?制度改革的出路在哪?
A:既然公积金使用效率不高,偏离了互助金融的本义,还存在不公平现象,年年引起争议,那就必须改革。公积金这个制度最早是新加坡那边借鉴来的普通人买房难题和制度,现在要解决的,就是不公和低效两大问题,
第一,降低公积金贷款的门槛还,只要是缴纳者买房都可以获得,所有缴纳者在所有城市都可以去申请公积金,
第二,公积金制度应该更加透明,公积金应该摆脱现在活期存款式的使用方式。
第三,如果公积金制度取消,还有另外一些制度。比如美国的两房是房地产抵押贷款公司,可以做成低息房产银行。如果公积金余额很多,又没有使用方式,就没有必有继续缴纳。
Q:如果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那么普通民众的住房贷款问题是否有其他缓解?
A: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问题,现在一大部分人,即使是缴纳公积金的普通民众,也没有通过公积金的方式来解决他的买房难题,对于这些人来说,使用少,甚至不使用,利率比银行存款低。即使改革公积金制度,他们也不会比现在的利益更少。
公积金制度,一定要做到公平和低门槛,解决该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唐僧肉。
欢迎更多的对话加入我们,我们相信理性探讨、凝聚共识是推进改革的必经之路。
投稿邮箱:
zhuanlan@ staff.sina.com.cn,
money@ staff.sina.com.cn
相关文章:
【网友投稿】公积金完善建议:拓展购房外其他用途 不设上限
【网友投稿】取消公积金真的能为企业减负吗?
(本文作者介绍:欢迎更多的理性探讨加入到新浪财经意见领袖的对话中。投稿邮箱:zhuanlan@ staff.sina.com.cn,money@ staff.sina.com.cn)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