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规划到实践之路依然曲折

2017年05月03日10:35    作者:盘古看宏观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机构专栏 盘古看宏观 作者盘古智库宏观团队郑联盛、肖立晟、王宇哲、杨晓晨、周济

  雄安新区定位之高,规划之长远,为十年来所罕见。但雄安新区从规划到实践之路依然漫长,严重的环境问题将会制约雄安新区的发展,应吸取其他地区的失败教训,避免沦为又一个“鬼城”。

雄安新区规划到实践之路依然曲折雄安新区规划到实践之路依然曲折

  雄安新区享有空前的站位高度,定位为“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从位置选择看,北京诸多卫星城生活和工作区域严重错配,导致巨量的“钟摆式”通勤需求。雄安新区选址“既不太远,也不太近”,在避免城市通勤干扰的同时,亦能保护自身产业发展。

  从自然环境看,作为河北省的重要生态地区,白洋淀是海河平原最大的淡水湖,适宜作为新区的“后花园”。

  从历史遗留看,雄安新区没有严重的历史包袱,可以视为一张白纸。从空间可扩展性看,北京西南的“京保石”一线地域广阔,后续发展潜力大。北京、天津、雄安,“京三角”拟成为京津冀协调发展的核心区域。

  与其他国家级新区相比,雄安新区的定位颇为不同。

  首先,雄安新区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重点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

  第二,雄安新区将着重突出制度、科技、创业环境的改革创新。在其他新区的建设上,要素聚集并不罕见。很多地区不乏高校迁址、产业搬迁的案例。但是,制度创新,尤其是中央层面牵头的制度创新尝试,应属雄安新区的独有优势。

  第三,与设立地区“增长极”的目的不同,雄安新区是要将北京一地独大的单极化增长模式转变为多点多极化模式,在“长三角”、“珠三角”之外,再造一个“京三角”。

  从产业布局看,雄安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是央企总部的聚集地。结合相关行业的行政事业单位,如各类行业协会、产业要素交易所,变成各行业管理的牵头协调区域。雄安新区一方面有在京高校和研究资源作为人才和技术支撑,另一方面有大量央企作为产业试点,理论上是“产研结合”的完美方式。

  但是,单纯以行政划拨方式向雄安新区置入创新要素,远远不能保证人才和产业落地生根。作为补充,配套的制度创新必不可少。

  从区域协调发展看,雄安新区的发展思路与北京通州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已成错位互补之势。在多数产业发展方面,三地各具特色,可以优势互补。但在以建立科技创新中心作为支柱,以及发展金融创新方面,三地势必存在相关要素的协调。

  雄安新区从规划到实践之路依然漫长。首先,当地环境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一方面白洋淀无论水体充裕程度还是水质情况都不容乐观;另一方面周边石家庄、保定、衡水、邢台等地空气质量在全国排名垫底。环境治理需求显著。第二,诸多新城发展为“睡城”、“鬼城”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抓住自身禀赋,避免巨量基建,坐实产业落地,落实人才需求。尽管行政力量能够主导资源搬迁,但真正实现区域自主发展,仍然是各经济主体自然选择的结果。

  (本文作者介绍:盘古智库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致力于为市场提供持续的、客观的、系统的和有新意的宏观经济与金融分析。我们依托于目前新兴的独立智库——盘古智库,试图整合盘古智库的其他优势资源,实现强强联合。)

责任编辑:冯梦雪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雄安新区 环境 建设 央企 科技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