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梁海明
澳大利亚正在从过去以矿业为支柱的经济结构向多元化转型,中澳经济互补性很强,经贸合作空间巨大,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有许多契合点,笔者相信,澳大利亚的优势,结合中国企业自身的特色,应可成为中国企业投资欧美国家前理想的第一站。
阿里巴巴集团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总公司,日前已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成立。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对此表示,澳新总公司成立是阿里巴巴集团国际战略最重要的一步,澳新总公司将帮助更多中小企业走向世界,向全世界人民分享澳新高质量产品。
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不少中国企业,已将或者准备把澳大利亚当作走向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的跳板。笔者相信,一方面,是由于澳大利亚和中国只有3个小时的时差,与在中国总部联系无需日夜颠倒,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取得的认证、资质,在西方国家的认受度非常高,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投资生产的产品,质量比较有保障,走向西方国家也较少遭遇各种贸易壁垒。
另一方面,是澳大利亚产业准备转型升级,对中国有需求,也需要中国庞大的市场。在过去几十年,澳大利亚根据自身的产业,每个阶段基本上都会“锚”住一个国家,作为其主要合作对象国。过去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印度尼西亚,本世纪初是日本,如今,澳大利亚把目标对准了中国的市场。
从澳大利亚机场内的一些标志和广告的文字,就大概可看出澳大利亚在当前的阶段对哪国比较重视。在过去几十年,机场上的标示图文字先是会翻译为印度尼西亚语,之后是日语,如今机场里已经广布中文了。
由于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市场有需求,因此对中国企业普遍持欢迎态度,对中国企业的准入条件也相对比较宽松。当然,这并非意味着澳大利亚对中国的投资就没有疑惑。
近一段时间,笔者曾先后三次赴澳大利亚调研、考察,所前往的城市从布里斯班、悉尼到墨尔本。从与当地的政界、商界、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接触、交流中,以及在论坛和讲座上被提问的方向和频率,笔者了解到澳大利亚与一些欧美国家一样,对以下几个问题一直不大清晰。
首先是担忧中国的GDP增速下降到7%以下,经济增速减慢了,中国是否还会有精力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其次,就是看到中国的外汇储备逐渐减少,担心中国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去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他们提问最多的第三个问题,则是人民币汇率是否还会下跌,亚投行和丝路基金如今的发展如何。
除了这些疑问之外,笔者先后在澳大利亚的三次调研中,尤其是2016年底在澳大利亚的考察中发现到,该国不少政界和商界人士对“一带一路”的热情有所下降。笔者思索了一下当中的原因,可能是澳大利亚民众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更接近西方发达社会,先要明确界定目标,接着再设定实现这一目标的计划,必要的动员资源,然后朝向目标前进,其运作的背后都有一套渴望实现的目标作为驱动的力量,以及能够看到、获得的实打实的利益。
而中国的做事方式,则是比较随机应变、有机和灵活,较少机械式和决定论式,经常摸着石头过河,事情的结果往往是各种因素和力量汇聚之后的产物。
或许是在这种中西文化差异的情况下,澳大利亚对“一带一路”的态度,近几个月以来开始有变冷的趋势。
对此,中国企业如希望继续投资澳大利亚,把澳大利亚当作走向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的跳板,笔者在这里给予中国企业几个更“脱虚向实”的建议。
其一,考虑展开国际教育合作。经济合作和教育与人文交流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两只翅膀,缺一不可。教育同时也是澳大利亚的优势产业和政府着意推动的产业。当前,中国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企业有11000家,但很少见到外国开展合作办学,当中蕴藏巨大潜力。与中国的学校相比,澳大利亚教育资源丰富,又是英语国家,颁发的学位全球认可,在该国打造教育产业的前景看好。
其二,共同进行北部大开发。澳大利亚“北部大开发”规划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有许多共同点,中澳两国企业可以发挥经济、技术、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互补优势。对于中国多数有富裕产能的企业而言,澳大利亚“北部大开发”规划出现了不少商机。
其三,推动中国创新企业到澳大利亚IPO。与海外许多证交所要求企业必须符合特定获利条件才能挂牌的规定不同,澳大利亚证交所提供企业选择以获利或是市值条件申请挂牌,让将资金用在研发新技术而尚无法获利的企业也得以股票上市。在较低的挂牌门坎与较省的挂牌费用吸引下,从欧美到亚洲的科技新创公司两三年前已吹起一波远赴澳洲股票上市的热潮。
澳大利亚证交所此举对中国众多的创新企业应有较大吸引力,同时澳大利亚可以借此挖到中国乃至科技业IPO市场的金矿,创造多赢局面。
其四,吸引澳大利亚投资基金前往中国投资及投资“一带一路”项目。笔者在澳大利亚调研期间,时常被询问“一带一路”能否给他们带来投资机遇。他们口中的投资机遇,并非只是希望中国的企业过去澳大利亚进行投资,反而更希望如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有好的投资项目,甚至是中国国内有投资机遇,可以找上澳大利亚投资者共同投资。
目前仅是澳大利亚养老基金规模已逾2万亿美元,预计3年后将达3万亿美元,为避免坐吃山空,这些基金正在四处寻找投资机会,以获得稳定的、可持续的回报。中国地方政府、中资企业应改变思路,除了紧盯世界500强向其招商之外,也应留意这些澳大利亚基金投资的需求,与其展开合作。
澳大利亚正在从过去以矿业为支柱的经济结构向多元化转型,中澳经济互补性很强,经贸合作空间巨大,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有许多契合点,笔者相信,澳大利亚的优势,结合中国企业自身的特色,应可成为中国企业投资欧美国家前理想的第一站。
(本文作者介绍: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盘古智库学术委员,近著《“一带一路”经济学》)
责任编辑:郑洋洋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