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生:特朗普放松金融监管迟早自食恶果

2016年12月16日09:50    作者:彭文生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彭文生 原载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微信公众号

  特朗普提出要废除该《多德-弗兰克法案》,一些金融机构乐见其成。但我对此抱有疑问,这违背了加强监管的大趋势,如果真的要放松金融管制,未来或许会看到更大一次金融危机,随之而来的是更为严厉的金融监管。

彭文生:特朗普放松金融监管迟早自食恶果彭文生:特朗普放松金融监管迟早自食恶果

  从百年周期看 当前加强监管是明确方向

  首先回顾历史,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之前,是古典经济学、自由市场的理念占主导地位。那时政府干预少,主要特征是金融自由化。但是这样的时代,所带来的问题是资产泡沫、金融危机和贫富分化;由此导致1929年股市崩盘以及三十年代大萧条。在大萧条后,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人们对经济、金融的认识,有了很大转折,使得凯恩斯的“大政府、大银行”理论占主导地位。

  凯恩斯的大政府即财政扩张,大银行是指中央银行。凯恩斯主张是对商业银行机构、商业金融机构进行严格的管理,即中央银行稳定金融、经济这个功能大幅扩张。

  在政府管制的年代产生什么效果?哈佛大学教授Kenneth Rogoff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This Time Is Different》,总结了过去几百年西方国家金融的历史,他发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中,只有在50、60年代,差不多20年的时间没有发生过金融危机,在此之前或之后,都有金融危机。

  所以,凯恩斯的大政府、大银行带来的效果是,没有金融危机和资产泡沫。但负面效果是短缺性经济和通货膨胀的出现。

由于通货膨胀而进行的货币紧缩政策,美国经济在1981年7月后急速衰退,并在1984年底降到顶点。当时的美国有800万人失业,银行利率高达20%。  由于通货膨胀而进行的货币紧缩政策,美国经济在1981年7月后急速衰退,并在1984年底降到顶点。当时的美国有800万人失业,银行利率高达20%。

  到了70年代,通货膨胀和短缺性经济达到顶点,出现滞胀。人们又开始反思政府干预太多的问题。所以,从80年代初开始,又回到古典经济学占主导地位,我们称之为新古典经济学。其所带来的效果是,过去几十年,似乎又回到资产泡沫,金融危机和贫富分化。

  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2008年的金融危机再次引发了重大反思。事实上,类似的金融危机,在80年代初的金融自由化开始阶段便已出现,如80年代拉丁美洲债务危机,90年代初北欧金融危机,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但是对早期的危机,西方的主流观点认为,这些较小的国家出现金融危机,是其治理机制、金融监管出问题,不能代表主流,没有普遍意义。

  直到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出现,才促使人们反思,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金融危机是有普遍意义,且难以逃避的。

  那么,现在我们处于怎样的一个时代?我认为是处在一个重新向凯恩斯方向回摆的时代,虽没有像30年代战后那么剧烈,但方向是趋同的。

  例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通过了《多德-弗兰克法案》,该法案虽没有让银行回到分业经营,但是对于银行混业经营的边界、监管都有明显加强。(小编备注:该法案被认为是“大萧条”以来最全面、最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将成为与《1933年银行法案》比肩的又一块金融监管基石。)

  目前情况是,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美国银行股曾出现大幅反弹,一个主要原因是,特朗普在竞选时,曾提出要废除《多德-弗兰克法案》,使得金融机构受监管的约束面临下降;该数千页《法案》令不少金融机构叫苦。最近几年,华尔街不少机构在裁员的同时,法律和合规部门却在扩大,这也是监管成本增加的一个体现。

  特朗普提出要废除该《法案》,一些金融机构乐见其成。但我对此抱有疑问,这违背了上述(加强监管)的大趋势,如果真的要放松金融管制,未来或许会看到更大一次金融危机,随之而来的是更为严厉的金融监管。

  回望中西方过去几十年历史变化,在大方向上,其实是一致的,为何?当前业内讨论颇多的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应该是如何的?我认为,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要看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在几十年金融自由化以后,现在的社会主要矛盾:是资产泡沫、金融风险和贫富分化。

  所以,当前加强政府监管就是一个明确的方向,这不是对“对与错”问题,而应放在历史的大视角、大转折点背景下来探讨。

  在金融危机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金融周期看经济。今天在看经济、金融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要突破传统的经济周期分析框架,从金融周期角度来分析。

  什么叫金融周期?在金融压抑的情况下没有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在金融自由化的情况下出现的。

  一般经济周期时间较短,而金融周期时间可长至十五、二十年。例如,银行放贷款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就要求抵押权。最常见的抵押品是房地产,所以房地产和信贷相互促进,银行贷款增加,经济繁荣,并使房价进一步上升,房价上升使抵押品的价值上升,银行更愿意贷款,一直到最后不可持续的拐点出现,金融周期开始进入下半场。金融下行的模型是房价下跌,抵押品跌价,银行惜贷,经济进一步放慢,房价进一步下跌。这便是金融周期的一个例子。

  美国金融周期最繁荣的时候,是2007年、2008年泡沫的顶点,然后进入金融危机,下半年再去杠杆,房地产泡沫破裂。但是现在,美国的银行信贷和房地产又开始复苏。这也是为什么美联储要开始加息的原因,因为美国已开始进入新一轮金融周期的上升阶段。

  但中国的情况与此相反,在美国进入金融周期下半场时,中国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采用信贷扩张和房地产刺激。目前,中国房地产泡沫风险、金融风险相比比2014年、2015年更大。回顾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分析研究2017年经济工作时,特别提到“金融风险显现”;这与今年流动性的扩张有莫大关系。

  怎么看明年中国经济?从经济周期角度看,考虑到PMI改善、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支撑等,有观点认为,国内经济已见底;还有次乐观的观点认为,经济今年没见底,明年将有望见底。

  我没有这么乐观,从金融周期角度看,调整或许尚未开始。所以经济不是今年见底和明年见底的问题,调整可能还在更后面。

  如何看明年政策环境?我认为,信贷大幅增长对GDP的促进作用,在明年预计还会有所体现,这使得稳增长压力缓解,结合上述金融周期风险,房地产泡沫带来的问题。所以,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审慎监管的政策,这两个渠道,明年可能两个同时发生,也可能只发生一个,总体判断是融资条件偏紧。

  并且,未来利率上升的幅度可能比预期高。融资条件紧缩、利率上升实际是金融周期的调整要经历的必然过程,这是我看明年经济、政策的一个思考。

  在谈融资成本、条件时,我们还要看近年来中国和其他国家,从政策上可采取的应对选择。首先应明确,经济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即过剩储蓄,供给相对需求过剩和储蓄相对投资过剩。

  该情况下能做的基本有三点:

  第一,货币放松。央行将市场利率引导向下,降到符合均衡利率甚至于比均衡利率(即供给达到需求的利率)还要低。这是过去几年主要央行都在做的事情——量化宽松,甚至还有欧洲和日本的负利率。

  第二,通过外部需求的提升,提高均衡利率,让需求等于供给、让储蓄等于投资。例如,这也是特朗普要做的转型,即财政扩张,他认为货币政策放松会带来很多问题。但要注意,特朗普如果做财政扩张,短期内拉动美国需求的效果明显,但如果其他国家的财政扩张力度不够,对新兴市场而言不一定是好事情,强势美元对借了很多美元债的新兴市场国家仍然意味着金融风险。

特朗普抨击美联储低利率政策,造成股市美元大泡沫特朗普抨击美联储低利率政策,造成股市美元大泡沫

  第三,不是通过财政扩张,而是通过结构性改革的方式,提高均衡利率。例如包括中国的供给侧改革。提高资本的回报率来提高投资意愿,提高均衡利率。

  什么是重要的结构性改革?我认为,要重点关注三个方向:

  1、放松计划生育政策,鼓励生育,从而增加消费、需求;这样就降低了储蓄,降低了人民币贬值压力和市场利率下行压力。

  2、以公平为导向,财政税收制度改革,例如降低增值税和增加财产税;

  3、房地产去泡沫。

  (本文作者介绍:光大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所所长。原中信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彭文生 特朗普 经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