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你的人生积分卡

2016年10月13日17:47    作者:陈九霖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陈九霖

  我们做事情、做投资,我们为人都必须要有自己的主心骨,要有主见,我们要在自己的计分卡上,不断增加我们的成绩,而不要过多关注外人对我们自己的评价。

人生就像滚雪球用好你的人生积分卡

  我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但是,今天我要讲一个更加有故事的男人。中国有句俗话叫作“一朝闻名天下知”,我要讲的这个人在美国已经是大名鼎鼎的时候,中国人还不太了解他,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这个人成为世界首富,于是,才有很多人想要了解他。

  在深入研究之后大家发现,无论是在经济高峰时期,还是在经济低落时期,这个人一直立于潮头;无论是在和平年代,还是在战争年代,他一直赚钱致富。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才重视他,以至于2015年,在他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召开五十周年股东大会的时候,有很多的人都去报名参加,我当然是其中之一。

  我如期赶到了美国的奥马哈小镇,很幸运,我不仅聆听了他的教诲,更重要的是,当时,我的新书《地狱归来》正式出版,他给本人写了一封贺函,恭贺我新书的出版,并期待英文版的问世,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世界著名的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先生。

  请大家闭上尊眼,我们要穿越两个镜头,第一个镜头我们穿越到了1930年,在美国的一个不知名的叫作奥马哈的小镇,有一个人在那里诞生了,这个人物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也就是巴菲特先生。我们再来穿越第二个镜头,那是1939年的一个冬天,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九岁的巴菲特和他的妹妹多蒂打开家里的大门,巴菲特伸出双手,接住一片一片的雪花。雪花越积越多,于是,他蹲到地上,手捧着地上的雪,把它们揉成一个球,然后把雪球放在地上,再不断地去滚,越滚越大,直到滚进了茫茫的世界,滚出了一片天地,滚到了世界首富这么一个地位。现在,请大家睁开尊眼,我们一同来分享巴菲特的故事——《滚雪球》。

  这本书一共761页,由美国作家艾丽斯·施罗德花费五年时间调研撰写,书中讲述了巴菲特很多传奇的经历和故事,其中,非常频繁地提到了一个词叫 “烟蒂”。“烟蒂”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每当巴菲特找到了一个很有价值的公司进行投资,且他所花费的成本远远低于预期成本的时候,他就把它叫做“烟蒂”,“烟蒂”就是内在价值的代名词。此外,这个书中还讲到了一个“长期持守”的理论,巴菲特曾说,“如果你不想持有一个股票十年,你就没有必要持有这只股票十分钟。” 这句话很好地进行了阐释。

  对我本人而言,阅读这本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触及我灵魂的一个内容叫做“内部计分卡”。简而言之,我们做事情、做投资,我们为人都必须要有自己的主心骨,要有主见,我们要在自己的计分卡上,不断增加我们的成绩,而不要过多关注外人对我们自己的评价。

  拿我自己来说,当年我在农村的时候,家里一贫如洗,我说要去考大学,很多人就说:“你看他那个样,他能考上大学吗?” 但是,我一不小心就考上了北京大学,最后还拿到了清华大学的法学博士。1997年我被任命为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当时,很多人就讲,陈九霖去那儿是被放在热锅上烤,不出半年,他一定卷起铺盖回北京。

  然而,事实证明,他们又看错了,看走眼了。我不仅半年之内没有回来,而且,在新加坡可以说做得风生水起,把一个不知名的、亏损的企业打造成了新加坡第四大上市公司,至今仍然是海外最大的中资企业。

  “中国航油事件”之后,很多人又看走眼了,他们说,陈九霖这一次可能完蛋了。没想到2010年,在中国国务院国资委的亲自安排下,我被任命为中国葛洲坝集团国际公司的副总经理,重新回到了央企的怀抱。

  当时,同样有很多人说,陈九霖这一次可能就在这里退休了,不会有任何的发展。但是,2012年我选择离开央企。告别26年的央企职业生涯,再次走出了一片天地。今天的约瑟投资有限公司,从1100万人民币起家,已经可以说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非常的远了。纵观一路的经历,正是因为我有主见,有属于自己的“内部计分卡”,我才可以走到现在。

  如何建立自己的内部计分卡并为之加持呢?我的体会有三条:第一条,我觉得是心态。心态非常的重要!这是个什么心态?你要坚持,你要不为外界所左右,你要做你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就像巴菲特先生所说的,你要找到一片够湿的雪,找到一个够长的坡,你往那个方向走,就一定能做出一个漂亮的成绩单来。

  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呢?我觉得也是一个“滚雪球”的概念,也是要由最开始普通人那种浮躁的心态,慢慢地变成沉静的、安稳的心态。要不断地“滚雪球”,不断地锻炼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心态。

  建立内部计分卡的第二个关键内容是,要有眼光,我们要不断地培养自己的眼光。大家可能要问,怎么样提高我们的眼光?我觉得,这同样需要一个“滚雪球”的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例如,巴菲特先生在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之后还要到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深造,在师从著名投资学家格雷厄姆之后,又在格雷厄姆旗下工作了几年,学习了充足的知识,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次,理论要变成实践,通过不断的实践,你会有丰富的经历,经历是另一种财富。

  然后,到第三个阶段,就形成了个人的直觉。你有理论了,又有经验了,当你看到一个项目的时候,一眼就会知道这是个好项目还是一个坏项目。

  最后,到了第四个阶段,因为,个人直觉有时候会犯错误,我们不只是有个人的直觉,我们提升到了法人的直觉。什么叫法人直觉?就是说一个团队对于一个项目的判断形成了共同的认知。你拿到了一个项目,不只是你个人认为这是个好项目,而是整个团队都能判断到它将取得良好的结果。

  内部计分卡的第三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有资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不仅要找到适合的资本,我们还要充分地运用好我们的资本。募资也好,提升资本也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还是一句话,要“滚雪球”。

  一个创业团队首先要有三个F,只有这三个F在最初阶段才可以给你钱,哪三个F呢?一个是你的家人(FAMILY),就像巴菲特先生他的岳父支持他一样,他的姐姐支持他一样,他的姑姑支持他一样。第二个就是朋友(FRIEND),就像给他100美元的同班同学一样。第三个叫做傻瓜(FOOL),就是像巴菲特那些心理医生、心脏医生一样。这是第一个阶段,有这个阶段的积累,雪球再滚滚,等到你又有一定业绩的时候就会吸引风险投资人给你投资。再到一定的阶段,你做到更大规模的时候,会有一些股权投资人给你投资,

  再到一定时候,你就使用杠杆融资,等雪球越滚越大的时候就会变成综合的融资。就像当年我在收购新加坡国家控股的石油公司时,账上趴着几亿美元,但是,我自有资金一分钱也用不到。我用的是什么?一个是杠杆融资,一个是银团贷款,再加上2.08亿股的股单凭票。不用自己的一分一毫就能达到目的,这才是一个最高的境界!所以,我觉得巴菲特的内部计分卡,是一个非常有指导意义的、值得分享的东西。

  我送给大家三句话:第一句话,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第二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第三句话,本人与巴菲特,有三十年的年龄差距,但是,不用三十年的时间,大家再看当今的“巴菲特”的财富,当属于站在你面前的这位陈九霖!

  如何看待巴菲特的成功?

  巴菲特这么多年来投资了四百多家企业,但是,很少有赶潮流的企业,所以,像大家熟知的 “风口论”,姑且不论其好坏,但至少在理解上很多人有错误,我觉得,正确的理解应该是顺势而为,然后,就是要做“蓝海”,不能在一个羊肠小道上跟人家去挤去拼,而要找到一个不为别人所关注,或者别人关注的到但没有去实施的内容,这样做起来会比较容易。

  巴菲特成功的特质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作用。所谓先天的因素就是,巴菲特在《滚雪球》这本书中间讲到了他父亲对他的影响。巴菲特的父亲就是一个股票经纪人,在巴菲特五岁左右的时候就曾带他到纽约证券交易所参观,见到了很多做股票的人。所以,后来为什么巴菲特没有去做别的工作,而是去做股票,这个就是受他父亲先天的影响。

  第二,后天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如果说是先天和后天的比较,我倒觉得是一个二八开。你看巴菲特后面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然后,他想进哈佛大学,但是,没有考上,最后就到哥伦比亚大学去就读,并拜入格雷厄姆门下,甚至费雪也是他很重要的导师,所以,他一直在学习着。因此,后天的学习,我觉得对他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这同样也适合于每个人。

  读书和投资之间关系如何?

  以巴菲特为例,他的很多商机还是从读书中间得到的。比如说,他在读到媒体报道,发现运通公司遭遇豆油掺海水的时候,就马上感觉到这个中间有故事、有机会。除了提供资讯外,读书更重要的还是锻炼分析问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是要从书本上、从阅读中得到启发的。所以,我觉得读书对投资的影响不只是资讯,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

  投资和实业是否矛盾?

  我觉得投资和实业之间不一定是矛盾的,我刚才分享了《滚雪球》这本书,并提到了三个因素来增强“内部计分卡”,一个是心态,一个是远见、眼光,还第三个就是资本。如果没有资本,再好的事业都支撑不起来。

  全民搞私募股权投资也好,或者大部分人搞私募股权投资也好,这些资金不是说全都投到那些搞资本的人那里去了,而是投入到实业里面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再有好的心态,再有好的眼光,如果没有资金给你,其它的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

  现在是否是创业最好的时代?

  其实,从宏观上来讲,我十分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要解决两个事情,一个就是要创业,第二个就是要创新。中国有这么多的大学生要就业,他们学到的知识要转化为成果,只有创业能提供更多的出路。

  从微观个人层面讲,什么叫做最好,其实,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在中国市场条件下,怎样实现价值投资?讲了再多到底能不能学来?在中国这个土壤上能不能培养出我们的巴菲特?这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学习巴菲特一定要学他的精髓,对于他的长期持守和他的价值理论,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巴菲特的名言“如果你不想持有这个公司的股票十年,你就不要持有它十分钟”,是针对美国的环境讲的,对中国来讲,他也没有说多少时间。比如说,约瑟刚刚退出的一个项目,我花了四年半的时间就把它退出了,我没有持有十年,但是,有二十倍的回报也可以达成同样的目的。

  另一个就是价值投资理论,我觉得这个应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个理论。总而言之,学习巴菲特就要学到精髓,把它学到精致,把它学以致用,我觉得未来不只是一个巴菲特,可能若干个巴菲特也将会诞生在中国。

  (本文作者介绍: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北京约瑟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担任两个世界500强企业副总。)

责任编辑:黄诗儒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巴菲特 投资 读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20万新三板投资者必关注:刘士余亲自站台意味着啥?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