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若不重生百度就没有希望

2016年01月18日08:07    作者:秦朔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秦朔

  “贴吧门”事件至今,李彦宏没有给社会一个起码的交代。面对“贴吧门”他满是委屈和怨戾,他放不下尊严和盛名,所以他低不下头!他低不下头,不彻底反省,他的精神世界不会重生;李彦宏不重生,百度不会重生;百度不重生,就到此为止,没有新希望

李彦宏若不重生百度就没有希望李彦宏若不重生百度就没有希望

  李董事长彦宏先生:

  此刻是旧金山时间早上6点多,我在酒店给你写一封信,是半躺在床上电脑放在膝盖上写,因为左侧颈椎很疼,不能低头。

  发生“贴吧门”事件的这些天,可能是你生命中最黯淡的印记。但以你今天收获的名利富贵,比之你曾付出的代价(无论身心之累还是声誉之损),你应该很感谢上苍。你们那一代互联网英雄,相比起来你是最顺的。家中被宠爱,北大加留学,术业有专利,还碰上聪慧无比的马小姐鼓励你回国创业。

  虽然百度也经历了从做别人的技术后台到走向前台直接面对用户、探索商业模式的曲折,但和AT两家比,你的成功来得最早最绚烂,2005年8月5日百度在美国上市那天疯狂地创造出多个记录,那个场景奠定了“中国人民很行,百度很行,李彦宏很行”的历史存在感,你也成为无数人的偶像。我承认,你的贡献和颜值deserve(应受)这样的国民待遇,百度对中国网民的正面作用也是巨大的,但我们的政府和网民对百度的支持力度恐怕也是世罕其匹的,这话的意思,你懂的。

  今天你一夜之间从男神变“鬼神”,从好学生变“恶魔工程师”,内心肯定觉得比窦娥还冤。但想想你的成长历程,想想你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就成为国民偶像和阳光富豪,今天忽而以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的身份参政议政,明天忽而坐着私人飞机出席重要会议论坛,我想问,你内心有没有“绿叶对根的情意”?有没有深切的敬畏感?有没有对每个用户每次点击的感恩?如果不是中国市场养育了你,千万亿万倍放大了你的才华,你留在美国可能有这一切吗?

  在你风光无限的职业生涯中,你是不是一直觉得,百度的成功主要就是你这个技术大拿和创始人文化的成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普适公理和你无关?

  “贴吧门”事件至今,你没有给社会一个起码的交代,直到周日你在一个论坛上说了几句,也都是场面上的话,可能你觉得这就是个公共危机,是公关团队应对不力。如果你是这样想,我必须说,你实在太自私、太自我了,你的内心大概一直充满着对个人talent(天资)以及百度对中国所做贡献的骄傲,面对“贴吧门”你满是委屈和怨戾(觉得百度的商业伦理并不差于谁谁),你放不下尊严和盛名,所以你低不下头!你低不下头,不彻底反省,你的精神世界不会重生;你不重生,百度不会重生;百度不重生,就到此为止,没有新希望。我说的希望,既是商业意义上的,更是指,百度能为社会创造出和商业成功相match(匹配)的社会价值。

  百度百度谁能度?只有你。你不自我革命,自我超度,即使你的员工和朋友都想帮你,但众里寻你千百度,也找不着方向的。

  因为放不下自我,你的胸襟就大不了。你周围的建设性批评的力量,还有那些推动百度变革的力量,就进不到你心里。百度拥有互联网应用中最底层的搜索优势,拥有深度学习等多方面技术积累,但这盘棋下到现在,给人的普遍印象竟然是BAT不再,ATM开启,你还不要反思吗?!你动不动就说“账上有200亿现金,要如何如何”,你这种状态,还要激进地赌博式投资,注定要犯更大错误!公司能做多大,拥有什么样的竞争地位,是有规律的,我劝你千万不要急躁,你现在要做的是:戒急用忍,反躬自省,砥砺好自我,再出发。

  我不懂互联网,但多年来和互联网人士包括一些大咖的交流中,听到不少关于百度的议论。这里我一并告诉你,如果你觉得是无知和偏见,删除就行了。

   1、百度崇尚技术,这没错。但走到“技术崇拜”,不接地气,要不要反思?

  2、BAT中百度官僚主义最大。不少朋友都说和百度打交道层级最多,部门间互相不给力,一个好建议拖来拖去得不到反馈。这不是因为百度觉得自己特别“高大上”,一般人都看不上?

  3、百度经理人队伍的战斗力不强。说起来,百度待遇不错,为什么战斗力和阿里相比差那么远?我从外围看,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百度人觉得百度是你的,和他们的相关性不紧密,不贴身。你长期说职业经理人文化不行,要弘扬创始人企业家文化,但是百度内外很多人都说你的控制欲实在太强。百度不像阿里的合伙人文化深入人心(我在《第一财经日报》的一个副手去了菜鸟网络,天天晚上九点十点才离开办公室,像打了“鸡血”),也不像腾讯除了有马化腾,还有刘炽平等一批人分担管理,而且机制化地对组织进行激励,张小龙经常不去深圳开会马化腾也安之若素,你会吗?你肯定把他废了。

  在百度,除了你李彦宏和一些天真烂漫刚入职的小朋友,有多少经理人会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别怪他们,怪你自己,你想控制一切,结果就是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对他人的压抑,无法真正激发整个团队的活力。百度表面功夫还可以,但执行力、战斗力不行,这是我在业界经常听到的百度痼疾。不知道你听到过没有?他们为什么拼不起来,或者表面拼实际不拼,问问自己。今天的互联网竞争,不是个人打天下而是众志成城“打群架”的时代,你也想打也经常喊打,但你的人为什么打不起来?!

   4、在百度和你相处要很小心。因为你把百度看成自己的,因为你太在意自己在百度的统御地位,你的同事其实很怕你,跟你说话很小心,要揣摩好你的心思再说。在媒体面前,你的部下连戏谑一下他们的“老板”都不敢。这会让你很难听到不同意见,而你还以为你很了解公司。因为无人挑战你,所以你习惯于自说自话,用人也常常很随便,包括让张亚勤去管公关。亚勤敦厚正派,长于技术,也有领导力,但今天中国互联网的公关市场,他没有一点“杀气”也不会“搞三搞四”,这不是用他之短吗?

   5、你在战略上很急躁。在BAT中,百度这几年渐处下风,说不定再过两三年市值也会被后面的企业超过。你的选择是从连接信息到连接服务,在O2O上赌一把。但百度的O2O之路到底怎么走?你想清楚没有?腾讯的选择是承认自己有些方面缺乏核心竞争能力和比较优势,所以“以弃为取”,比如把电商嫁给京东,生活服务交给大众点评和美团,搜索并入搜狗,腾讯还布就了“一半是自己,一半是别人”的开放体系。然后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把壁垒越做越高。机会导向和能力导向兼具,才能在风口胜出。有些方面你自己未必擅长,手下又缺“能战之死士”,也不做大战略格局的构思和资源配置的纵横捭阖,还要不断铺摊子,这样下去,尽管你身体素质本身要比马云、马化腾强一些,也会累垮的。

  而更重要的问题是,四处为战后,你该加强、能加强的地方可能没有去加强,比如围绕百度地图的服务整合。如果这样的地方也“失守”,我无法想象百度的明天。你不是马云,能够用“外星人”思维超前布局,但“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只要善于学习和求教,你同样能在战略思维方面上一个台阶。Whynot?问问你自己放得下放不下。

  以我多年对品牌和营销的研究,“贴吧门”事件对百度品牌和你个人形象的打击,相当于打断了一条腿,短期看不到康复希望。互联网上那种群情激奋的状态,让我瞬间想到欧仁-德拉克罗瓦的那幅著名油画《自由引导人民》(1830)。什么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幅反映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的油画会告诉你。你去巴黎的时候可以到卢浮宫博物馆看一看。我在张瑞敏的书房里,看到他把《财富》杂志的一期封面挂在桌旁,上面是一艘正在倾覆的巨轮,大号字体是:企业为什么失败?我建议你把《自由引导人民》挂在你的办公室,时刻提醒:失去人民将会怎样?

  但是生活总要继续,百度总要发展。你用躲的方法等舆情冷却和其他公司危机爆发,从传播角度看,也不失为一条路,是无路可走(因为你不愿意低头)时的一种乌龟策略。舆论危机总会过去的。但是,如果这样的教训都不能促使你精神重生,至少从我对商业文明和企业家精神的研究角度看,你和百度的一页都翻过去了。

  为了帮助你精神重生,我给你提几个具体建议,你可以反对,我只希望你看完再反对:

  1、知耻而后勇。把每年1月定为百度的“反思月”,把某一天定为“司耻日”。3Q大战后,马化腾打开自己放下自己,连开了N场对外求教会,虽然也是一种公关策略,但从此开启了腾讯的一个新时代。3Q大战是一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战争,马化腾最后的选择是采取主动的、自省的、开放的方式,以平复用户的反弹之声。而“贴吧门”是善恶立判的事,你还犹犹豫豫扭扭捏捏干什么?百度整风刻不容缓!

   2、重思价值观。本月你再忙,也要拿出时间,于荒郊野岭处或月朗星稀夜(如你真能大隐于市也行),独自清空一下自己(连马小姐也不要陪伴你)。只思考一个问题:李彦宏今天继续活着,为什么?不是“活着就为改变世界”那么简单。

  建议你的助理给你打印几份东西带上参考。一是蒂姆·库克接受《FastCompany》(《快公司)采访时回忆史蒂夫·乔布斯,谈追求“最佳”而不是“最多”的产品哲学;二是扎克伯格在Facebook递交IPO文件后写的那封信,“Facebook的存在是为了使世界更加开放和保持连接,而不仅仅是建立一家公司。我们希望Facebook所有员工每天都能够在做每一件事情时专注于如何为世界带来真正的价值”;三是谷歌的十大价值观,特别是“以用户为中心,其他一切水到渠成”、“不做坏事也能赚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三条;四是张小龙最近关于微信价值观的那篇讲话,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让创造发挥价值、一个好的产品是用完即走的、让商业化存在于无形之中。

  你曾在北大演讲说,专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对你而言不是工作,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宗教信仰;你从始至终都有一个明确不移的目的,那就是让信息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变得更直接、更简单。请你好好反思一下,你做到了吗?

   3、深化从价值观到战略的思考。如果你能真正重回价值观,把“帮助每个人找到所需要的答案,用这种方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百度存在的唯一理由,那么百度的战略就应该基于如何把价值观更加全面透彻地落实。战略的实施应该是百度价值观的自然展开。O2O不是战略,跟别人掰手腕不是战略,都是具体方式。战略是要竭尽一切努力,向着有助于实现价值观的关键环节和领域,持续投入,持续聚焦,持续精进,持续提高壁垒,以让用户获得无可比拟的最佳体验。有了这一点,再去考虑如何将核心优势有效延伸(如搜索社交化和服务化),如何通过互补策略丰富自己的生态(生态建设的核心还是要以有助于价值观的实现为前提)。人都有一命,这一命也是上苍给他的独一无二的使命。李彦宏你不用去和比人攀比,你要做的就是实现你自己的天职(calling),带领整个团队,围绕价值观和战略,在百度最擅长、最热爱、虽九死其犹未悔的那个地方(下辈子你还愿意跳到这里),创造出极致的、永无止境的那种体验,它既是用户体验也是你们自己的生命体验,造福别人也快乐自己,是“二合一”的。

  4、将百度团队打造成业界最佳团队。一切战略都依赖人去落实,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你是技术背景出身,在组织建设、文化软实力建设、团队激励等方面不如马云他们,这很正常,天生我材必有用,你也一定有吸引别人的特质。这方面需要找到比你更善于进行团队建设的人帮助你(比如当年比尔·盖茨旁边的鲍尔默),但前提是,你能放下自己,放下过强的控制欲。

  5、开放自己,加强学习。像你这样背景的人,不骄傲是不可能的,但江河之所以为王者,以其善下之。要广泛向别人学习,不仅向国外学习,只要你主动,身边也有大量学习的机会。中国主要互联网公司的领袖和新一代领军者,你都可以主动登门学习,包括市场上打得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比如你可以向马化腾借两天张小龙,如果他不肯,你就去广州海珠区的微信基地找张小龙,地址可以百度一下,周围还有很多好吃的餐馆。如果2016年李彦宏能够成为互联网大佬中向别人学习最多的人,你就重生了,百度也会重生。但你愿不愿意做,我不知道。

  6、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贴吧门”对你是重创,不反省将是更大的灾难。但放在整个百度发展的长河中,又只是一朵浪花。建议你学习日本围棋手、来自台湾的林海峰。他有一个外号叫“二枚腰”,也有人叫他“不死鸟”,因为他多次创造出七番棋“三连败后四连胜”的奇迹。你这点困难,比起马云的多次危机和马化腾在3Q大战时的危机,只是毛毛雨。那打不垮你的力量会让你更坚强。

  彦宏先生,对你的批评和建议,我基本说完了。苛之切,是希望你和百度通过痛彻心扉的省思,重新出发,重新赢得尊重,赢得用户热爱。解铃还须系铃人。我在寺庙里看到的一幅对联,也转赠给你:如不转念,谁为你救苦救难,倘能回头,何须我大慈大悲?如果你无所触动,没关系,将来我的文集中,《百度们的文化含义》删去就行了,或者我把标题改一下,改为《2011年之前百度们的文化意义》。

   最后,我希望借给你写这封信的机会,也对整个中国互联网企业家说几句肺腑之言:

  你们是时代的英雄和骄子,你们为互联网在中国的各种应用做出了巨大贡献,奠定了无愧于时代的技术、工作、生活、社交、娱乐等等方面的新基础设施,中国7亿网民深受其益(这个数量是美国人口数量的两倍多)。你们在充分竞争、政府干预相对较少的领域里,更多展示了靠知识才能、靠为用户服务而赢的一面,相比某些凭关系靠政策行业的富豪,你们更阳光更灿烂,所以我们喜欢看你们在CCTV和机场书店高谈阔论,而他们有谁能享受如此待遇?!

  你们给社会提供了大量优良的产品与服务,因为互联网特有的用户反馈机制,不断迭代改进,在中国巨量互联网人口的支持下,你们很多产品都是世界领先水平。中国网民是有福的。我自己做的商业文明研究中,就把支付宝和微信作为商业文明中的产品代表。谢谢你们。即使百度和最近同样陷入公关危机的携程(我不久前访问过梁建章),其绝大多数产品都是造福人民福祉的。在微信之前,百度是我用的最多的应用。我自己是个做研究写东西的人,百度学术和百度翻译对我帮助很大,我女儿学英语和西班牙语时,我们发现百度在西班牙语和英语的互译方面做的比谷歌好。今年春节我要回家乡,两周前用携程订了我和夫人的来回程机票,因为我的信用卡到期重换,第一次没有支付成功,携程的电话服务员很nice地帮我解决了问题。

  如果不是“贴吧门”这么恶劣的问题以及彦宏先生的无动于衷,我不会写这篇文章,我也珍惜中国不多的一些有价值的品牌,特别是服务品牌,打造起来非常不容易、毁灭起来很容易。我以前做过携程的服务管理体系案例研究,梁建章他们是用了很多心血和技术手段去努力提升服务质量的。别的媒体和公关公司怎么炒作百度和携程的问题,我管不了,但我希望秦朔朋友圈的读者,要本着既直面问题、又支持发展的态度,给他们建设性的帮助。用一个炸药包把一座无数员工和消费者共同建构的大厦炸掉,这不是我的价值观。我希望我的朋友们和我一起,继续支持我们用得喜欢、觉得有价值的产品。

  但是,我还是要向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家们提出:在价值观上,你们究竟能否问心无愧、自圆其说?中国互联网有很多乱象,互联网上很多内容,你们自己不愿意子女接触,也不愿意让父母知道你在做这样的工作,很多互联网上的消费者也都是任人宰割的沉默羔羊,他们的隐私被作为商品肆意交易,还有整个互联网公司间的公关舆论场,有多少难念的经和难看的“肮脏”,你们应该都心知肚明。

  我不想多说,希望你们多想。今天的“贴吧门”让百度公关无计可施,颇为“委屈”,但百度的公关力量在参与对竞争对手的“打击”时,也曾不遗余力、弄得对手欲哭无泪。说报应过了点,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则是屡屡应验的常识。这样一种公关媒体化、媒体公关化、底线不断下降的场景,实在不是中国互联网的福音,更不是从政府到用户所乐见的。你们在那里耍,自得其乐,以为人不知鬼不觉,真是太低估人民群众的智商了。天在看,债要还!这不是一句“互联网赢家通吃、所以竞争激烈”能解释的!

  你们经常嘲笑实业,暗笑董大姐思维落伍,恕我问你们一句:像格力这样的“中国制造”可以走遍世界,让全球消费者竖起大拇指,而且这样的企业不止格力一家,一批又一批“中国制造”都在中国之外为国争光,但你们能不能告诉我,你们这些海外上市公司,在海外的业务占比有多少?你们为什么在国外玩不转?想过没有,是不是价值观和文化习惯有问题?!

  作为媒体人,我向你们提一个建议,能不能共同净化互联网传播的环境?竞争难以避免,但能不能不恶意攻击,能不能立足于宣传自己、不要立足于打击对手?公司要赢得靠消费者才能在竞争中胜出,公关有作用,但作用有限,没有哪个公司是被公关战就打趴下的。现在不少传统媒体人都去了互联网公司做公关,或给互联网公司做公关,希望你们把传统媒体强调的独立、客观、专业、负责的态度带到奉行“流量第一”的互联网场域。2016,能不能成为互联网公司“公关不作恶”的元年?!

  互联网正成为无所不在的力量,我希望,互联网+,还要和文明+结合在一起。唯此,你们的产品才能更好,你们的微笑才能更自然更轻松,你们才是真正的社会楷模,中国互联网才能成为备受尊重的推动社会进步的文明力量。伟大的历史责任感可以推动你们成为伟大的历史角色,为此克服小我,超越偏狭,君子坦荡荡,不搞“小人长戚戚”,谨守善道,遵循光明正大的阳光之道,Whynot?

  差不多6年前,在《壹百度》的书评中,我写到,“打动我的是一种非常朴素而又直达人心的力量。一种相信的力量,向上的力量,凝聚的力量,为了创造更高价值而永不满足、永远改进、永在路上的力量。”

  这种力量真的打动过我,所以就写了。今天,我不愿看到这种力量远离百度,远离中国的互联网世界,我也写了。

  谢谢彦宏先生,被我当作“胸中垒块,故需酒浇之”的对象,写了这样一篇滔滔不绝的长信。

  我喜欢小扎的一句话,“个人关系是整个社会的根本要素。关系就在于我们发现新理念、理解世界,最终实现持久幸福。”

  本着这样的精神,我从旧金山的酒店动笔,到航班上,再到上海张江的家中,在又一个早上的6点多,完成了这篇文章。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能够坦率交换一些看法,discovernewideas,understandourworldandultimatelyderivelong-termhappiness。(发现新理念、理解世界,最终实现持久幸福。)

  最后,用《老人与海》中的两句话和你共勉: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人不抱希望是很傻的。

  “老人知道自己要驶向远方,所以把陆地的气息抛在后方,划进清晨的海洋的清新气息中。”

  天要亮了,我们还年轻,祝你和百度好运!

  附录:百度们的文化含义

  不久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一本关于百度公司和李彦宏先生所倡导并实践的管理文化的图书,书名叫《壹百度——十年千倍的29条法则》。我被这本简洁明了、坦率踏实的书打动了,用了两个晚上的“卧读时间”一气读完。

  我问自己,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是什么?或者说,百度,及类似百度这样的,在21世纪的头十年抓住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机遇,快速成为中国市场领导者的那些公司,它们的空气里飘着什么?

  是像该书的副标题所传达的,一种可仿效的秘诀?不,这远不是吸引我的地方。

  打动我的是一种非常朴素而又直达人心的力量。一种相信的力量,向上的力量,凝聚的力量,为了创造更高价值而永不满足、永远改进、永在路上的力量。

   硅谷的空气里飘着什么

  十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硅谷的空气里飘着什么》的文章,那是在洛杉矶留学时,专门到硅谷采访的结果。在我看来,硅谷最重要的意义并不在于它是“这个星球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对财富的合法创造”(风险投资家JohnDoerr),是“世界上最没有边界的产业的家园”,而在于它凝聚着美国在20世纪后几十年最宝贵的想象力。硅谷不仅再次证明了个人的自由创造欲望才是一切经济发展中最核心的推动力,而且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把尝试和失败视作自由创造所必需的成本。

  美国PBS(公共电视台)1997年制作了一部关于硅谷的90分钟的专题片,片名就叫“硅谷——百年文艺复兴”,由大名鼎鼎的主持人克朗凯特主持。该片的第一部分描绘了从1890年代到1970年代,从斯坦福大学出来的、年轻而有天赋的科学家、工程师,如何迅速形成了电子工业的核心,从而改变了美国社会;第二部分描绘了从1970年代到1990年代,在硅谷,创造性的反叛文化和对约束性商业传统的逃离,怎样让那些梦想家和发明者们承担起巨大的风险,把硅谷变成了高科技的同义词。

  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化的意义上,美国人自豪地宣喻说,“古代的美索不达尼亚,15世纪的佛罗伦萨,20世纪的巴黎,20世纪末期的硅谷”。

  2000年前后我在研究硅谷的时候,参考最多的文献是《TheSiliconBoys:AndTheirValleyofDreams》(DavidA.Kaplan,1999)一书和两位记者JohnMicklethwait和AdrianWooldridge的一篇论文。他们在论文中提出,硅谷的成功是文化的成功,这簇文化(clusters)包括:能者在上的公司信仰;对失败的极度宽容;对“背叛”(员工流动)的宽容;合作;嗜好冒险;赚钱之后不做“守财奴”,而是再次投资创业;热衷改变;对产品而不是金钱的痴迷;机会的慷慨分布;分享财富。十年过去了。一个叫百度的公司又让我想起了那个标题,我想问的是,作为中国市场领导者的公司,它们的空气里飘着什么?

   没有管理术语的案例

  作为一个学过大量管理学著作,甚至读了管理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媒体工作者,在阅读《壹百度》的时候,我没有看到一个不曾见过的管理术语。它是如此简单,却又如此有力,以致我想到了记忆中的山泉和瀑布。那山泉是清清澈澈的,从你看不到的地方远远地流过来,当它积累了足够的势能,找到了合适的地点,就会决然而下,响彻山谷,深不见底。

  《壹百度》中有29条百度公司的管理和文化原则,例如“人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认准了,就去做;不跟风,不动摇”,“专注如一”,“把事情做到极致”,“少许诺多兑现”,“让数据说话”,“不唯上”,“对事不对人”,“保持学习心态”,“你不是孤军”,“打破部门樊篱”,“主动分享”,“一定要找最优秀的人才”,“给最自由的空间”,“用户需求决定一切”,“帮助别人,成就自己”,“公司离破产永远只有30天”,等等。单就字面来说,并没有什么让人惊异的地方。这有点像在十多年前,中国企业流行到海尔去学习,到了以后才发现,海尔的管理经验很简单(“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但就是学不到。所谓“学不到”,其实是“知易行难”,是坚持不了日复一日地,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好,做到更好。

  百度和海尔的产业属性不同,百度高度重视和认可人力资本价值的方式和海尔也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类似的,那就是,它们都把管理原则变成点点滴滴的行动,变成一以贯之的习惯。如果没有《壹百度》中记录的,真实存在于百度发展的每个阶段、真实发生在许多百度人身上的那些最原始、最生动的故事和体验,再神奇的法则也会失之空洞。

  十多年前采访张瑞敏的时候,他提到过IBM公司创始人托马斯·沃森的一段格言,“一个企业在其生命的历程中,为了适应不断改变的世界,必须准备改变自己的一切,但决不放弃自己的信念。”没有信念和文化凝聚力的企业,即使有很好的外部机遇,即使风光一时,却总是难以逃脱“雨打风吹去”的流星命运。

  《壹百度》使我相信,百度的成功,固然是靠先行一步的天时,靠中国巨量人口效应的地利,靠创业者的技术禀赋和对本土市场的快速响应,但更是依靠一种坚定的信念,专注的精神,对客户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及开放的、在自我修正和自我更新中进步的文化。也许,这才是百度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最重要原因。

  《壹百度》中的文章是在不同时间写成的,但读起来却有浑然一体、一以贯之的感觉,也说明,百度在其管理文化的一些最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一贯的。读《壹百度》,还有一点带有延伸性的感受,也就是百度所代表的中国新公司的文化价值问题。过去,我们更多地是从先进技术的角度看待百度们,其实,在先进技术和先进生产力的背后,在全球投资者追捧的背后,它们可能代表了一种更先进的管理文化。

  百度的市值和影响力已经远超很多历史长、规模大的传统公司,这里面仅仅是新技术的原因吗?总结百度这样的公司的管理学意义,有可能极大地提升整个中国企业乃至其他组织的管理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和百度相比,我们还有多少公司、机构、组织的内部,显得那样浑浊、低效、官僚、武断、割裂、迟缓和封闭,却得过且过,浑然不知!

  199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了管理科学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提出“管理科学,兴国之道”,把管理和科教兴国方针联系起来。今天,在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的时代背景下,百度们的成功更应放到一个具有启发性、借鉴性的视框中观察。正如当年丰田汽车的奇迹产生了享誉世界的“精益生产方式”,今天,我相信,即使是在主流市场上,中国也已经有一批公司具备了世界级企业的潜质或雏形,其中就包括百度。但是,对于这些新公司,我们可能还没有从管理学角度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挖掘。

  最后,我想,假如我是这本书的责任编辑,我会把书名改为《壹百度——朴素而强大的力量》。(本文刊发于2010年3月31日《第一财经日报》B02版)

  (本文作者介绍:商业文明联盟创始人、秦朔朋友圈发起人、原《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郝美津 SF173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李彦宏 百度 贴吧 腾讯 BAT

推荐阅读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老艾侃股:A股终于当上老大 IPO是变相利好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 熔断那天A股的朋友圈发生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