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上打架别讲情怀

2015年12月28日 09:54  作者:雷思海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雷思海

  在资本市场上谈道德,贩情怀,只能让真相被更多藏匿。万宝之争,不过是每天都在上演的资本战场上的一个小插曲。它的唯一新鲜之处,就是被情怀化,被高大上了。

资本市场上打架别讲情怀资本市场上打架别讲情怀

  人到无求品自高,佛到极乐方慈悲。

  万宝大战各方,任何一人,如果没有上述境界,那么这件事,谁都无错,最终看的将是,谁能在规则下调动更多的资源。

  一切就是这么庸俗,这么接地气,这么中国。

  万科管理层第一伏兵

  话说在资产荒的当前,有一样资产,躺在股市里,一度看似寂寞无主。

  那就是万科A。以2015年7月2日,也就是“野蛮人”第一次举牌前的价格计算,2015年的股息,能够接近4.5%,堪比定期存款。而股价长期趴窝不动,落后房地产行业指数涨幅50%,价格若涨,还有可观的二级市场价差。最大股东华润持有约15%的股份。也就是说,只要投入大概300亿,就可以控制它。

  这就相当于在银行存300亿(前提是股价安全),不仅可以拿到固定利息,还有一个市值2000亿的公司,一年千亿级别的现金流,年利润200亿的掌控权,庞大的土地储备。而根据万科的雄心,未来10年,要达到市值万亿。

  这样一个诱人的资产,有人举牌才是正常,无人举牌才是反常。因为它反而说明中国这个资本市场,真的不按正常市场逻辑走,而是按照市场外的逻辑走。

  其实,最先行动的,正是万科的管理层自身。

  据媒体报道,2014年5月28日,一只名为国信金鹏分级1号私募基金成立了,成立伊始就开始密集增持万科A。

  据媒体披露,参与此基金增持万科A的深圳市盈安财务顾问有限公司,是包括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王石[微博]在内的1320名事业合伙人组成的。

  这只基金中的C级劣后资金占比大概28%,由于劣后资金会承担最大的风险,同时也会享受最大的利润,因此,没有把握的资金,是不会承担劣后的。

  而劣后资金对交易有决定性的影响力。根据这只基金此后只买万科A的行动来看,劣后资金应该来自万科管理层。差不多是接近4倍的杠杆运作。

  到今年3月31日,国信金鹏分级1号私募基金成了仅次于华润的万科A股(不包括H股)第二大股东。买入了45699.32万股,占比4.70%,此后一直到9月30日,虽然中间经过股灾与万科A价格的下跌,该基金份额仍然不变,仍然为4.7%。其实今天可能依然是这个份额,因为超过5%需要公告。

  这有些令人疑惑。因为股灾期间,万科A价格一度下跌很多,最低摸到了2014年5月的价格,也就是该基金成立时的价格,它为什么舍低价而不增持?将所占比例刻意维持在4.7%?合理的猜测是,该基金除了增持股份之外,还要保持灵活机动,随时增持减持,从而长期影响股价走势。

  这应该是不难做到的,因为国有大股东华润持有的15%万科A,是不会动的。国信金鹏分级1号作为此时万科A的第二大A股股东,手握的巨大筹码,客观上成为影响股价走势的王者。

  另外一只伏兵,透露出更多信息

  而万科A在今年上半年的走势确实有反常之处。

  万科在上半年,各种利好不断。

  如与万达[微博]合作强强联手、与中南建设合作、与基金合作发行房地产转型基金,业绩增长超预期,提出2015年利润达到200亿的目标,每股业绩可达到2块,央行[微博]多次降息降准等等。这些利好,都没有能让万科A股价有表现,万科A与H之股价成为中国股市独一无二的反差。股灾之前,万科A的涨幅落后于房地产行业指数近50%。

  7月股灾后,万科提出的百亿资金回购计划,基本没有得到执行。到12月初时仅回购1248.03万股,支付金额1.6亿,离100亿的回购计划相去甚远。

  积极性不高可以理解,百亿增持计划若实施,受益的是全体股东,而非管理层。

  而在此期间,不为人注意另外2只资管计划出现了。据《21世纪经济报道》近日报道:“三季度末进入万科十大股东之列的‘招商财富-招商银行-德赢1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下称‘德赢1号’),自8月13日成立至万科停牌前,先后10次追加买入万科A股股票,相关的‘德赢2号’在11月4日成立后,也有5次追加买入。而这两个资管计划,可能是万科管理层的‘底牌’。“‘两个资管计划规模约60亿元,持有万科A比例已近5%。“

  这些报道如果属实,那么,不难产生另外一条推测:万科管理层正在试图,通过复杂的资管计划,以较低的价格,来实现对万科的控制(或者合作控制)。当然,渠道是结构复杂设计的资管计划,它有利于其在基本锁定成本取得可控制的份额之前,避免触发举牌公告条件。

  资本的天性就是逐利,万科管理层即使有这意图,也是无可厚非。

  宝能与安邦登场

  没有不透风的墙。万科的意图,也许被其他资本觉察了。于是,宝能与安邦登场了。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上半年,宝能系的前海人寿在万科上的买卖记录一共10条,且买进卖出频繁,1月、2月甚至存在割肉清仓举动。在7月10日买进万科5亿多股之前,前海人寿手中的万科股票为11861股。

  2015年7月6日,万科管理层抛出百亿回购计划,前海人寿紧随其后,于7月10日在二级市场以每股13.28元~15.47元的价格买入万科股票。此次前海人寿买入万科股权所动用的资金约80亿元,持股比例达到5%,这是第一次举牌。

  决定性的一刻发生在2015年8月27日。据万科公告27日显示,截至2015年8月26日,经过三次举牌,宝能系持有万科A比例达到15.04%,超越华润,成为了万科新任大股东。

  从宝能的行动来看,对万科的管理层意图无疑是了解的。否则难以解释短时间里的这样大手笔购入。

  除了宝能之外,安邦系也加入了抢筹阵营,据港交所最新披露数据,安邦保险在12月18日,万科停牌前两天耗资共约28.35亿元,合计买入超过1.27亿A股,使其万科持股比例上升至6.17%,成为第三大股东。

  各方浮盈巨大,兑现是个难题

  抢筹大战推升了股票价格,11月30日开始,万科股价从14.3,涨到了24.4,涨幅70%。

  到此时刻,最大的几个受益人,自然是几个大股东。与万科管理层紧密相关的国信金鹏分级1号持有的万科股票,按照12月18日停牌前价格24.43元计算,市值约120亿,狂赚将近70亿元;而另外一只与管理层可能有密切联系的德赢1号与2号,浮盈也近60亿。两者相加,浮盈近130亿。

  宝能系持有万科22亿多股,持股市值近460多亿。根据历次买入价格区间测算,宝能系累计投入资金335亿,浮盈高达130亿。后期加入的安邦,也是浮盈甚多。

  各方投资效率之高、盈利之巨,A股历年来罕见。至少表面如此,而更多水下布局,可能仍未揭开。

  不过,从结果来看,这场收购与反收购之战,目前最大的可能获利者是宝能、万科的管理层,以及华润、安邦系等大股东。当然,中小投资者也很开心,不过这可能不会长久。

  如果股价维持目前的位置并向上的话,以上几大股东,估计都愿意兑现走人。

  但是,不可能所有大股东都能全身而退。不论是谁先走人,其留下的恶果,都将由其他股东承受,因为短期内,从万科股票上拿走近百亿的利润,将透支这只股票未来多年的信任。

  这点,不妨看看A股任何一支股票,只要被大幅炒作过,套牢过很多人的股票,都需要很多年来逐渐化解套牢盘,中小盘还好,万科这样的大盘股,这样炒一回的话,估计将需要更长的时间来修复,这对未来的实际控制人,都可能意味着巨大的包袱。

  看热闹不要入境

  所以,万宝之争,其实是一个很常见的资本市场故事:一部分人(恰好是管理层)看中了公司,想以低成本能控制(也有可能是合作掌控,比如与华润合作),被另一部分人看到并搅局,其实也是为了要价。

  这个故事,在以往20多年的A股历史上,已经很多次上演。演员有不同,家底有厚薄,圈子有高低。不过,剧情却差不多。

  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大股东之间达成妥协。大家皆大欢喜,各取所需走人。至于各方如何施展身手,变化法宝,摆列组合,都是个并不重要的过程,它会和很多人想象的一样,很庸俗,很接地气,很中国。

  资本之争,只要符合市场规则,一切都是合理的。万宝之战已经获得足够的眼球。也许现在最需要思考的,并非是万宝等大玩家,它们有足够的筹码,可以保证自己的利益。反而是中小股东,需要小心了,如果大股东之间达成交易的话,那么,该做出抉择的也许是自身了。

  至于那些情怀论,道德论,高大上的时代意义论,不要太当真,投机与山岳一样古老,资本市场上没有新鲜事。

  看热闹,不能太过入情入境,尤其是在资本市场。因为在你看热闹的同时,热闹往往也正在看着你。

  (本文作者介绍:《世界新闻报》评论主编,著有《第五帝国的终结》等。)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万科宝能资本市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老艾侃股:节前将继续反弹 提前布局2016行情 十个字告诉你2015年发生了啥 保监会险资风控会暗批宝能系 宝能收万科如强东娶奶茶 注册制暂时难以终结A股炒作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姚振华买万科给我们的理财启示 地方政府为啥不想僵尸企业死 A股价值投资前景是光明的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