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的名义》给银行提个醒

2017年04月13日13:09    作者:李庚南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李庚南

  谨以《人民的名义》呼吁,“过桥贷款”可以休矣!“过桥贷款”之桥应该用普惠金融之大道来取代,不应让企业再行走在这颤颤巍巍的“桥”上。而这,不仅需要信用环境的改善,更需要银行信贷管理机制的改良,以及监管规制的创新。

以《人民的名义》给银行提个醒以《人民的名义》给银行提个醒

  正在热播的《人民的名义》所产生的霸屏效应或许让剧作者始料不及却又尽在情理之中。对于银行而言则是一件既长脸又“掌脸”的事。

  在查实“小官巨贪”赵德汉上亿赃款的清点现场,编剧似乎有意安排了一出银行员工的“花样点钞”秀,让吃瓜群众大饱眼福,也让银行人大大长脸。但刚刚引燃银行人的自豪,却又隔空甩手一掌,不管你感受到或没有感受到,那一掌却是实实在在的。

  《人民的名义》以大风集团负责人蔡成功之口直戳银行的痛点:一是银行高管受贿问题。蔡成功向省检察院举报京州银行副行长欧阳菁受贿200万时,称“每次从她那拿了贷款,我都会给她好处费”。二是企业借高利“过桥贷款”后因银行断贷而垮台问题。

  蔡成功认定,大风集团的垮台,就是因为京州城市银行断贷,使其无法按期归还山水集团的五千万元“过桥贷款”,导致五千万高利贷变成了六千万、七千万、八千万,最终法院根据质押协议,把蔡成功质押的股权判给了山水集团。

  权且按下欧阳菁受贿所彰显的银行内控脆弱与员工道德风险问题不说。蔡成功所描述的大风集团因借高利“过桥贷款”而被压垮的案例与现实中屡屡爆发的企业风险事件何其相似乃尔!

  如同历次爆发的许多起企业风险事件,其背后几乎都有高利贷的“阴魂”相缠。但当舆论在鞭挞万恶的高利贷之后,总不忘将烈焰烧向了金融体系,烧向了银行。而所依据的却是最简单、粗暴的逻辑——如果银行肯借钱给企业,企业就不用去借高利贷,也就不会发生企业主因高利贷跑路、“跳楼”的种种悲剧。正所谓社会问题经济化,经济问题金融化,金融问题银行化。这几乎已成为这些年来舆论练成的最深“套路”,银行躺枪自是难免!

  诚然,如同剧中的大风集团一样,企业风险的暴露首先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不善、过度负债、盲目投资等问题密切相关。但是,银行躺枪也并非完全无辜。银行传统信贷理念与信贷方式的固化,特别是考核激励与问责机制方面的缺陷,客观上会形成对企业风险的放大效应。

  对于剧中大风集团事件,人们或许更多地将目光聚焦于银行的“断贷”行为及其背后的“阴谋”,更多地从银行高管的腐败及银行不守信用来分析企业失败的原因。尽管其中的缘由非常复杂,既有企业风险及诚信方面的问题,也有银行行为的非理性因素;既有银行从业人员道德风险问题,也有银行考核激励等制度方面的因素。而对触发风险的“过桥贷款”却视为理所当然。

  恰如蔡成功所说,企业之间搞过桥贷款是很正常的事情。殊不知,这看似正常的背后有着极不正常的地方。恰恰是因为“过桥贷款”的普遍存在,催生了大量以转贷为营生的高利贷,引发了许许多多企业债务风险。而“过桥贷款”的存在与银行并非全无干系,实际上它暴露了银行信贷管理之短板。

  什么是“过桥贷款”?

  “过桥贷款”(bridge loan)的本意指金融机构之间通过互相代为发放贷款以解决暂时资金头寸不足的贷款模式。现实中,更多地是指企业为了满足银行先还后贷的管理要求,在贷款到期而无力偿还时,通过向社会第三方借款以归还银行贷款,待成功续贷后再将贷款还给第三方的融资模式。

  恰如剧中所描述的,“过桥贷款”往往系民间高利贷,其融资成本远高于银行贷款。那么,问题来了:企业为什么要借高成本的“过桥贷款”?换言之,银行为什么不直接给企业续贷,而要让企业去借“过桥贷款”、徒增企业的融资成本呢?

  企业借“过桥贷款”显然是因为无钱归还银行贷款。而背后的情形则异常复杂。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无钱又无还款能力,企业经营困难、效益滑坡、现金流短缺甚至枯竭。一类是企业无钱但有还款能力,只是由于特殊原因出现暂时的资金困难。其中贷款期限错配是主要和常见的原因。由于银行贷款周期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周期错配,导致企业资金回流与银行贷款到期错位,不能按期归还银行贷款。

  按照银行信贷审慎的原则,如果企业确已丧失还款能力,那么放贷的基础显然也不复存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通过“过桥贷款”来归还旧贷款,银行给予其续贷的理由也未必存在,其后果无非是暂时掩盖不良贷款,推迟企业风险的暴露;如果企业仅仅是由于出现了暂时性资金困难,企业的发展前景、效益和现金流等方面都支持银行给予其续贷,那么让企业借“过桥贷款”来续贷岂非多此一举、徒增企业负担?

  银行对于为什么不直接给企业续贷的解释不外乎两点:

  一是现行的银行信贷管理制度要求企业贷款到期后必须先还再贷。实际上,银行对于企业贷款到期不能按期归还本息的,直接续贷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展期,即延长企业借款期限。企业在贷款到期遇有特殊情况无法按期还款时,可向贷款行申请展期;一种是借新还旧或以贷还贷。即在企业借款到期后因故不能如期归还情况下,银行再次与之签订新的借款合同,以新贷出的款项清偿部分或全部旧的贷款。

  尽管对于符合续授信条件的企业而言,“先还后贷”与“借新还旧”风险上并无本质区别,但由于《贷款风险分类指引》明确要求“借新还旧,或者需通过其他融资方式偿还的贷款应至少归为关注类”,并需按规定增加拨备;而《贷款通则》则对贷款展期做出了期限固化的规定。

  因此,这两种方式都面临贷款五级分类级别下调问题,续贷后的贷款要划入关注类或次级类,对银行贷款质量形成负面影响,并增加银行的风险拨备,因此实际很少为银行所采用。

  虽然《贷款通则》等明显过时的规章尚未废止,但实践中多数意见认为,我国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对借新还旧行为没有限制,如果以贷还贷确属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话,应当认定为有效。实际上,监管部门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已经在创新相关监管规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2009年以来,银监会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商业银行创新流动资金还款方式,对相应的约束做出了一些变通。2014年7月,银监会出台《关于完善和创新小微企业贷款服务 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通知》,就明确提出了要创新小微企业贷款还款方式,倡导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实行无缝续贷。

  但由于借新还旧方式面临抵质押登记方面可能出现的脱保问题,以及下调贷款评级、增加风险拨备等问题,银行机构创新还款方式的积极性发挥还有待时日。

  二是把企业通过“过桥贷款”来还旧借新,作为对企业还款能力的测试,有助于银行防控信用风险。这种说辞仅是基于银行自身利益的片面认识,貌似合理,实则充满了浓烈的经验主义色彩,暴露了银行贷款管理技术水平特别是风险识别水平的滞后。理论上,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归流应该是建立在企业健康运行基础上,建立在企业正常的现金流和效益支撑的还款能力基础之上的。

  试想,只要企业能还回旧贷款就给予续贷,而不管还贷资金的真实来源,这将置银行贷款于怎样的一种风险之中?短期内或许能掩盖不良贷款,长期看或形成不良贷款的“滚雪球”效应,让银行付出更大的代价。

  需清醒的是,当“过桥贷款”成为企业资金归流的一种常态时,其背后的利益链条就“应运而生”,腐败也由此潜滋暗长。一些社会资金钻营于企业“过桥”的需求,脱实向虚做资金生意,放高利贷;一些银行客户经理通过与高利贷者分享企业贷款到期信息,从中获取好处费;甚至充当资金掮客,有意引导企业去借高利贷以还旧借新,形成了一条隐蔽的利益链。

  “过桥贷款”看似一种“合理存在”,实则是金融领域不易觉察之“肿瘤”,也是银行信贷良性运行的“暗礁”。

  因此,谨以《人民的名义》呼吁,“过桥贷款”可以休矣!“过桥贷款”之桥应该用普惠金融之大道来取代,不应让企业再行走在这颤颤巍巍的“桥”上。而这,不仅需要信用环境的改善,更需要银行信贷管理机制的改良,以及监管规制的创新。尽管这不是银行所可以主宰的事情,但在去“过桥贷款”的进程中银行并非无可作为。

  关键是要减少贷款期限错配,从源头上减少企业借“过桥贷款”的需求。这就要求银行加强贷款精细化管理。合理测算企业运营资金的真实需求,掌握企业生产经营规律和现金流情况,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规模、周期和风险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

  同时,要加快相关监管规制的创新,打消银行创新还款方式的顾虑,深入推进流动资金贷款还款方式创新,实现银行续贷与企业资金需求的无缝对接,从根本上消除企业借“过桥贷款”的无奈。让更多的、专注于主业的好企业可以避免因短期的资金困难陷入高利贷的泥沼。

  更需警醒的是,银行在要求企业讲诚信、呼吁社会诚信建设的同时,自身也需强化诚信意识,也需树立契约精神。要谨防不合理的考核与问责机制所诱发的基层经营行及客户经理盲目抽贷、压贷的非理性行为,防止人为放大和加剧企业风险。唯有如此,银行才会少一些“躺枪”的机会,多一分社会的认可,多一寸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本文作者介绍:先后供职于工商银行、人民银行,现为银行监管部门人士,长期负责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工作,潜心研究小企业金融服务问题。)

责任编辑:冯梦雪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