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资金违规进入楼市不能只挂在嘴上

2016年10月18日10:46    作者:莫开伟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莫开伟

  一切违规进入楼市的资金都是通过银行金融机构渠道“走穴”的,金融监管部门应负有监管不严和监管失职之责。当然,现在不是对谁追责的时候,当务之急是扎紧资金持续流入楼市的“栅栏”,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最近,媒披露中国央行、银监会以及证监会等监管机构,计划进一步加大对资金违规进入楼市的打击,将进一步限制投机性资金对房地产交易的炒作,并打击违规资金参与土地交易(10月12日彭博新闻社)。

  作为每个中国公民,应为听到这样的新闻感到欣喜,无论监管效果如何,至少表明中国金融监管高层看到了楼市资金“虚胖”的严重问题,说明中国政府依然是一个有良心的政府和负责任的政府,不会对楼市价格非理性上涨熟视无睹或无动于衷。国庆期间21个城市政府出台了史上最严厉的“限购限贷”政策措施就是最好佐证。

  确实,目前中国楼市进入了一种癫狂的非理性上涨状态,不仅给普通民众生活增添了痛苦感和被剥夺感,而且大量社会资金涌入楼市,更会加剧中国楼市泡沫,酝酿各种风险隐患,对中国经济发展将会带来灾难性后果。这是谁都能明白的道理,无须多言。

  但现在大家疑惑不解的是,楼市进入如此非理性暴涨态势,除了原来政府鼓励和放松限购限贷因素之外,支撑楼市非理性上涨背后的“幺蛾子”到底是什么?明眼人一下就会看出来,触发楼市进入癫狂状态的那只猛兽是各种来路不明的资金违规进入楼市,对楼市暴涨推波助澜,打开了楼市“潘多拉魔盒”。

  据金融监管部门监测,这些违规进入楼市的资金主要包括银行、债券、证券、理财产品、信托计划、资管计划、保险等资金通过参与竞拍土地、项目开发等多种渠道流入,再加上购买端的个人住房贷款、各种消费贷款以及其他融资变相为购房资金等,甚至一些投资机构包括一些新三板上市公司融来的资金,也直接或间接进入了房地产市场。

  显然,一切违规进入楼市的资金都是通过银行金融机构渠道“走穴”的,金融监管部门应负有监管不严和监管失职之责。当然,现在不是对谁追责的时候,当务之急是扎紧资金持续流入楼市的“栅栏”,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唯有充分汲取教训,加快建立各种金融监管监测机制,才能有效防范资金再次违规流入楼市,才能对得起百姓和这个国家。

  于是,如何有效打击和防范资金违规进入楼市便摆在了金融监管部门和银行金融机构的案头,也将成为下一阶段金融监管部门及银行金融机构的重要任使命。就目前而言,应从三方面来有效打击和防范资金违规进入楼市:

  首先,金融监管机构和银行金融机构不能再把打击资金违规进入楼市挂在嘴上而不落实在行动性,应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风险防范使命感,积极配合中央政府“抑制投资投机需求,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稳定房地产市场。”等政策要求,充分运用金融机构强大的数据系统和资金监测系统,建立起中国楼市资金运行动态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加强对各类社会资金流动的监测,对资金异常流入楼市的国内外资金进行截击,并及时向中央政府报告,以便采取精准打击措施。

  其次,正人先正己,控制社会资金过多进入楼市而影响楼市稳定,需要银行金融机构以身作则,自动斩断对楼市各种利益的贪恋:不盲目追求楼市信贷的高回报,堵塞各种理财产品、股市资金等各种资金绕开监管暗地进入楼市,避免对楼市兴风作浪。

  过去,银行金融机构在这方面没有主动把好关,导致房地产信贷投放猛增,今年七、八两个月住户个人房贷及开发性房贷占了贷款增量的七成之多,对楼市“高烧”起到了催化作用。今后这方面尤其要注意,把扶持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发展当成主要使命,引导更多的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再次,打击资金违规进入楼市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单凭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此,金融监管机构在加强对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做到在“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的基础上,学会科学监管方法,建立有效的监管模式,即与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加强沟通与协作,建立好监管合作平台,做到信息互通、经验共享;同时,提醒各级政府加强辖内金融活动监测,对政府审批的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加强监管,防止这些公司非法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参与楼市炒作;并加强对辖内各类房地产开发企业监管,加强商品房审批、预售等环节监管,防止其通过自设的P2P平台进入非法集资,或与房产中介公司暗地合作继续实施“零首付”等方式引诱购房者盲目涌入楼市。

  尤其,要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加大对楼市各种违规投机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惩散布楼市虚假信息,对肆意投机炒作楼市、哄抬房价的行为从重从严予以经济处罚;对特别严重的,有必要对其投机炒作行为按相应法律条款追究刑事责任,给予刑事拘留、判刑等惩处,增强打击资金违规进入楼市的法治威慑力。

  (本文作者介绍:知名财经评论人、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楼市 限购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20万新三板投资者必关注:刘士余亲自站台意味着啥?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