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平谈中国银行业不良或已触底

2016年09月02日16:08    作者:张琳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张琳

  2016年8月,上市银行陆续发布半年报,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速继续下滑,并不意外,然而上半年营收首次出现负增长的农行,用0.5%的净利润增速和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2.4%的不良率,将银行业的焦虑情绪推到了顶点。

  银行业肿么了?

  银行业的风险有多大?

  银行业还能风光再现吗?

  …………

  我把问题带到了平安银行行长邵平的面前。

  邵  平

  曾任山东省潍坊市信用联社副总经理,1995年参与中国民生银行筹建,随后历任民生银行总行信贷业务部总经理,上海分行行长,民生银行总行副行长,亲身参与了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创建、改革、转型、发展、壮大的全过程。2012年9月至今,任平安银行董事、行长。

  从2012年7月,深圳发展银行正式更名为平安银行算起,四年时间过去了。对一家大型银行来说,四年可能不会改变太多,但是对于平安银行来说,却经历了再造一家全新银行的四年。在邵平的带领下,整合后的平安银行迅速发力,业绩增长领跑同行,在《财富》(中文版)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500强榜单,位列第61位。然而最近刚刚公布的半年报显示,平安银行净利增速首次跌到了个位数。

  平安银行业绩从未隐瞒

  张 琳:这两年平安银行的业绩特别抢眼,大大超过同业,很多人都说,这样的增速快得让人觉得有点不真实。上半年净利润第一次回到个位数的增长,会不会这才是真实的平安银行?

  邵 平:过去也是真实的,因为过去我们的基数小,基数小增幅就高,现在基数大了,增幅相对就会逐渐下来,这是一个规律。另外今年我们做了一些战略性的调整。你知道现在整个经济还处在新常态下,下行压力很大的情况下,银行的坏账是持续地暴露。为了应对这个经济,我们要加大拨备,提高拨备的覆盖率。所以我们今年净利润增长了6.1%,但是我们的拨备提升了55%,这个是我们的计划。各家银行的经营战略和策略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是根据阶段性的调整,这个也是非常正常的,我们没有任何隐瞒。

  张 琳:加大拨备就是计划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邵 平:对。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我们处理不良资产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现在处理不良资产打包卖掉,但是现在是买方市场,价格打得很低,我们自己清收回收率很高,但自己清收要消耗利润和拨备,所以我们的盈利能力提升以后,拨备提高了,我们就可以自己来打掉坏账。未来我们的回收率是40%,但是卖只有20%的价格,所以长期来看是不划算的,这是我们经营策略的安排。

  我们调整业务结构的时候,我们一定对市场的客户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些存量要调整出去,有些风险让它暴露出来。市场人员因为业务还在持续做,没有警惕感,所以暴露出来,惩处以后,大家知道这个是不能做的,慢慢处理掉,就没人再做了。这样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就彻底把不良的包袱甩掉,否则进行重组或者短期的展期,最后还是会暴露出来,这不符合我们大的结构调整战略。所以我们现在不良的暴露是阶段性的,今后这一段完全可以在控制范围之内,会按照预期逐步下降。

  银行业不良或触底 不再恶化

  张 琳:您讲过银行业的利润增速断崖式的下跌是惊心动魄的,今天看来,您觉得断崖式的下跌有没有一个稳住的迹象?现在这种个位数的利润增长是合理的目标区间吗?

  邵 平:从大的利润增长来看,2015年整个行业的增长是2.43%,今年上半年是3.17%,整个有好转的情况。但是银行业在这个新常态下,到底它的增长率是多少合适?这个应该是见仁见智,我个人认为和经济GDP的增长上下不要太多,基本吻合就是一个合理的区间。过去太长时间是偏离了一个合理的轨道。

  张 琳:那不良算是触底了吗?现在整个银行业的风险暴露到哪个阶段了?

  邵 平:银行业二季度坏账的增长率和一季度环比是持平的,原来环比一直是增长的。从迹象来看有趋缓和企稳的迹象,从大的环境来看,我最近一段时间在全国各地跑了很多省,拜访了很多客户,看到了很多积极的一面。有的省二产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开始回升,过去下行的时候,是一产的比重比较小,三产一直是持续上升的,但是二产一直是下降的,这开始企稳回升了,下行的压力就会减少。另外新经济的增长非常健康,大消费领域的增长非常健康,这些都是对银行来讲是增强信心的一面。

  我过去讲银行进入一个焦虑时期,经济下行、坏账增加,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是非常大的,但是看到经济结构性的变化以后,我们的信心、心态会更平稳一些,比如说产能过剩的行业,钢材、钢铁、煤炭,今年上半年这两个行业都有了利润,钢材和煤炭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这也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张 琳:不会再恶化了吗?

  邵 平:不会恶化了。

  资产荒挑战加大

  张 琳:目前来看,包括平安银行在内,整个银行业的风险集中在哪些部分?

  邵 平:过去因为快速增长阶段,粗放的发展或者同质化的竞争,大家都集中在产业过剩行业和小企业的互联互保模式上,这一块集中度比较高,另外就是过剩的制造业。还有就是这几年的货币投放量是比较大的,某种程度上的货币的超发现象是比较严重的,所以导致一些资金在空转,在虚拟经济这个领域转得很多,还有银行的理财也有进入到股市的,我们现在很大的难度和问题就是资产荒。资产荒对银行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各家都在恶性竞争。

  张 琳:怎么缓解资产荒的挑战?

  邵 平:我们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2014年,我们发现基础设施、惠民工程、骨干行业的战略资源整合还是非常需要资金的,但是这些资金用银行信贷投放的时候,和我们的贷款条件限制不太吻合,操作起来比较困难。社会上资金闲置的比较多,我们就用投行的思维,用银行媒介的手段,用社会资金进入产业基金的方式,脱虚向实,把这块资金集中起来投入到实体经济中。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已经落地的产业基金有5600亿,这对支持实际经济发展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也对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是一个很好的支撑。

  银行业“剩者为王”

  张 琳:中国银行业现在是在经历一场周期性的洗礼吗?

  邵 平:是,因为我们过去经历过快速增长期。我有一句话是顺周期增长靠运气,都是差不多的,但是逆周期增长要靠智慧。银行是一个剩者为王的行业,在经济周期来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把你自己的战略、定位搞清楚,战略的落实要有定力,执行要始终如一,不能摇摆。一分战略,九分执行。在战略的执行过程中,我们的金融企业要有一种责任心和一种情怀,要和国家的战略,和实际经济的发展相吻合。不能撇开实体就自己发展而发展,这样风险是一定会产生的,而且这样是不可持续的。

  张 琳:在这场洗礼过后,什么样的银行可以真正做到“剩者为王”?

  邵 平:现在从中国的历史来看,我们经历过大的周期波动以后,大浪淘沙,剩下的国际化成功的商业银行,他们无疑都是在战略上定位非常清晰,在可持续发展风险控制上有独到之处,在产品和服务创新上有新的突破,而且能适应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灵活地来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和战术,这样的银行才能可持续,才能剩下来。当时名声很大的一些机构现在都不见了,这里面我们中国的银行业刚刚经历这个周期,所以我们在这方面还缺少一些经验,我们应该学习国外成功商业银行应对风险,应对周期的一些经验和做法,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战略,制定自己的发展和应对之策,使我们的银行能基业常青地发展下去。

  平安银行新三年…

  张 琳:平安银行最不同、最具差异化、最特色的打法是什么?

  邵 平:前三年我们的经营突出了专业化、集约化、互联网金融和综合金融,新三年我们提出了一二三发展战略。一是提质增效,二是两大任务——深化事业部改革和推进分行转型,三是打造“精品金融,智慧金融,生态金融”三张名片。

  过去三年,平安银行找到了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新三年要再次升级,推进“C+SIE+R”(核心客户+供应链客户、产业链客户和生态圈客户+零售客户)全产业链经营模式。过去做供应链金融,我们没有能力去做核心客户,只是围绕核心客户做供应链和产业链,所以在产品服务上的能力就受到限制,一旦出现风险,我们处置的主动权就没有,显得非常被动。

  中国有全世界最完美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我们适应市场变化,把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用全产业链的服务模式推广,我感觉效果肯定会好,所以我们就做了大量的探索。比如事业部的专业化,抓龙头企业,我们的平台会打造成中下游的载体,我们的零售和产品服务模式的调整作为公司和零售的衔接交叉,所以新三年这期间我们这两大任务完成了以后,一个完整的C+SLE+2的模式基本完成,就为下一步平安银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 琳:这么听下来,接下来你们的利润还是会回升的?

  邵 平:应该有这个信心。

  张 琳:如果让您对自己这几年在平安银行的工作打分,您会打多少分?

  邵 平:应该说自己给自己打分是很难,所以我也不会打,到时候市场会给我一个肯定。我感觉我最满意的是这4年的工作使我们平安银行团队的思想、思路开阔了,使我们的团队的士气振奋了,使我们解决困难和迎难而上的信心增强了,我们一个新的商业模式逐步完善了。

  张 琳:您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提到银行家精神,您觉得自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银行家吗?

  邵 平:我只是一个金融从业人员,还谈不上银行家。银行家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第一个要牢固树立稳健经营的理念,不稳健、不可持续是银行家的第一大忌。第二个要矢志不移地加强战略管理,要有清晰的战略,要有坚定的执行,把战略管理抓好,这个银行才不会走偏,这是很重要的一条。第三个,作为银行应该要精细化管理,我们在这方面和西方国家成功的银行比起来还是略显粗放,有很多功课要做,要做很多文章,要补上精细化管理。再就是银行家有创新精神,这种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泉。

  (本文作者介绍: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主编)

责任编辑:蔡越坤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银行业 触底 邵平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20万新三板投资者必关注:刘士余亲自站台意味着啥?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