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既不应神话也不应妖魔化

2016年05月16日11:27    作者:唐宁  (0)+1

  文/宜信CEO 唐宁

  对于互联网金融、P2P网贷、众筹、电子货币等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既不应神话,也不应妖魔化,而是要在金融改革、社会进步的大背景下客观、理性的看待其长期的、根本上的积极作用和短期的、成长中的痛。

  拾年咖啡随想

  今天的几个会又一次约在了清华园的拾年咖啡,窗外是淅沥沥的小雨和一片绿色,店里三三两两的聚会,其中一位年轻同学正在教老外汉语,还有一个创业团队在激烈讨论着什么。我到早了,一个人坐下,看着拾年咖啡的logo,思绪被带到十年前,宜信公司创立的2006年。

  那时,也是在清华五道口附近的一个咖啡馆,我告诉几位早期团队成员,我们将通过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让更好的金融来到中国,实现“人人有信用”。时间过得真快,这个月底我们的宜信公司就十岁了,中国和世界的P2P网贷平台模式也进入了青春期,不再是襁褓中的婴儿,而是在金融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起到更大作用的少年。

  我一时有了写一写的冲动,想写一写自己对过去十年的感悟,对最近一些事情的看法,以及对未来十年的思考,就像当年,我们对公司的发展做了三个三年的规划,从夯实基础,到两翼齐飞,到遍地开花。虽然那时看起来很多都是mission impossible,但一步一步,我们创造了自己预见的未来。

  过去一段时间,P2P网贷平台模式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热点,从2015年12月中国互联网金融第一股宜人贷在纽交所上市,到年初美国对冲基金行业因整体表现不佳而部分退出网贷平台投资所带来的资金荒,到日前LendingClub的合规自查导致CEO辞职,伴随着中国各级金融监管部门启动互联网金融行业专项整治,一时间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认知、说法,有的为了抓眼球,甚至危言耸听。

  其实,对于互联网金融、P2P网贷、众筹、电子货币等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既不应神话,也不应妖魔化,而是要在金融改革、社会进步的大背景下客观、理性的看待其长期的、根本上的积极作用和短期的、成长中的痛,通过行业监管、国际合作、行业自律、媒体监督、投资者教育、消费者保护等多种形式来正本清源,使中国已然在国际上具有领先地位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持续保持引领,在支持创新创业和实体经济发展方面起到更大的、更积极的作用。

  我还清楚的记得,2001年、2002年左右,是所谓的互联网泡沫破裂,美国的破了,中国的也破了,今天的互联网巨擘当时股价长期在一美元左右徘徊,多家企业的创始人纷纷寻求卖身,而今天的风投领袖机构当时连周会都开不下去了,觉得LP不支持了,投的企业也出了问题,创业投资之路还能不能走下去。我想,十年后咱们再来看今天的金融科技创新、互联网金融,会有相似的感受。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互联网金融业者,肩负着补充传统金融、助力普惠金融的大任,吃些苦、受些累,默默承担一些委屈和不解,这都不算事儿。

  况且,和十年前相比,那时的行业,只是一个想法,只有一间比这家咖啡店还小的办公室,今天,中国的网贷行业已经在风雨中扬帆起航,十年间服务了近千万未被传统金融体系所覆盖的小微、工薪和农户,在人才、业务和资本层面早已走出国门,来自中国的有代表性的网贷平台,其数据驱动的客户获取和风险控制能力,信贷资产质量,基于风险定价的产品设计能力等,均已得到多年的证实并在国际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未来十年,相比于过去十年,对于金融创新业者来说,会更加精彩。十年之后,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等词汇,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应该已经消失,更好的金融来到中国,在德才兼备有担当的机构和个人推动下,稀缺的资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便捷高效的到达为社会创造最大价值的企业和个人。

  马上要开会了,先写到这里。

  宁

  5月14日 于清华园拾年咖啡

  (本文作者介绍:宜信公司创始人、CEO)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P2P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五月第一周新三板的奇葩股:神州专车亏37亿上市底气何在 20万新三板投资者必关注:刘士余亲自站台意味着啥?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