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没说出口的降息苦衷

2015年03月11日 07:22  作者:董希淼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董希淼

  据说,在欧洲一些国家,你向银行借钱,银行要倒贴利息给你;你到银行存款,你要向银行支付一笔费用。负利率在我国大概不会出现,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国金融市场上的利率将百花齐放,利率市场化的大风已经起来,而且越来越大。

周小川没说出口的降息苦衷周小川没说出口的降息苦衷

  两会期间,央行[微博]行长周小川在政协小组讨论会会场被大批记者包围,大家纷纷追问“是否还会降息”、“什么时候降息”。

  周小川一边露出他招牌式的微笑,一边连连摆手:“等过几天记者招待会再说。”短短十一个字,四两拨千斤,又留给媒体很多猜想。

  然而,2月28日央行决定降息以来,国内银行存款市场利率出现的一系列变化,远不是一句话所能概括的。虽然这是央行三个月来的第二次降息,但这次降息后的利率走向却是史上最复杂的,没有之一。

  2015年3月1日起,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同时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此前的2012年6月8日,央行首次允许存款利率上浮,上限为基准利率的1.1倍;2014年11月22日,央行再次将浮动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并简化了利率的期限档次,下放较长期限存款的定价权。

  2012年6月,存款利率第一次被允许上浮时,一些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久旱逢甘霖,立即纷纷“一浮到顶”。市场份额较大的五大银行,虽未第一时间将利率上浮到顶,但不久之后也用足了上浮10%的政策,各家银行利率水平趋于一致。

  而2014年11月降息,尽管一些中小银行当晚宣布将存款利率上浮到顶,但用足20%的银行尚属少数,16家上市银行对一年期定期存款则出现了三种不同利率,存款利率差异化初见端倪。那次调整,央行不再公布五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由银行自主定价,五年期存款利率更是五花八门,差异极大。

  那么央行本次降息,又有哪些新的变化呢?2月15日,笔者在新浪财经发表《光大银行[微博]为啥任性下调利率》,提出:存款利率经常性、差异化的调整,将成为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新常态”。而这次降息后出现的各种情况,恰恰验证了笔者二十多天前的判断:

  首先,存款利率呈现经常性变化。降息后,银行根据资金需求和定价策略调整存款挂牌利率,并不奇怪。但在降息不到一周内,那些积极宣布上浮到顶的银行,又齐刷刷下调利率,还是较为罕见。如2月28日央行发布降息消息当晚,浙商银行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第一家宣布将所有期限的存款利率基准上浮到顶。

  但仅仅过了几天时间,该行于3月6日起却全面回调存款利率,基本上调为基准利率上浮20%。渤海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上周也回调了存款利率。目前,除少数城商行、农商行外,执行上浮30%的银行已属凤毛麟角。是银行太任性,出尔反尔?其实,这样的利率调整会越来频繁,习惯了就好。

  当然,这其中不排除央行采取窗口指导等方式,对各家银行利率政策进行引导。如果各家银行在央行宣布降息之后,又都将存款利率全部上浮30%,显然会使降息效果大打折扣,这是央行所不愿意看到的。事实上,央行希望通过存款基准利率的进一步下调,降低金融机构筹资成本,带动各类市场利率和企业融资成本继续下行,这对于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贵”问题具有积极作用。央妈用心良苦啊!

  其次,存款利率呈现差异化调整。以前存款利率调整,大致上可以分为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几个阵营,在各自阵营中,大家心照不宣地执行基本一致的利率。但这次,这样的“默契”似乎也被打破了。比如,3月1日建设银行官方公布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9%,半年期存款利率2.7%,均高出工行、农行、中行等其他大行0.15%,建行由此也被媒体戏称为“叛徒”。这种差异化,也将越来越明显。

  即便是同一家银行,存款利率也在三个方面体现出差异化:一是对不同期限的存款实行不同的浮动,比如一些银行对一年定期存款上浮10%,而对期限较长的存款则上浮20%;

  二是对不同客户的存款采取不同的策略,比如对私人银行客户、对较大金额存款,给予较高的上浮幅度,而普通客户则按挂牌利率来执行;

  三是对不同地区的存款授予不同的权限,多数大中型银行将一定范围内的利率浮动权限下放到一级分行,由一级分行根据本地市场情况采取灵活的应对策略。

  而且,与以前各家银行大张旗鼓宣传利率上浮到顶不同的是,此次多数银行在利率浮动方面都低调了很多。尤其是几家大行比较忌讳谈利率上调的话题,甚至禁止支行网点使用“上浮到顶”等字样。

  这一方面表明,越来越多的的银行开始成熟起来,已经意识到单一的存款价格战未必是一件好事;另一方面,这也说明存款利率的差异化在加大,一概而论容易产生误解。银行网点电子显示屏上的利率只是挂牌利率,既不完全等同于央行确定的基准利率,也不完全等同于实际执行的利率。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框架。由此看,利率市场化作为全面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一步,将坚定不移地继续前行。下一步,央行可能采取的手段有:推出大额可转让存单、再次扩大利率上浮空间等等。同时,市场化的利率体系和利率传导机制还应得到进一步完善。接下来,如果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达到基准利率的1.4倍,那么利率市场化差不多也就实现了。

  不过利率市场化,并不必然导致整个社会利率水平下行。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下,存款分流趋势进一步加剧,如果完全放开存款利率,会引起对存款的更激烈争夺,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如果银行将其转嫁给企业,反而将可能在短期内推高企业融资成本。所以,我国现在不必急于完全放开存款利率管制,而是应该在有序推进的同时,加快出台相关配套措施。比如,已经公开征求意见的存款保险制度应尽快出台。

  据说,现在欧洲一些国家,如瑞典、丹麦、瑞士等,已经实行负利率,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家发行的债券也是负利率。这就出现了一些似乎不可思议的现象:你向银行借钱,银行要倒贴利息给你;你到银行存款,你要向银行支付一笔费用。负利率在我国大概不会出现,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国金融市场上的利率将百花齐放,利率市场化的大风已经起来,而且越来越大。

  而你,会是利率市场化风口上那头随风飞扬的猪吗?

  (本文作者介绍:零售银行观察者、兼职财经评论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微博名称:@东行归来)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银行周小川降息

相关专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老艾侃股:盘面仍存三大亮点 银行已激活蓝筹 银行怎么可以任性成“弱势群体” 不能因为行情转暖而缓推T+0 改革要打破国有银行不破产的神话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十大关键数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那些沉默不语的投资大师 李克强给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指出路 谁是拯救股民的120? 2016年房地产税仍难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