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民生破产这谣言怎么来的

2014年11月24日 19:10  作者:董希淼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董希淼

   个人容易在群体里丧失理性,没有推理能力,思想情感易受旁人的暗示及传染,变得极端、狂热。李光斗在分析微信朋友圈中种种拉低智商的行为后强调:如何在信息爆炸的社会中辨别真伪、独立思考,不被低智商社群淹没,是对互联网移民最大的考验。

网传“武汉民生银行”破产网传“武汉民生银行”破产

  这几天,一则关于“武汉民生银行破产”之类的谣言,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开来。这条谣言煞有其事地说,武汉民生银行内部已经宣告破产,存款客户50万以上统一赔付50万,理财产品什么的不包括在赔付范围之内。

  这样的谣言,粗制滥造,漏洞四出,一看就是假的:首先,从名称上看,“武汉民生银行”就是一个不规范的称呼,正确的应是“中国民生银行武汉分行”;其次,武汉分行作为中国民生银行的一个分行,并不是独立的法人,根本就不存在破产不破产的问题;第三,即使分行出现一些困难,中国民生银行作为一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不会坐视不管。

  毫无疑问,这是一条彻彻底底的谣言,不用查证便知并无可信之处。谣言的背后,很可能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恶意中伤中国民生银行武汉分行。那么,是谁可能造出这样的惊天谣言呢?

  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这条谣言在网络上传播散发时,还配了一张照片。照片显示,中国民生银行武汉分行大楼前面,拉着一些白色的横幅,横幅上有“民生银行理财欺骗储户8000万血本无归”字样。

  从这里,我们大致上可以推测此谣言的发布者,可能与之前该分行发生了所谓8000万存款“不翼而飞”事件有关。对于8000万存款之事,我在8月12日通过新浪财经发表了《从民生银行8000万存款“失踪”说起》一文,已有详细分析,不再赘述。

  针对“破产”谣言,该分行昨晚发表了《严正声明》:分行一切经营管理活动规范有序,不存在任何异常现象;不法分子的造谣与中伤,严重损害分行声誉和金融秩序,已正式向公安机关报案,将依法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坚决维护分行正当权益。

  近些年来,由于银行销售或员工私售的理财、信托、保险等产品收益达不到预期目标,或者本金未能及时赎回,客户与银行之间的纠纷日益增多。部分客户在开展所谓 “维权”行动时,采取了一些过激的行为,比如围堵银行营业场所、网上发帖抹黑银行等等。

  我认为,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客户与银行的全部行为都必须符合法律 法规的要求。客户如与银行有纠纷,协商不成的,应该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发布这样毫无根据的造谣者,应该被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为什么说应被追究法律责任呢?银行是经营信用的金融企业,声誉对银行至关重要,谣言对银行伤害很大。今年3月24日,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挤兑事件。为应对此事,该行董事长亲自押着运钞卡车赶来处理,当地县长还发表了电视讲话,部分网点甚至兑付到凌晨三四点才关门。这样持续三天之后,老百姓集中提款情况才基本平息。

  而这起挤兑事件的导火索,就是3月24日中午前后,有一储户要取20万元现金,因未预约被该行拒绝了取款。随后,“射阳农商行要倒闭”便在坊间传开。

  江苏射阳农商行遭遇挤兑,是因谣言而起的个案,其实质是银行“声誉风险”带来的考验。少数客户对银行服务不满就捏造事实,散布谣言,图一时之快,但往往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有时候还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在射阳农商行挤兑事件中,散布谣言的蔡某被警方查获并被依法拘留,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惨重代价。我们也期待,相 关部门能尽快查处散布“武汉民生银行破产”谣言的幕后之手。

  除了居心不良的发布者之外,这条明显是谣言的消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转载、转发呢?这其中,包括了一些非主流的网站、论坛。在笔者的微信朋友圈中,少数财经记者、编辑也在传播。甚至还有媒体想来采访我,问我对“武汉民生银行破产”看法。作为专业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怎么连一点点基本的常识都没有呢?真是为部分人的智商捉急!

  仔细思量,这种拉低智商的行为,其实正反映出少数媒体和记者们对银行负面消息的病态偏好。近些年来,少数媒体热衷于炒作银行的负面新闻,热衷于鼓吹客户与银行之间的矛盾,对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和国计民生方面的努力视而不见,对银行业一点点风吹草动就十分心动,唯恐天下不乱。

  更有少数媒体,缺乏基本的常识,不进行专业的分析,为吸引眼球妄下结论,甚至黑白颠倒,丧失了职业道德,也误导了社会和公众。

  不可否认,近年来,国内外的社会都出现了一股贬低金融、仇视银行的潮流。美国出现了“占领华尔街”运动,国内也出现了诸如大堂经理下跪之类的极端事件。实体 经济持续下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等等问题,大多也都将原因归结于金融尤其是银行支持不力。

  工商银行利润接近三千亿,竟然也被当成一种“罪证”饱受批评。一 时间,对金融业特别是对商业银行的批评纷至沓来,各种奚落与讽刺不断。事实上,这是一种群体性的误解和无知。从国内外金融业发展历史看,社会需要金融,金融促进社会进步。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教授在《金融与好的社会》一书中指出的那样:“保险、房贷和年金这些基本的金融创新产品在民众中广泛地传播,过去一个世纪里,他们共同保障了上百万人的福祉。通过大大小小各种类型的创新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将使财富覆盖的范围扩大,从而逆转社会不公平现象加剧的趋势。”

  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写有一本社会学经典名著《乌合之众》(The Crowd),对社会群体心理有着深刻的观察和研究。他认为,个人容易在群体里丧失理性,没有推理能力,思想情感易受旁人的暗示及传染,变得极端、狂热。

  李光斗在分析微信朋友圈中种种拉低智商的行为后强调:如何在信息爆炸的社会中辨别真伪、独立思考,不被低智商社群淹没,是对互联网移民最大的考验。

  我们正处于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需要扪心自问。

  (本文作者介绍:零售银行观察者、兼职财经评论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微博名称:@东行归来)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信息爆炸谣言民生银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老艾:降息将使A股再涨500点 冲击3000点 央行大力度降息是银行噩梦 马云乌镇演讲:我不做红顶商人 中国商人靠什么赚钱? 三马聚首华谊剑指大娱乐 货币政策转向全面宽松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降息对银行业不完全是利空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另类解读:社会信贷求助成本太高(一) 油价下跌到底是阴谋还是阳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