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另类解读:社会信贷求助成本太高(一)

2014年11月20日 18:47  作者:嵇少峰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嵇少峰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话题被翻来覆去地讨论,但大都停留在社会责任及金融机构为富不仁的范畴。笔者试图通过对小微信贷风险及成本盈亏的分析,从另一角度解析当前小微企业信贷的种种问题并揭露其最本质的原因。

社会信贷求助成本: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另类解释社会信贷求助成本: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另类解释

  今年央行[微博]连续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向各金融机构释放流动性,要求其定向支持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将信贷资源更多地配置到“三农”、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但是,一方面银行反映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同业市场资金充沛,另一方面却是小微企业融资难及倒闭声不绝于耳,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政策传导的故障?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话题被翻来覆去地讨论,但大都停留在社会责任及金融机构为富不仁的范畴。笔者试图通过对小微信贷风险及成本盈亏的分析,从另一角度解析当前小微企业信贷的种种问题并揭露其最本质的原因。

  一、是不是所有小微企业融资都难?

  国家四部委出台的《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关于对小微企业的划分比较具体,要素众多,但事实上中国金融业从来就没有也不需要清晰划分中、小、微企业,各家银行大都根据风险喜好、投放规模来进行统计,并不严格执行上述分类标准。

  从银行信贷及风控的角度出发,一般把当下中国的小微企业简单地分成三类。

  一类企业:优质企业,拥有一定的规模及较好的盈利能力,经营稳定,信用度良好,具有科技创新能力或市场优势,实际控制人素质高、管理能力强,可抵押资产质量高,信贷风险小等。

  二类企业:一般企业,经营相对稳定,盈利一般,保证措施弱,其它条件有优有劣,存在一定的信贷风险。这类企业大都属于农业、林业、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家具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受经济周期影响很大,极易发生变化。

  三类企业:劣质企业,大都身处充分竞争及夕阳行业,以缺乏经验的初创企业和落后产能企业为代表。一般情况下,这些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差,技术落后无竞争力、市场无话语权,基本无盈利能力,濒临倒闭或存在重大信用不良纪录、社会存活度低。

  尽管上述分类不够科学,描述也不完全准确,但在信贷工作中,这种标准相对还是比较实用的。

  对于第一类优质企业,各银行凭借利率优势及产品优势争相投放。对这类企业而言,贷款基本是没有难度的,只需要优选银行即可。这类企业出现信贷风险往往是信贷过度导致的。由于借入资金超过了自身需要,一般会将大量资金投向与本业无关的房地产、矿产、民间金融等大家公认的暴利行业,最终由于各种原因而形成风险。当然,这种优质企业并不见得象社会上的普遍认知的那样。比例钢贸类这种流动性好、周转率高、交易量大、变现快的企业也一度被银行认为是优质企业,导致大家争相进入,而钢贸类企业由于上下游恰好是铁矿、房地产这类所谓的暴利行业,很容易以平台为融资工具,将大量的短期信贷资金投入到长期不可知的占用中,最终导致流动性风险。

  对于第二类中等企业,银行的态度就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分化。作风谨慎的银行会用利率及规模优势从中优选相对安全的客户,或者干脆消极对待这部分客户,专注于大中型企业;一部分擅长小微企业的银行,将其作为蓝海,与大行进行差异化竞争,作风勇猛,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了极高的利率回报。但是,这部分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或充分竞争行业,人力成本高、赢利能力较弱,导致其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往往成为风险高发的一类。

  对于第三类劣质企业,银行当然应将其闭之门外。对其提供信贷救助,只能是浪费社会资源,导致信贷市场畸形。从全社会角度看,远不如直接给这些企业的员工提供社会保障更合算。

  通过上述分析,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即我们谈的小微企业贷款难,应该主要是指第二类一般企业及第三类劣质企业的贷款难。第三类企业我们本身就应该把它排除在信贷之外,其融资难本身就是合理的存在。银行所谓的信贷有效需求不足,是指即是第一类及第二类优质企业的信贷需求下降,在他们眼中安全的信贷对象才是有效的信贷需求,而二类次等与三类企业均与此无关,因此,前文政策传导的故障才会存在。

  二、小微信贷的成本悖论说明高利率无法覆盖高风险,不能通过此方式完成良性的信贷循环。

  这三类企业随着融资难度的增加,获得资金的成本也相应增加,导致越不能接受高成本的企业越要接受高利率的折磨。在平均概率情况下,这三类企业的死亡率会随利率上升而逐步增大。工商总局数据显示,我国小微企业五年内的死亡率在50%左右,这还是过去几年经济上升期的数据。第二类及第三类企业的死亡率要远远高于50%,而恰恰是后两类企业,却要承受更高的、自身难以承受的贷款利率,这就是小微信贷的成本悖论。

  金融机构如果希望在小微企业信贷中盈利,就必须保证自已能从第二类企业中挑选出相对安全的好一点的企业,以躲开剩余的危险。在市场环境下,就盈利与安全性而言,必然有超过半数的小微企业银行是不应向其提供贷款的。这些数据不太准确,判断也有些主观,但实际上这是客观存在的。金融机构如果希望用高利率来覆盖高风险,其结果必然导致其信贷对象越来越向第三类劣质企业转移,风险倍增的效应,绝不是增加一点利息收入可以解决的。

  银行辨识小微企业安全性的工具就是利率及授信的要求。简单地说,银行对企业授信要求越高,信贷利率就越会低,因为总会存在银行间竞争导致的企业与银行的博弈行为。因此,利率水平定在一个什么标准,一般情况下就意味着你在这三类企业中选择哪一类或其中的哪一部分。

  信贷人员在长期工作中常常无形中遵循一个标准——“安全边际利率”,这个说法没有人明确提出,但它客观存在。“安全边际利率”是指在一定时期、特定金融环境下,能够确保金融机构在资金相对安全的前提下优选信贷对象、又能保持合理利润的利率标准。从宏观上考量,在“安全边际利率”范围内发放贷款,不良率是可控的。它随着经济及金融形势的变化而不停地调整,但大部分时间接近于社会各行业平均投资回报率,远低于民间平均融资利率。它大约介于第二类一般企业的平均融资成本左右,这个利率的左边是第一类企业与第二类企业的前50%,它的右边是二类企业的次级50%及第三类企业。

  但是在信贷工作中很难做到如此精准,因为分辨小微企业的质量是一个极其困难的工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停地发生变化。利率是一种试金石,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它还需要金融机构具有非常良好、反映敏捷的风控制度支撑。在宏观经济上行,市场流动性逐步增多的情况下,“安全边际利率”会适当增大,在宏观经济下行,市场流动性偏紧的时候,“安全边际利率”会相应缩小。由于银行的机构庞大,且一直追求信贷规模的单边增长,因此无法做到及时切换信审风格与标准。众多的大银行只选择做第一类企业及第二类企业的前一部分,而小银行更喜欢做第二类企业特别是第二类企业的后半部分,但是一旦经济下行,小银行如果来不及调整信贷结构,其不良率将迅速吞噬其先前的高利润而形成亏损。民间金融机构如果希望存活,也只能利用其灵活性在狭窄的空间里生存,这就是为什么这些机构一般无法做大,一旦上规模就很容易死亡的原因。

  由于第二、第三类企业必须长期由外部提供信贷求助,因此这个脆弱的生态系统极易导致崩溃。我国经济持续多年的高速发展掩盖了这个规律。直至2008年,当时一大波小微企业的死亡就是这种生态系统的正常反应,而后强刺激政策形成大量的流动性,又使得危险得以延续。直至今天,实体经济持续在底部徘徊,连续31个月PPI的下行已然使这种崩溃大面积出现,短期很难得到扭转。

  说我国的银行业是暴利其实是个笑谈60%以上的信贷资金投向了政府各类平台及国有大中型企业,这种纯粹用政府信用背书的左手与右手的游戏,形成了银行帐面的巨额利润,银行实际上已变成了另一个财政,信贷资金的流动性已然被绑架,帐面经营的利润有何意义?30%不到的小微企业贷款形成的短期高收益,长期看来必然被经济发展轮回的谷底期侵蚀,现在各方面反映的情况已能充分说明问题。总量越大、利率越高的银行将会承受更大的损失,高收益覆盖高风险只能是个梦想。

  三、金融机构对第二类企业发放贷款,带来的社会效益高而经济效益低,发达国家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我国仍属发展中国家,受困于科技水平、创新能力不足等诸多因素,第二类企业实际上占我国整体企业的绝对值与比例均非常巨大。中国小微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GDP 总量的60%,纳税占国家税收总额50%,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特别是第二类企业,它们往往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它除了提供税收与GDP外,还有效解决了我们众多低端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小微企业的发展是解决就业和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对国家而言,满足第二类中等企业的信贷需求,是金融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我们有必要引入一个新的名词——“社会信贷救助成本”,意指由于弱势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而应在金融信贷资源分配时给予其一定的经济补贴偿,以鼓励及保证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平等或优先对其提供信贷支持。这个成本无论是补贴企业还是补贴银行,都一定要体现在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中,它必须等于或超过金融机构为其提供信贷而产生的损失,促使金融机构有投放的动力。这部分成本,我们便将其定义为“社会信贷救助成本”。

  许多发达国家及地区大都由政府承担了多数的“社会信贷救助成本”。美国成立了联邦小企业管理局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担保贷款的风险损失由政府预算列为风险处理。美国政府和各地方银行几乎不对国外中小企业提供任何融资与贷款服务,美国政府认为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服务是无法盈利的,是一种社会福利行为。英国政府1981年就制定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计划”,通过政府担保,中小企业可以从银行获得低于金融市场利率的长期贷款,差额由政府补贴。英国政府还采取成立中小企业金融公司、设立专项优惠贷款、设立担保基金等方式,为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德国成立非盈利机构-担保银行为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担保银行不缴纳企业所得税,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对担保银行所做的担保进行一定份额的再担保,联邦政府通过欧洲复兴计划(ERP)专有资产基金,向担保银行发放低息长期贷款,以冲销部分担保损失。台湾成立专门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中小企业银行,还由政府出资及金融机构捐款成立“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保证,分担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风险,提高其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积极性。

  (未完待续)

  (作者注:“社会信贷救助成本”、 “安全边际利率”,均为行文生造的名词,没有多少金融理论可供支持,也无法准确描述,仅是笔者从自己的信贷经验与教训中得出。)

  (本文作者介绍:曾在央行、银监会从事金融监管工作16年,后加入私募并创建融资担保公司,现为江苏金东小贷公司创始合伙人、董事总经理。)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利率投资中小企业融资难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老艾:降息将使A股再涨500点 冲击3000点 央行大力度降息是银行噩梦 马云乌镇演讲:我不做红顶商人 中国商人靠什么赚钱? 三马聚首华谊剑指大娱乐 货币政策转向全面宽松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降息对银行业不完全是利空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另类解读:社会信贷求助成本太高(一) 油价下跌到底是阴谋还是阳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