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另类解读:社会信贷求助成本太高(二)

2014年11月21日 14:17  作者:嵇少峰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嵇少峰

  修改金融顶层设计,调整小微企业信贷政策,由国家来提供“社会信贷救助成本”,才能从根本上缓解所谓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降低利率(或者补贴)、减税、减社保、减寻租成本,让更多的小微企业存活,充分发挥其创造就业、养护弱势群体的力量,中国经济才有再生的希望。

小微企业社会信贷救助成本高小微企业社会信贷救助成本高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另类解读:社会信贷求助成本太高(一)

  (接上文)

  四、我国“社会信贷救助成本”缺失,是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

  基于以上分析,当前我国的金融体制无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真正原因也就显现了,那就是我国金融顶层制度设计中,政府并没有作为主体力量去承担社会所需要的、足够的“社会信贷救助成本”。我们来列数一下中国当前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几种做法。

  1、政府用号召及强制性命令的形式要求金融机构加强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服务。《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明确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商业可持续和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单列年度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力争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即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由于这种要求对商业银行的约束力不足,其附加的鼓励政策带来的收益也无法弥补银行在小微贷中的损失,因此,根本无法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银行在业务操作中更是可以利用拆分放贷、子公司贷款、伪造企业录入系统信息等形式绕开政策限制。央行[微博]定向放水根本无效。从根子上讲,银行没有获得政府足够的“社会信贷救助成本”补贴,或者说补贴政策由于机制的原因无法传导到小微企业信贷中去,从而导致小微信贷扶持政策流于形式。前几年的小微企业贷款繁荣与其说是银行响应国家政策,不如说是银行乘经济形势之利大把挣钱更准确,一旦经济下行,银行当然置政策于不顾,先行抽贷、压贷自保,此非银行不道德,而是机制使然。虽然说小微企业数量众多,但实际上对金融机构的信贷结构而言,放弃这块仅占其总量20%不到的市场,对其业绩的影响并不很大。就拿大家公认的以发放小微贷款为特色的民生银行来说,其小微贷款总额也仅占其贷款余额的25%左右,因此锦上添花之事常有,雪中送炭绝无。

  2、融资担保体系从制度根源上讲就是错误的。中国没有建立统一的自上而下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而是用牌照的形式指导各方成立各种背景的融资担保公司,而这种担保公司竟然大部分是以赢利为目的的机构。无论是官办还是民办的,保本生利均是其最基本的目标,造成的代偿损失,相关人员仍要承担责任。尽管政府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补贴(一般为担保余额的1-2%),但是严格的监管成本(如资本实到率、限制投资、保证金监管制度等)导致这部分补贴接近归零,甚至为负数,更无法弥补其代偿损失。民营融资担保公司受制于金融机构的强势压力,被迫为二类次等或三类的小微企业提供担保,在整个生态链条中,根本没有“社会信贷救助成本”的存在。在经济形势上行期,融资担保公司还能有一点表上盈利,而经济一旦变脸,作为挡箭牌的角色首先倒下。应该说,政府在融资担保体制建设上投入的太少,由赢利性的民间资本去承担“社会信贷求助成本”,本身就犯了方向性错误,而思路不清的民营资本只有成为牺牲品。

  3、设立小额贷款公司,以为小机构对应小微贷是解决问题的一条路径,现在看来这种做法也是一种错误。政府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了严格的牌照化管理,设定了严格的门槛,各路资金也纷至沓来,似乎成立了小贷公司就捧了金饭碗。可在具体的政策设定上,小贷公司除了可以放贷外,其它均被视为一般类公司,几乎没有享受到多少优惠政策,其严格的监管思路更是将小贷的盈利模式逼向了死路。无论从司法角度,还是从税收角度,全国的小贷公司从出身就被作为金融的贱民对待。这个牌照的含金量与融资担保公司一样,只能是外表金光闪闪,实际价值极其有限。

  小额贷款公司自身资本金的成本就接近于第一类企业的平均融资成本,融入的资金加上经营成本、税收成本更是普遍高过“安全边际利率”,因此小额贷款公司服务的对象只能是二类次等及三类企业,其平均保本利率远远超过“安全边际利率”的红线,因此从根本上讲根本无法盈利,前几年的报表利润应该是极强流动性掩盖下的击鼓传花,现在全国小贷公司的不良率也迅速上升,能盈利的公司微乎其微。政府在小贷公司的扶持政策上甚至还比不上融资担保公司,小贷公司这个生态链中不旦未见政府提供的“社会信贷救助成本”存在,更要承担巨额的税收成本。因此希望小贷公司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小贷公司的资本金随着借款企业的消亡的不断消失,小贷公司成为用自己的资本金为“社会信贷救助成本”专单的人。

  4、其它信贷求助行为也大都是杯水车薪。如三农金融贴息、财政税收返还等,看看每年财政投入的数据与小微企业贷款的比值就很清楚地看到,这类补贴力度太小,基本上是形式大于实效。同时由于机制的原因,许多救助行为走样,产生了很多权力寻租行为,这种先收后返的效率非常低下。

  五、P2P金融平台更解决不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1、P2P融入的资金成本加上其管理成本与风险成本,已远远超过了“安全边际利率”,利率的挤压效应,使其只能选择第二类次等及第三类客户,绝大部分P2P平台甚至只能选择第三类客户。对这部分客户完成信贷业务循环本身就应需要额外注入“社会信贷救助成本”,现在不但没有救助机制介入,P2P平台还要在其中产生商业利润,如何能为?P2P平台更不能提供担保,因为这个生态链里根本没有安全的盈利空间,在不提供担保的情况下,还能让第三方承担责任或自已免责,让平台成为一个愿者上勾的二传手;一旦介入担保,很难全身而退,因为在畸高的利率下,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安全风控措施,这是反自然规律的。

  2、如果P2P用普惠的心态完成社会高成本资金与第三类企业的信贷对接,风险根本无法控制,最终只能造成信贷链条断裂,形成资源的浪费,更易激化社会矛盾。同时,这种所谓普惠的做法还破坏了优胜劣汰的企业生态系统,对社会而言,也没有多少效益可言。

  3、简单的信息平台是无价值的。P2P平台更需要从产品设计、风控建设、提供效率、减少成本上来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除非网上募集资金的成本越来越低直到降到“安全边际利率”以下,否则,P2P做小微企业信贷根本无法生存。

  4、现在的P2P已完全变为民间金融互联网化的另类生存。民间金融实际上长期承担了部分“社会信贷救助成本”,因为众多的高利贷、非高利贷最终大部分都生生死死地循环着,未见多少从业者全身而退,其本息大部回归社会,它们反而间接提供了一部分社会信贷求助成本。但问题是,它们大部分支持了第三类企业,造成了极大的社会资源浪费,至于投资人的收益只能是天知道了。

  小微企业融资难将长期存在,必须由政府及社会提供救助才能缓解,这早已是全世界的共识。可笑的是,我国众多企业及民间投资人纷纷把这一市场视作肥肉,以为常规意义上的金融机构暴利可以延伸到小微信贷市场上,其实传统银行哪有暴利,看看近二十年的金融机构平均资本回报率就知道,只不过盈几年亏几年而已。大家均视银行几十年的小微、三农经验、教训于不顾,自以为一沾上互联网就已得道成仙,信贷市场任意纵横,完全可以轻松拿捏高利率信贷产品。P2P们高举着普惠金融的道德旗帜,以平均12%以上的资金成本,近20%以上的信贷利率大步迈入所谓的小微信贷蓝海,究竟是自己在骗自己还是欺骗投资人?

  六、为什么说政府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道伪命题?

  1、为什么全世界都说小微企业融资难?因为它本身就应该难,因为它本身无法产生安全的信贷利润才难。如果有利可图,那么多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的几十年试错,为什么未见大规模的商业化解决方案?很多人总拿美国的富国银行与中国的包商银行说事,实际上富国银行的小微贷占其贷款总额的比例很小,仅是因为其绝对值大使人误判它是小微贷专家。包商银行庞大的管理成本和远低于同行的净资产回报率,也证明小微贷市场根本不是大家想象的金矿。其说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个金融问题,不如说它是一个社会求助问题,它同养老保险、医疗、卫生、教育一样,本身均应由政府通过社会资源再分配来解决,纯商业化的手段如何能行?

  2、国有企业及政府平台的安全性及不计成本的融资吸引了大量的信贷资金,直接拉高了小微企业的信贷成本,将大部分小微企业挤出了“安全边际利率”以外,导致其融资更加困难、更加危险。大量国企以贸易融资、供应链融资为手段,成为变相的金融机构再次盘剥小微企业,雪上加霜。政府投入过多的基础设施建设,占用与浪费了最具价值的流动资金,其创造的用工及对经济的拉动远远不如将其还给小微企业使其投入再生产所创造的社会价值。

  3、高额税赋、五险的隐形税收及居高不下的融资成本,构成了小微企业的三座大山。一方面,小微企业生存困难,另一方面全国财政收入仍在不停增长。企业承担的养老保险在内的五险成本急剧上升,变成了另一道隐形的税收,原本应该由政府从税收返还中提供的社会保障及社会福利成本也一并由企业买单,特别是医疗、教育、住房给企业员工带来的压力,直接使劳动用工成本飞速增长。此种情形在现在及未来的数年内如果不作改变将会导致小微企业大面积死亡,失业人员大幅度上升!这些企业的死亡不是转型不力与商业模式落后的问题,更多的缘于各级政府抽取的血液过多造成的企业无法盈利。第二类企业在科技、创新、教育不发达的我国将长期大量存在,要求它们立即转型、改变盈利模式进入第一梯队是不现实的!实际上,中国制造在加工技术、员工素质、产业链配套等方面在全世界仍具有相当的领先优势。所谓人口红利的消失,更多的源自政府财税、福利政策畸形导致的人工成本直接或间接的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小微企业现在的困难不是融资难,而是生存难,再多的信贷资金仅能延缓其死亡,在基本面不变的情况下,它们的利润甚至都不能偿还利息。

  修改金融顶层设计,调整小微企业信贷政策,由国家来提供“社会信贷救助成本”,才能从根本上缓解所谓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降低利率(或者补贴)、减税、减社保、减寻租成本,让更多的小微企业存活,充分发挥其创造就业、养护弱势群体的力量,中国经济才有再生的希望!

  (作者注:“社会信贷救助成本”、 “安全边际利率”,均为行文生造的名词,没有多少金融理论可供支持,也无法准确描述,仅是笔者从自己的信贷经验与教训中得出。)

  (本文作者介绍:曾在央行、银监会从事金融监管工作16年,后加入私募并创建融资担保公司,现为江苏金东小贷公司创始合伙人、董事总经理。)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利率投资中小企业融资难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老艾:降息将使A股再涨500点 冲击3000点 央行大力度降息是银行噩梦 马云乌镇演讲:我不做红顶商人 中国商人靠什么赚钱? 三马聚首华谊剑指大娱乐 货币政策转向全面宽松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降息对银行业不完全是利空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另类解读:社会信贷求助成本太高(一) 油价下跌到底是阴谋还是阳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