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报告开启资本市场90后研究新课题

2014年08月26日 17:30  作者:向小田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向小田

  申万的90后研究报告用词非常新颖,多为80后、90后及00后ACG专用词汇。报告出炉后,笔者身边的70后基金经理们大呼读不懂。也难怪,70后乃至80后的一部,早已经对于新生代的表达完全陌生,既没有接触的渠道,也没有了解的意愿。

券商报告开始研究90后文化。券商报告开始研究90后文化。

  8月25日申银万国[微博]证券研究所发布了一篇报告,题为《非主流到AB站:80、90、00后亚文化属性演替与互联网投资策略》。报告甫一出炉,便引发众人围观。报告以一个80后金融民工的视角,采取社会学研究中代际分析的方法,写出了80后、90后以及00后三个阶层不同经济基础及文化属性所带来的不同投资策略和逻辑。

  行文的主要依据是通过对经济基础(成长红利)和代际人口文化属性差异的分析,探讨其在互联网环境作用下代际亚文化的演进、演替,以及由此而决定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和投资机会。

图一图一

  该篇研究报告用多达80多张插图和长达60页的文字试图描述代际文化差异给传媒新互联网领域带来的投资机会,其主要观点归纳为以下几点:1)80后“非主流”亚文化促“视觉系”互联网迭代催生照片美化、照片分享应用火爆;2)90后“二次元”亚文化促“脑洞系”互联网迭代催生弹幕视频、垂直兴趣社区及个性化表达产品;3)00后“爱觉不累”,互联网回归真实表达,看好“存在系”轻联网。

  申万的此篇研究报告用词非常新颖,多为80后、90后及00后ACG专用词汇。报告出炉后,笔者身边的70后基金经理们大呼读不懂。也难怪,70后乃至80后的一部,早已经对于新生代的表达完全陌生,既没有接触的渠道,也没有了解的意愿。以视频网站为例,资本市场可能比较熟悉的是乐视网,优酷土豆,却甚少去了解Acfun,Bilibili等弹幕网站。

  对于80后、90后、00后而言,看视频网站,最大的乐趣是和基友们一起吐槽,这种吐槽本身才是娱乐的实质。如果说以前的视频网站是单向交流(视频到人),那么弹幕视频网站就是社群交流(视频到人再到人再到视频),这种阅读方式对比可以类比博客和微博的区别。这种区别暗含一个道理:即每个人都是社交网络的一份子,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利。在这种状态下,沉默的大多数(slient majority)成为不可能,他们用蜂拥而至的观点表达,瞬间淹没原本作为主流传播的背景。

图二图二

  这种自我表达的诉求与人口的减少有密切关系。申万研究显示,“未来十年95后、00后青少年人口较80后减少33%,孤独感和自私感将更加强烈。”“人口出生率下降将使得未来十年15-24岁青少年存量出现两次断崖式下跌,分别是2015年从2700万人跌至2000万人左右(下跌26%),以及2020年从2000万人左右跌至1800万人左右(下跌10%),累计下跌33%。”

  人口减少造成的孤独感将使得青少年更加追求内心表达和渴望社会关系,从而塑造新的文化形态和互联网产品。弹幕只是这个阶段中的一个过渡,如果我们可以预测的话,那么仅仅评论应该不足以满足新生代的自我表达诉求,自拍(照片应用)自导(视频电影)自演(YY直播室等)等多层次的需求有待被深入挖掘。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笔者认为,申万在本报告中所描述的90后及00后亚文化现象,实际上只关注到了中国一二线城市中受来自日本的ACG文化影响较大的青少年。笔者认为,在三四线城市、县城、乡镇,这些地方的青少年又有更加独特的亚文化。

图三图三

  在这种亚文化中,他们不看二次元,也不看弹幕视频网站,平时娱乐就是非常简单用手机听音乐、看小说、玩游戏。由于条件限制,这部分人群中许多用的是国产手机,用小米的那几乎可以成为潮人了。他们很少用Wifi,一般都是直接用移动的数据业务(2G的)。在这个人群中,手机QQ的使用比微信、微博要广泛得多。如何研究这个人群的亚文化属性,抓住他们的潜在需求,是资本市场接下来不得不研究的课题。

  申万的报告开了一个好头,给资本市场普及了一些常识,当然,这些常识依然还是百度百科[微博]式的,还没有进一步深挖。我们期待资本市场其他研究机构能够跟进,写出更好的作品。

  (本文作者介绍:生于湖北省西南部。他的作品风趣幽默不拘一格,深受人们所喜爱。)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申银万国90后非主流社交网络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给公务员涨点工资如何? 如果毛泽东是企业家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楼市需要告别全民普遍的自利情结 中国富人大举投资移民美国为了啥 墨西哥取消高铁订单背后博弈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提振房地产中国还有啥政策? 中国奶粉我们为啥还是没信心?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