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生活 > 正文
 

珍珠来袭:全球气候异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0日 14:09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张立伟

  北京报道

  谁能想到,美丽温润的“珍珠”,竟然是中国有记录以来登陆时间最早、风力最强、移动路径最怪的魔鬼般的台风。

  拥有巨大威力的2006年第1号台风“珍珠”,5月18日2时15分, 在广东汕头澄海和饶平之间登陆,随之而来的是整个东南沿海地区的狂风暴雨,截至目前,已造成福建省15人死亡,广东死亡8人。

  生成于5月9日的“珍珠”在5月11日就已经袭击了菲律宾,造成32人死亡,8人失踪。

  “珍珠”所代表的台风趋势

  “1971年至今的数据显示,第一次登陆中国的台风平均日期是在6月27日左右,今年提早了一个多月,实属罕见”,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诊断预测室副主任任福民说,“历史上大概只有7次来得比较早。”

  5月16日下午,当华南各地政府、交通、防汛等部门紧张忙碌的为抗台风做准备的时候,任福民在他的办公室里刚刚完成了一份提交高层的“珍珠”报告。他在报告中分析,今年登陆中国的台风次数会偏多,“因为在台风初次登陆早的年份,7次里面有6次偏多,只有一次偏少。”

  做出“今年台风偏多”的预测并非仅据历史经验的推测。气象观测显示,西太平洋海温偏高0.5摄氏度左右,菲律宾海域对流活跃,而副热带高压偏北,“这有利于形成台风”,任福民说。

  “珍珠”代表了全球台风的一个趋势:频繁而更高强度。去年,大西洋地区飓风创纪录的达到27个,而历史平均值只有20个左右。而在西太平洋地区,去年登陆中国的8个台风虽然在6-9个的历史平均范围内,但出现历史罕见强台风的次数增加,在8个中有6个达到12级,造成重大损失。

  2005年8月29日,“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了美国,造成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超过1000多亿美元的损失,这一重大灾害震惊了全球。而同样是2005年,中国台风总损失达800亿元,台风成为中国第一大自然灾害。

  上个月18日至20日,科技部组织召开的第275次香山科学会议,以“登陆台风的科学问题及防灾减灾对策”为主题,来自内地、美国、台湾的40多位与会专家就提高台风预警能力、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台风活动趋势和台风的防灾减灾对策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美国的科学家在会议上公布的最新研究认为,台风的强度在增强”,任说,“但科学界对这个结论有争议”。

  根据美国NOAA NCEP对“百合”的监测,这个去年给台湾带来灾难的台风在登陆前所在的附近海域海水温度高达29°C, 台湾以东洋面的海温较常年同期高出0.5°C-1°C。这加大了海水蒸发,大气中水汽含量变高,有利于台风发展加强。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的报告指出,全球变暖使亚洲地区可能更容易受到极端天气如台风、干旱和洪涝的影响。

  中国极端天气频繁

  事实上,“珍珠”只是代表着我国气候频繁异常中的一个事件。

  国家气候中心在1月1日到5月13日期间的天气监测显示,中国平均气温比去年同期偏高1°C度,东北地区偏低1-2°C,青藏地区偏低2-4°C。中国大部分地区都遭受了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多个历史罕见的极端天气集中发生在4月。

  比如,河北省迎来自1951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严重的干旱,平均降水仅有40.7毫米,比常年少49%,这导致了农业大面积的颗粒无收。而在遥远的云南,降水也达到1984年以来的最小值70.8毫米,干燥的天气令森林火灾频繁发生。持续到5月中旬的干旱使1660万公顷耕地受到影响,1006万人面临饮水困难。

  “由于南支槽的影响,广东阳江5月初持续降暴雨,也属于非常异常的情况”,任福民说,5月3日到4日,阳江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伴有8级雷雨大风和强雷电。“在整个南方地区,暴雨频繁,到5月11日为止,454.57万人受涝。”

  在4月,最令人震惊的天气事件还是北京遭遇沙尘暴的袭击,“尽管上半年发生16次沙尘暴,比去年多7次,但低于历史平均值,不过这一次却更加强烈,甚至出现黄土覆盖京城,沙尘漂洋过海的现象”,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评价室高级工程师徐学炎说。

  另一个历史罕见的灾害天气是4月中旬开始在各地连续出现的冰雹。4月中旬,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出现冰雹天气,1600万人受灾,32人死亡,4月下旬,山东也突如其来的出现大面积冰雹天气,281万人受灾,“这在历史上极为罕见,因为山东出现冰雹一般会发生在6-7月的夏天。”徐评价说。

  在上个月,中国还发生暴雪的灾难。4月中旬,山西省39个县降特大暴雪,受灾人口357.7万人。随后,陕西省西安、宝鸡等7市,东北黑龙江省牡丹江、宁安等13个县,吉林省延边州有8个县(市)遭受暴雪袭击,经济作物遭受毁灭性打击,“这都是历史极为罕见的不正常天气事件。”任评价说。

  全球气候系统异常

  不只是中国。

  目前,极端天气频频出现在世界各地,“天气异常事件会始终存在,由于气候变暖的因素,异常事件更加频繁及强度也在增强”,一位气象专家说。

  极端天气的出现尽管频繁并有加强的迹象,但只是局部现象,其根源是全球气候变暖所引起。

  5月15日上午9时,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诊断室的颜京辉根据4月的气象数据,在国家气象局的气象科学研究院作了关于“近期全球气候异常”的报告。报告中说,监测数据显示,包括西伯利亚在内的亚洲北部气温偏低2-5°C,而东亚、南亚西部、西北非、北美等地区气温则偏高1-6°C,这样的天气分布也影响了降水。

  “这意味着把高纬度冷空气带到低纬度地区的西风环流出现异常”,颜京辉说,但是,基于科学的原则,现在科学家还无法判断环流出现异常的原因。“从天气角度讲,一定是环流出现异常,但是从气候角度讲,则很难说,这个不能依靠推测”,任福民谨慎地说。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主任刘洪彬认为,如果全球变暖的话,北半球温度上升,使得北半球中高纬度区与热带的温度梯度减少,会导致西风环流减弱。

  科学家还不能肯定是否因环流减弱导致了南亚地区的高温天气,最近,热浪袭击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到15日,巴基斯坦因热浪袭击死亡的人数已上升到117人。

  “南亚的气温并没有超过历史最高温度,尽管有些偏暖,该地区同期最高温度是53度,现在只是5月11日在巴基斯坦的一个观察站出现49.5°C的高温。”

  除西风环流突然减弱外,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最新观测到的现象似乎证实全球气候正出现系统性的异变。

  5月4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加布里埃尔·维奇等人公布自己的研究:目前的热带太平洋上空的“沃克环流”已比19世纪中期减弱了3.5%左右,而在本世纪末还会再减弱10%。

  “沃克环流” 削弱其向西太平洋的循环运动,将使中美洲气温上升、暴雨成灾,产生著名的“厄尔尼诺”现象。

  英国的海洋学家布莱登近日研究发现,使北欧保持温暖的大西洋洋流流速在过去12年间减慢了30%。如果结论准确,北欧的气温将会明显降低。“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北欧不会像《后天》演得那样突然变冷”,刘洪彬说。

  世界科学界一致认定,如果温度升高将导致北冰洋加速融化使得海水盐度和密度降低,影响大西洋洋流流向赤道,赤道温暖的气流也减缓向北欧输送,会导致北欧更加寒冷。

  去年冬天,欧洲部分地区以及俄罗斯迎来有史以来最严寒的天气,而今年春天,由于天气的快速增温,导致欧洲的积雪迅速融化形成了洪水,淹没了几个国家的城市。

  “尽管这些异象与洋流减慢无关,但也属于极为反常的天气现象”,一位气象专家解释。

  祸首:全球变暖

  “这一系列天气异常跟全球变暖关系密切。”刘洪彬说。

  作为中国气象局专门设立跟踪研究全球气候未来变化的气候变化室主任,刘洪彬主要负责落实和服务于IPCC的中国工作。

  “2001年IPCC发布第三阶段报告称,到2100年,全球地表温度将上升1.4-5.8°C,但是,这是以二氧化碳的浓度作为预测结果的前提条件,有不确定性”,刘说,“明年IPCC将公布第四阶段的报告。”

  在这个月初,IPCC透露了这份明年将要发布的报告的主要内容:到2050年,全球气温可能会比现在升高3摄氏度,届时将可能有4亿人因此遭受干旱和饥荒,野生动植物也可能遭受毁灭性破坏。

  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也预计,未来中国气候也将继续变暖,在2020-2030年间,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1.7℃;到2050年,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2℃。

  “太阳活动、火山爆发以及气候自身的规律都可能导致天气变暖,但是目前人类的活动正在加速气候变暖,包括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并对土地过度的开发”,刘说。

  “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可能是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刘洪彬认为,中国防灾的能力远远不够,“政府正在筹建包括短期长期的气象灾害的预警机制” 。

  在今年1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制定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5月18日,中国气象局、科技部、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部门在北京召开全国气象科学技术大会,“预防越来越多灾害天气的发生,已经刻不容缓”。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