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博士伦部分药水被疑引发眼疾 > 正文
 

眼球上的薄片 隐形的危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0日 14:01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陈萌

  北京报道

  过去半年,谢培英的工作与平时并没有什么变化。

  5月18日上午9点,她照常来到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新苑一号一层——光华医院眼视光学中心,换上白大褂,开始接待病人。在这里,她每周出诊两天半。

  她的病人都是深度眼疾患者,但问题的起因有着惊人的一致——覆盖在他们柔弱眼球上,被习惯称为隐形眼镜的薄片,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麻烦。

  “角膜接触镜,才是隐形眼镜的专业称呼。”谢培英说,这样的称呼,源自眼镜和眼球近乎直接的接触,同样,这也是眼镜得以隐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正是这种亲密接触,造成了引发眼疾的种种机会。

  自1985年

留学日本最权威的隐形眼镜研究中心——顺天堂大学医学部,师从著名眼科专家中岛章教授,现已是国际隐形眼镜教育者学会亚太地区副主席的谢培英,研究隐形眼镜已有21年——这个时间,正和隐形眼镜风靡全球的时间吻合。

  谢培英的病人们不是孤独的患者群体。过去半年里,关于隐形眼镜护理液与佩戴者眼疾之间的种种争论喧嚣直上。今年2月份以来,仅美国就有122位患者被诊断为镰刀菌角膜炎,其中大部分患者使用过全球最大的隐形眼镜生产商之一——博士伦生产的“润明”水凝护理液。5月16日,博士伦公司宣布在全球市场上永久停止销售润明水凝护理液。

  “这个小小的镜片,并不简单,”谢培英用镊子夹起一片隐形眼镜,感慨地说。

  一个镜片的诞生

  隐形眼镜的历史要追溯到将近500年前。

  1508年的一天,达·芬奇把头伸进盛满水的半球型玻璃缸向外看,发现由于光的屈折作用,原本看不清的物体变得清晰了。正是这样一个偶然,开拓了隐形眼镜的历史——达·芬奇成为了隐形眼镜理论的创始人。

  380年后,这一理论开始实用化。1888年,德国人菲克和法国人卡特同时实验将玻璃镜片制成大于角膜的角巩型镜片,用于矫正视力。

  初步的尝试之后,“透明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的出现,引领了隐形眼镜的一场革命”,谢培英说,1938年莫伦和奥布赖用PMMA材料研制出第一副角巩膜型隐形眼镜,而PMMA作为硬性隐形眼镜的主要材料,一直用至今天。

  不过,能在临床推广并作为矫正患眼屈光不正的隐形眼镜真正诞生,已是10年之后。1948年,美国视光师凯文·托赫首创一种被称为Microlens的小镜片,直径比角膜小,厚度较薄,可以较为舒服戴一整天。其后,硬性隐形眼镜的片型设计几经改进。

  1960年,捷克科学家卫奇特雷和眼科医生庄富斯的努力开启了软性隐形眼镜、透气性硬性隐形眼镜的时代——他们开发出一种亲水性树脂的软性隐形眼镜,与普通硬镜相比,素材柔软、异物感少、濡润性好,有一定透气性能。

  此后,随着高分子化学的飞跃发展,80年代,透气性硬性隐形眼镜也诞生了。谢培英告诉记者,“隐形眼镜是20世纪重大的科技成果之一,科技含量很高,在当时每克成本可与钻石媲美”。

  而隐形眼镜的历史,几乎天然地与博士伦联系在一起。

  2004年博士伦150周年庆典时,博士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Ron Zarrella回顾,博士伦公司1853年成立于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当时还只是一家出售欧洲进口眼镜和放大镜的小商店。之后漫长的107年,公司业务涉猎光学镜片、显微镜、望远镜、太阳镜甚至还有摄影镜头。

  直到1960年,卫奇特雷和眼科医生庄富斯开发出亲水性树脂的软性隐形眼镜后,博士伦才与隐形眼镜真正结缘——公司不仅获得了生产和销售此种隐形眼镜的权利,经过11年的研究,1971年更成为首家获美国FDA认证批准在美国生产和销售隐形眼镜产品的公司。

  之后,博士伦迅速在全球扩展。1987年,博士伦在遇到了自己第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美国强生公司的同时,把生意做到了中国——与北京608厂合作成立北京博士伦眼睛护理产品有限公司。随后,强生和博士伦先后推出抛弃型隐形眼镜,使隐形眼镜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研制,促进了隐形眼镜技术飞速地发展,普及率也越来越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谢培英几乎走遍了包括美国、日本和韩国在内世界各地的隐形眼镜生产工厂。

  统计显示,目前美国有5000多万人配戴隐形眼镜,超过全国人口的11%,而中国不到1%。“这和一个国家的人口比例和发达水平息息相关”,谢培英说。

  泪液的秘密

  泪液,是镜片和角膜得以亲密接触的秘密——有了它,眼睛才能进行深呼吸。

  “角膜是人体唯一无血管的组织,角膜能进行自身呼吸,泪液功不可没”。谢培英说,隐形眼镜虽又称角膜接触镜,其实并不直接接触到角膜上,而在两者之间有一层泪液膜。隐形眼镜浮在泪液膜上,靠泪液和镜片之间表面张力作用避免简单脱落和移位。

  “这么多杂质,眼睛怎么受得了,难怪发炎了”,谢培英拿起一片刚从病人眼中取下的隐形眼镜放在显微镜下,“泪液有时也会捣乱”,它的成分近99%是水分,还有一些微量的蛋白质、脂类、黏液、钙质等。

  隐形眼镜长时间戴用,泪液中的蛋白质等分泌物就会渐渐附着于镜片表面,失去透明度,则使视力减退,戴用不适。

  因此,国家有关卫生部门规定,用来清洗和保存镜片的护理液的作用主要是消毒杀菌,对PH值、化学标准、杀菌标准等有严格控制。生产企业取得《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后才可生产销售。

  隐形眼镜护理液使用不当,是眼睛的“隐形杀手”之一;其次,就是配戴眼镜时间过长。“这位病人总是眼干,就是因为长时间配戴隐形眼镜的后果”,谢培英说,隐形眼镜犹如海绵,需要充足的水分以保持清晰柔软和氧的通透。当泪液分泌不能维持蒸发速度,镜片就会发干,使视力模糊或眼睛不适。

  据哈佛大学医学院统计,长期佩戴者的感染几率是较少戴者的7倍,所以不宜长时间戴隐形眼镜,且一定要加强护理。国际隐形眼镜教育者协会(CACLE)主席Hololen教授也对此表示赞同,长期佩戴型隐形镜片等氧率(EOP)必须大于18%。但现在隐形眼镜都达不到这个标准。

  香港一项最新的调查表明,香港有近五成配戴抛弃型隐形眼镜的人士清洗镜片的程序不正确,逾四成不重视清洗及护理镜片的重要性。

  同仁医院隐形眼镜中心主任吕燕云担忧的说,“倘若隐形镜片不保持清洁,轻则会导致使用者眼角膜受损,进而影响视力,严重者可能因此失明”。她强调,对镜片的护理最重要的是镜片消毒,摘戴前用中性肥皂洗手,不能留指甲,洗脸、洗澡、游泳、睡觉时摘掉眼镜,一周用一次除蛋白药片浸泡镜片。

  “非离子材料制作的隐形眼镜是健康首选”,谢培英说,泪液中蛋白质、油脂呈离子性带正电,而离子性材料本身带有负电核,更容易吸附这些蛋白质。与离子材料相比,不带任何电荷的非离子材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蛋白质和脂质的沉淀。

  润明水凝全护理液本是博士伦的创新产品。水凝分子由一种天然纤维链PQ1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X407两种分子组成,协同发挥作用。

  “润明水凝全护理液出问题,新配方还没完全实验成熟,可能是原因之一,必须要确定杀菌性能,才能安全使用。”谢培英说,目前回归使用的老配方“润明新概念”,在全球使用了10年,中国是9年,没有出现过任何安全问题。

  不仅是商品

  “隐形眼镜毕竟是个专业的医疗产品”,游历过世界主要隐形眼镜生产厂家和医疗机构的谢培英不无感慨地说,在国外,隐形眼镜并不是简单地被视为商品。

  比如在美国和日本,使用隐形眼镜必须严格由医生指导,需要有处方权的。在国内几乎处处可以买到,甚至很多普通的眼镜店都有卖,根本没办法监控,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对于配镜者,我认为是患者,他们认为是消费者,这是核心所在”,她说,选择配戴隐形眼镜的过程需要系统诊断,而不仅仅是销售过程。“全面专业的眼科检查是配戴隐形眼镜的第一步”。

  配戴之前,要检查眼睛的角膜、结膜等生理结构、形态是否正常,同时询问全身及眼部病史。之后,测量眼睛的有关参数。这样可以确定配戴者是否适合配戴隐形眼镜,同时也可以为配戴者选择所需的隐形眼镜品种和类型。

  隐形眼镜的配戴是否成功要关系到一个配适问题,镜片配戴后应有一个良好的角膜覆盖和正常的移动度。任何原因造成的镜片配适不良,都有可能引起配戴不舒适,甚至给眼镜带来不良影响。配戴者戴镜的定期复查不仅是检查镜片配适情况,还包括对眼睛健康、护理保养、消费者依从性的询问和检查。

  吕燕云也提醒说,隐形眼镜属于国家规定的三类医疗器械,所以应到有医疗器械许可的正规医疗机构验光配镜。购买时确保镜片、护理产品等经过国家检测并合格。

  另外,戴隐形眼镜后,眼睛很容易感觉很累是常见的现象。配戴隐形眼镜与框架眼镜比较有非常好的光学矫正优势,但是从医疗管理上要比戴普通框架眼镜更为严格。

  “根据眼睛的健康及镜片的检查来进行及时调整,这样就可以防患于未然,使戴镜更为安全有效。”谢培英说。

  “从患者的角度讲,盲目性也比较大”,谢培英并不讳言自己的看法,很多患者往往单纯考虑价位和品牌,而不是眼镜本身,至于什么样的近视患者适合配戴隐形眼镜。

  她指出,对于两眼视力相差在300度以上的近视患者,经眼科检查没有发现中度沙眼、疑似青光眼及其它角膜疾病,比较适合配戴隐形眼镜。如果更详细分析,比如要根据泪液分泌情况选择不同含水量的镜片。

  “隐形眼镜的消费心理和习惯需要逐渐培养,这是个系统工程”,谢培英说,“我有足够的耐心。”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