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中国变量分量日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0日 13:40 21世纪经济报道

  文/张帆

  以前人们常说,美国经济感冒,中国就打喷嚏。不知什么时候,说法倒过来,成了“中国感冒,美国打喷嚏”。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国内宏观经济方程式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变量。在讨论美国国内经济问题时,美国经济学家想起的第一个外国(有时是惟一的外国)就是中国。美国穆迪经济网站(Moody/Economy.com)的首席经济学家赞迪(Mark Zandi)最近在一次经
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中,除了美国以外,提到中国至少六七次,印度、欧洲一两次,其他国家都被忽略。好象这个世界上只有美国和中国,好象德国、英国都不存在一样。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罗奇(Stephen Roach)三五天一次的全球经济评论(Global:Economic Comment)中,几乎每期必谈中国。《经济学家》杂志在2005年的一篇文章中说,中国不是美国贸易赤字的主要原因。然而,世界经济发生的几乎每一件事的背后都可以发现中国因素。

  罗奇最近呼吁建立全球宏观经济学,指出在分析美国国内的经济形势时必须使用国际宏观经济学模型。实际上,在分析美国国内经济时必须考虑中国因素,已经成为美国经济学家必须遵守的通则。

  中国因素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首先是通过GDP增长率来实现的。尽管按

汇率计算的中国GDP总量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尚小,但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在世界GDP的增长中占了大得多的比重。因此对世界经济的增长举足轻重。最近中国提高贷款利率,紧缩宏观经济。美国股市马上就有反应,因为中国经济一旦减缓,就可能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从而影响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因此,中国央行提息,美国纽约时报就有长文报导,就像不是中国央行而是美国联储提息似的。

  中国因素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是通过若干条渠道实现的。其一是中国政府是美国政府债券的大买主。2005年下半年中国持有约2500亿美元美国政府债券。美国经济学家担心的是,一旦中国减持美国政府债券,就会使美国利率上升。而利率对美国

房地产市场的兴衰至关重要。利率一旦大幅度上升,无异于对初现颓势的房地产市场釜底抽薪。而房地产市场是过去两三年美国经济繁荣的主力军,房地产一旦崩盘将拉动整个美国经济的前进步伐。

  中国经济对美国经济影响的第二条渠道是价格。一方面中国的廉价制成品把美国的消费物价指数拉低,使美国消费者受益。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沿海地区刚一出现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迹象,美国经济学家就十分紧张,担心美国享受中国廉价商品的时代即将结束。另一方面,中国对能源和原材料的巨大需求又对美国的物价指数产生向上的压力。

  以上两条渠道目前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存在可能性,但现实性不大。中国对美国经济产生影响,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的外部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美国外部供应链的三大环节是加拿大、中国和墨西哥。这三国占美国2005年进口的40%以上。一方面,

原油价格上升或劳动力成本上升如果使中国的经济增长减缓,就会影响美国经济。另一方面,美国消费者作为全球最主要的消费群体,作为全球供应链的终端,一旦消费的后劲不足,就可能影响高度依靠出口的中国的经济增长,并进而影响全球供应链中中国的下家,例如日本、韩国,最近又加上了巴西和澳大利亚。

  美中之间的经济问题,说到底是美中两国宏观经济结构的不平衡造成的。近年来,中国扮演了世界生产者的角色,美国扮演了世界消费者的角色。中国扮演了债权人的角色,美国扮演了债务人的角色。美国的民间和政府的储蓄都不足,过度借债,财政和贸易双赤字。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储蓄过度,消费不足。这里可能有中国的消费统计低估的问题。但即使低估,这种中美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基本上是存在的。在这个意义上,美国人民是世界上惟一的消费大户,是世界的最后消费者。然而,这种情况即将发生变化。崛起的中国,在出任世界生产者的角色多年之后,在不远的将来,必然会与美国人民分担世界消费者的重担。只有到那时,全球经济新秩序才会真正确立。

  中国因素使美国社会发生了分裂。大企业、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早就形成了共识(权且称为“中国共识”),早就把生产部门转移到了中国甚至中国的下家。没有能力转移生产的中小企业、工会和代表他们的政治家,痛感中国经济对他们的负面影响,力图通过美国政府干预事态的进程。两部分美国人,宛如两个陌生的国家进行旷日持久的战争。长期来说,只有中国消费者站起来分担全球消费重任之时,才是美国的“内战”结束之日。

  任重而道远,美国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还有好多功课要补。他们对于中国的统计数字过分相信,把中国经济的运作看作和美国经济一样,因此有时掌握不好分寸。但是中国同事钦佩他们认真研究中国经济的精神。

  (作者系美国纽约市政府资深经济学家)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