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衡的年终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5日 09:09 中国经济时报 | |||||||||
张帆 对于上班族而言,过年不仅意味着休长假,还有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领年终奖。 上班有十余年了,单位也换了几个,发现年终奖不论多少,总是有的。想想也是,旧
这些感慨大多还是发自自己内心,以及自己单位小圈子内部。不过,既然大多数单位都有这项“活动内容”,那年终奖就多了一层社会学上进行比较与研究的价值。我今年回到位于中部地区的家乡过年,就专门从同学、亲友处打听了不少关于年终奖的故事。 钱不少却不高兴 朋友A(涉及个人隐私,故隐去真实姓名与工作单位)在一家监管部门工作。说起年终奖,他感到忿忿不平:往年至少有两三万元,今年才发了3000元现金,1000元的超市购物卡和1500元本单位食堂消费卡。以前还要发鞭炮,发杜鹃花,自家用不完还可以分给亲戚,今年连这些小福利都没有了。虽然提前发了几千元的休假补助,可这不过是“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的区别,哄哄大家罢了,因为这补助不论过不过年都是要发的。 A这个单位是从另一家政府部门刚分出来的,他听说原来的单位今年年终奖发了几万元,就这样原来的那班同事还不满意,嫌光给了现金没给大家发鞭炮、食品,没有过年的气氛,这让A心理更不平衡。碰到过去的老同事,A不免酸溜溜地问:听说你们年底大把发钱呢。结果老同事说,“嗨,别盯着咱小老百姓,你去看看那些处长们吧,咱一张卡上才6000元,人家一张就上万,一张卡上就差四五千,几张卡下来差多少呢?”A对我说,像他们这样的部门,级别分三六九等,平时的工资奖金也分三六九等,到了发年终奖,同样是按职务分成三六九等,而且这两年,不同级别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同学B在地方一家报社工作,听了A的话,不由得哈哈大笑。她说,人的心理真的是很微妙。像她所在的单位,过去年终奖也就是三五百元。今年报社日子好了些,社长在年终大会上就说比上一年赢利增加了,过年时要对大家有所表示,果然,年终奖增加到了2000元,编辑部又额外“表示”了1000元,记者编辑们都高兴得不得了。B说,看来这个世界真的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呀。 “生了虫”的年终奖 阿姨C是一位退休教师。她是没有什么年终奖的,不过老太太也很满足的样子,“起码咱是吃财政的,一个月多多少少有1000多元的稳定收入,到了年底还有双薪拿,也算是对过年有个交待了。”今年过年,学校给发了一箱红枣,老太太满心欢喜地让大女儿跑老远路领了回来,结果发现枣都生了虫。于是,家里只要一来人,老太太就一个一个把这生了虫的枣掰给人家看。 同样退休的阿姨D就没这么幸运了,她是当地一家效益不大好的国有制镜厂退休职工。平时一个月退休金只有400多元,幸好老伴一个月能拿1000多元,生活还能将就。说起年终奖,D阿姨一脸惭愧。原来前些时候,工友们闹联合要向厂里的领导提要求加工资,D阿姨也被他们拉了去,D阿姨对我说,问人家要钱毕竟是求人家办事,可那些工人们素质太低,一见了厂里的领导就骂骂咧咧,自己实在是觉得丢脸。不过,也确实没白闹,今年过年厂里给发了200元的补助,不知这能不能算作是年终奖。 奖金多少全凭领导说了算 同学S在当地一家老国有机床厂工作。已经有十几年工龄的他一个月的工资除去各项保险全部算下来只有980元。过年了,厂里只发了两桶色拉油和一箱馒头,现金是一分没有的。不过,他在厂里最“肥”的销售科做行政工作,因此,到了年底科室里就会把今年“小金库”里的钱拿出来分给大家。但“小金库”里有多少钱,以及给大家分多少,每个人都无从知道。反正到了那几天,主任就会不公开地给每个人塞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今年可以领取的奖金数额。他说他今年领到一万元,至于别人,他知道有领几万的,也有只领到3000元的。“也只有我们这个部门的人有这份钱,其他部门的,像车间里的工人,就那点死工资。”S说。 Z老兄毕业后自己开了公司做老板,听了S的事,他说,这纯粹是老国企借着新名词瞎整。正经像他这样的私企才不会干这种暗箱操作的事。年终他也要给手下发奖金,可全是按上一年的业绩来考核,多劳多得,这样才能真正有激励作用。像S他们那样的机制,人们直接对的是部门领导,奖金领多领少更多是根据领导个人的好恶,很难和企业效益、职工业绩挂钩,这真是新时代的国企病。 被奖金遗忘的人 同学W是公认的运气比较好的人。首先是毕业后非常幸运地分配在了当地一家国有垄断企业,接着是没几年就以极低的价格买到了黄金地段单位盖单位装修的150多平方米的“豪宅”,这些都是同时期的我们所无法比及的。W是一个很感性的人,说起年终奖,她不大愿意在数字上给我一个实情,话题却扯到看似不相关的事上。 她说她所在的部门是该企业比较清闲的,因此聚集了不少“官太太”,不是这个老总的夫人,就是那个分厂经理的太太。她说,看看那些人穿的,一件不起眼的衣服都在上万元,吃的、用的,更是极尽奢华。不久前,一位朋友托她给远房亲戚在当地打工的女儿找一个住的地方。小姑娘在一家饭店做服务员,月薪只有不到400元,所以想找一个租金在50元左右的地方。她听说在附近有一个几十元的地方。她随着人家去看房,发现所谓房只是居民的地下室,因为是回迁楼,所以地下室很矮很小,放一张单人床,整个空间就只能侧身走一个人了。一个粗大的暖气管从房间里穿过,睡在床上,人的头或脚就只能伸在暖气管道下。上下床睡两个人,整个空间逼仄到极点,她只呆了几分钟就感觉要窒息了。可人家告诉她,这对于打工妹打工仔来说,已经算是很不错的地方了,起码这里有暖气,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自来水管。 W说,回到家里,看着丈夫与女儿,她感觉到了自己的幸运,可同时,当她走在大街上的时候,她会感觉很害怕,很惶惑,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人把她的包抢走。 沉甸甸的年终奖 领年终奖是开心的,可是记录完这些年终奖的故事,心头却沉甸甸的。想到这些年,一到过年的时候,母亲总要很小心地提醒我们提防小偷,然后总要“唉”一声,“谁都要过年啊”。当社会的物质财富激增的时候,我们也惊讶地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而这差距往往不是因个人能力,是否勤奋而拉开的,仅仅是因为生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户籍,或者从事着不同的职业。甚至,取得更多财富的人,往往不是给社会奉献最多的人,我的一位同学说,她一个月的工作其实只要一两天就能完成,她的月薪却比多数人高得多。 而仅仅一个年终奖,从零,到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就已经拉出了惊人的社会阶层差距。有一天,一位长相蛮横的出租司机对我说,他最同情的是那些饭店的打工妹,因此,他在深夜总会时不时免费捎带几个晚归的女孩回到她们的住处。而在回答我关于“年终奖”的问题时,他说出租司机是没有春节的,更没有什么年终奖,他们的每一分钱都是要靠自己累死累活挣来。也许正因此,他的潜意识中会对那些辛苦劳作者生出更多同情。 与此同时,人们最常谈论的也是“贫富不均”以及由此而来的心态失衡。心态好的,喜欢向下比,知足常乐,但即使如此,一旦向上比,内心的不平衡却是剧烈的。对弱者的同情,以及对不公平的愤怒,所有的人都是如此。而当这样的失衡成为全社会的常态时,谁也轻松不起来。 张帆 中国经济时报商业周刊要闻部记者。 热烈地拥抱生活,冷静地思考现实,双面性格,一样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