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印度企业联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 16:17 《环球企业家》杂志 | |||||||||
中国与印度企业在资金、市场、资源、人才等方面确实存在竞争,但是也能一起开拓全球市场 文/张帆 近两年,中国与印度这两个长期在舆论上以“竞争、对比”态势出现的亚洲大国,突
2005年12月,中石油与印度国有石油巨头——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联手打败八家竞争对手,从加拿大石油公司竞得叙利亚艾尔—福瑞特石油公司38%的股份,总值5.78亿美元。今年1月,发改委主任马凯与印度石油部长桑卡尔?艾亚尔在北京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就两国合作在第三国开发勘探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达成协议。几乎同时,中海油表示再次试图进军里海地区,而且有可能与印度公司联手竞购。尽管在生意未成功前,各方都刻意保持着低调。 在能源问题上“化敌为友”,中印仅仅花了几个月时间,从2004年的安哥拉油田之争,俄罗斯尤甘斯克之争,到2005年的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之争,中印之前一直是“冤家”。但由于受国际石油战略格局的限制,海外油气投资大多集中在拉美、非洲以及独联体国家等地区,中国与印度这两个能源需求大国,不得不为海外油气项目展开激烈竞争。在此环境之下,部分海外资产价格常常被哄抬过高,投资风险增大,使中印两国都蒙受损失。 “印中相争总是让第三国得益。” 印度石油部长艾亚尔曾在多次不同场合感叹。随着备忘录的签定,中印两国传统上争夺自然资源的竞争对手关系正悄然发生变化。取代恶性竞争的,是双方共同寻找有利于维持自身能源安全的可能机遇。“市场有竞争但同时要有合作,两国企业的联合收购会更多地出现。” 艾亚尔表示。 这实际也意味着中印两国之间企业有可能改变过去互不往来,甚至互相敌对的状态。事实上除了能源领域,在IT业、服务业方面,与印度企业联盟不失为共同开拓全球市场的好办法。 最新的例子是,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和印度塔塔咨询服务公司(TCS)、微软公司就对共同组建超大型软件企业的关键性谈判达成一致。由三方组建的合资公司将是中国国内最大的软件外包企业,预计于3月正式投入营运,计划五年内提供两亿美元的产值。 不妨看看印度的优势。在班加罗尔,通用、微软、IBM、甲骨文、德州仪器等国际顶尖品牌齐集于此,而印度本地的著名软件企业INFOSYS、WIPRO和TATA咨询公司等也雄踞一方。被全世界CMM等级评为最高级的75家软件研发企业,有45家在印度,其中近30个在班加罗尔。 在班加罗尔以外的其他印度公司也显示出了以超低价格生产高品质产品,以及提供优质服务的特殊才能。从50美元的机票,每分钟2美分、语音清晰的手机服务,2200美元的汽车,到由顶尖外科医生主刀但价格却比美国低许多倍的心脏手术,包罗万象。一些分析人士甚至认为,印度已经萌发了塑造具有超强竞争力的跨国公司的端倪。 那么中国能从印度企业那边得到什么呢?是在软件上的先进技术、以及国际通行商业规则的熟悉。而中国拥有大规模生产方面的主导优势,同时也是全世界为数不多的几个可以生产价值数十亿美元电子产品和重工业设备的国家之一。因此,毫不夸张的说,如果这两个国家真的能在行业层面上实现合作,“它们将统治全世界的技术行业”。 事实上,在两国企业正式联盟之前,双方的劳动力资源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众多全球化的生产制作流程之中——跨国公司把产品生产工作交付给中国,把软件和电路设计任务交给印度。而借助互动设计技术,人们可以轻松、准确地制作出从电信路由器、涡轮发电机到个人计算机等各种产品的三维虚拟模型,因此跨国公司在印度的低成本实验室研制出一件产品,再在中国的低成本工厂中投产的时间间隔会被大大缩短。 然而现在,中印两国已不必再通过跨国公司来进行间接合作了。除了能源公司,印度世界顶级的软件外包服务公司Infosys也表示,将投资6500万美元,扩大其在中国的业务,并打算在未来两年内在中国聘请2000名电脑专才,并在上海和杭州设立基地;由中印双方和微软公司合资、将于3月份运营的软件企业,将面向全球主要市场提供软件和信息技术外包服务。微软承诺在新公司组建之后,会将部分外包业务放到这家公司来,而印度合作方也可能将部分业务转包此间合资公司。 毋庸置疑,同样作为亚洲的发展中大国,同样有着持续的经济增长,中国与印度的企业确实在资金、市场、资源、人才等方面存在竞争。但现阶段,中国和印度的企业面临的问题不无相似——如何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如何处理生态环境、社会问题、金融问题等方面所带来的风险。因此,若中国和印度企业的同盟,善于利用他方的资源,有望为双方企业的发展充当“加速器”。 此外,由于中国企业资源大多仍在庞大的劳动力资源上,随着工资水平的快速增长,两国的廉价劳动力竞争优势将不复存在,这点在技术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更应在与印度企业的合作中积极学习技术、管理经验方面的经验,以摆脱劳动力密集型生产者的烙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