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香蕉蒙受不白之冤 相关专家释疑努力消除误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 01:17 中华工商时报

  记者苏群 海口报道

  一个月前,一家颇有影响力的中央媒体披露了北京水果市场上香蕉被乙烯利化学物质催熟的现象,此举让买得正“火”的香蕉遭遇了突如其来的“寒流”,香蕉价格顿时大跌。专家称:对香蕉的负面报道完全是由于误解所致,消费者尽可以放心食用香蕉。

  11月17日下午,海南省香蕉协会邀请部分媒体记者举行座谈,澄清香蕉催熟的有关负面报道。参加座谈会的有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著名生物技术教授郑学勤,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植物生理学教授黄绵佳,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任彭黎旭以及农业部948香蕉项目首席专家张锡炎博士等。

  郑学勤教授手拿一根香蕉,对在座的记者们说:“放心吃,绝对不会有问题。”

  专家们表示,以上报道对香蕉催熟方法存在很大的误解,把原本在全世界范围内长期使用、也属科学合理的香蕉催熟方法,以十分负面的形式报道出来,给广大香蕉种植者和销售商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也让消费者对吃香蕉产生了一定的恐惧心理。

  据悉,乙烯是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五大天然植物激素之一,早在上世纪初就被发现有催熟果实的功能。国际上生产香蕉的国家主要是中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哥斯达黎加和亚洲的菲律宾等,其产品基本销往美国和欧洲等地。香蕉从产地运到销地短则十天左右的时间,长则需要一个月。因此,运输过程中的保鲜十分重要,必须保证香蕉是绿色的。香蕉上市之前,须根据每天的销量分批进行催熟。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都是采用乙烯或乙烯利来催熟。

  负责制定我国蔬菜乙烯利残留标准的彭黎旭研究员指出:近年来,我国每年都有香蕉出口到日本,到日本后也都是经过乙烯或乙烯利催熟后才能上市,从来没有发生过国产香蕉不符合当地的卫生标准的现象。多年的检测表明,国内也未出现过乙烯或乙烯利超标的现象。如以上报道中所说的,用一小瓶盖的乙烯利加在一桶水中,用纸在其中浸湿,然后盖在香蕉上催熟香蕉,根本不会有什么问题。

  据悉,海南目前香蕉种植面积已达65万亩,今年喜获丰收,全省香蕉产量可达120多万吨。以上报道已经给海南、广西以及云南的香蕉销售造成了影响。

  据海南香蕉协会透露:报道前,在乌鲁木齐水果市场上,香蕉价格为46元-50元/件,目前已经跌到37元以下/件;成都的香蕉价格也由之前的42元-48元/件,跌到了35元以下/件,兰州的香蕉价格则由40元-45元/件,跌至35元以下/件。在海南市场上,香蕉价格也由一个月前的2元左右/公斤,跌到了1.3元以下/公斤,最低甚至到了0.4元/公斤。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