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欧洲站站长 郝倩
西班牙和希腊前后脚的抗议示威火爆场景真让人觉得腻了。欧洲南北之间彼此的嫉恨愈演愈烈,但若说是美国人存心将欧元逼到这个境地,那真是高估了美国人的智慧。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自己把欧元逼到重症监护,美国人不过拿根小棍,时不时在流血的枪眼上戳戳罢了。
记得2年半之前在希腊的多次采访,街头巷尾也与不少希腊人聊天。这个民族给人的感觉,就像这个国家一样,慵懒且和善,若不是总爱耍个小聪明,占个便宜什么的,在欧洲的口碑或许能好些。
3年前,由于欧债危机爆发,罢工和游行已经此起彼伏,雅典街头在2010年四五月份发生了流血冲突,这事若是搁在现在,可能没人会抬一下眉毛,但是当时可是震惊了全世界。
为什么呢?当地人解释说,罢工本身在希腊很平常,工会事先都会安排地妥妥的,大家吃完早午饭,再休息一会,然后坐各路交通工具到预定的地方去参加罢工,罢工通常就是一起走路,喊个口号,发个标语。到了晚上也会准时结束,继续回家吃晚饭。
所以所谓“罢工”,或是对政府某项政策不满的示威游行,不过是一天三顿饭都不会耽误的某种惯例。就是这种懒散的人群也能发生流血冲突,实在是让大家大吃一惊。
说到这,再来看看9月26日的西班牙和希腊雅典的抗议示威游行。不过2年的光景,形势已经大不同了。
当日希腊雅典有5万人上街游行反对希腊政府向正在对该国施行金援的国际社会“投降”,高呼“EU,IMF[微博]滚出去”。市民点燃了希腊宪法广场的树,而警察则对游行人群使用催泪弹。同样,因为担心西班牙议会可能通过严酷的2013年预算案,西班牙25日爆发以国会为示威重点的全国性反紧缩抗议。最终抗议者与警方激烈冲突,多人受伤流血被捕。
这一系列的流血冲突带来了不小的后果。周三欧股一路下滑,主要股指收盘跌幅创近两个月来之最。欧元区摆脱衰退和金融危机障碍升级。
似乎门外的流血冲突还不够出彩,在昨日(26日)希腊与IMF和欧盟的谈判中,显然在希腊明显还不出债的情况下,IMF谈判条件的苛刻程度只增不减,从上一次要求公务员和养老金减少50到55亿欧元,提升至这笔开支要减少75到80亿欧元,而且即使如此还不够。这样的反抗情绪只能加深希腊人的愤怒,而绝与励志无关。
在欧债这3年反复多变的剧情中,美国人自然是没扮演什么正义的角色,类似标普这种亲美的国际性评级机构更是频频在节骨眼上撒盐,IMF所起的正面作用也乏善可陈。这还没算上一些早就押上重金赌欧元死,好大赚一笔的对冲基金经理们。
任何国家都一样,欧洲人也喜欢时不时拿“阴谋论”来说一下劲敌,尤其是对平日里看起来都不是那么友好的善主。在党派林立各党意见鲜明的德国,唯一让德国各党派达成统一意见的,恐怕就是美国人对欧元的阴谋论。不知道时不时因为在欧盟内部德国人是主心骨的缘故,反正就算英法德有大不同的意见,说到美国人的阴谋论,大家还是可以统一意见的。
一个标普扰得欧洲央行[微博]和欧盟都头疼得很,认为欧洲股市多少都是因为这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害群之马”,才上上下下没完没了,市场信心的安抚每次都要出新点子,还不一定受投资人的待见。
但是若说这些金融机构是欧债久治不愈的根本原因,又绝对是抬高他们的位置了。欧债的解决方案,从头至尾大多数的时候都由德国来把控,不要说美国,就连欧元区以外,欧盟以内的英国也没有说话的份儿。而控制预算,缩减财政开支,减少赤字又是让德国投钱填欧债窟窿的最重要的条件。
在这期间,有一股总是被有意无意淹没的声音,就是上述的瞄准“节流”,而不是“开源”的方式并不易于事态的解决。现在弊端已经明显显现。欧元区经济日渐颓废。富得并没有越富,但是穷的绝对是越穷了。
能够用股指或是金钱来体现的危机还不是最令人担心的。这真让货币大师索罗斯预料中了。目前最令人担心的是欧洲南北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竞争力方面,更重要的是彼此文化和认可度上的互不待见。在德国人愤怒地冲希腊人咆哮,嫌弃他们懒时,希腊人节衣缩食却始终连经济起色的苗头也看不见一星点,也同样出离愤怒。
假设事态继续这么恶化下去,那么希腊,西班牙,甚至是意大利的国内压力只会越来越大,带来经济层面,甚至政治层面的诸多变故。“反德”的情绪将演化成一股强大的旋风,摧毁整个欧盟原本已经动摇的合心力。而这一点,和美国人明的阴的的金融手段也没太大关系。
假设真的还有2013,或许最明智的做法,是德国离开欧元区,让欧元区经历货币贬值,或许还有重塑竞争力的机会。要么,满口原则性的德国或许只能抛开一己之利,拿出孤注一掷的勇气投入到欧元的保卫战中。默克尔会更倾向于哪一个呢?
(本文作者介绍:新浪财经欧洲站站长。工作十余年,从社会新闻到财经新闻,从上海到伦敦,从第一财经日报到新浪财经。)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閺傜増姘拃锔俱仛閿涙矮鎹㈡担鏇熸暪鐠愬綊顣╁ù瀣兊缁併劋绱伴崨妯肩搼楠炲灝鎲¢惃鍡曡礋鐠囧牓鐛ラ敍宀冾嚞閸曞じ绗傝ぐ鎿勭磼閻愮懓鍤潻娑樺弳鐠囷附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