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见QDII打破围城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7日 00:34 中国证券报 | |||||||||
德鼎投资 胡嘉 QDII正式破冰和QFII门槛放低是事关A股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对于前者,市场或许有褒贬不一的看法,短期负面评价略多;而对于后者,市场在给予厚望的同时也有疑虑,甚至猜疑。但在笔者看来,这两个事物标志着我国金融市场包括证券市场的制度环境建设、综合发展水平、风险抵御能力等都初步达到了市场化的基本要求,意味着我
QDII之所以被屡屡推迟,主要缘于对资金分流的担忧。但若从资金分流角度看,其实际影响并不大,近几年内地资金通过各种方式“暗渡陈仓”进入境外金融市场已不是新鲜事。而QDII放行有助于使地下金融转向正途,更可将正常的海外投资需求纳入可监管、可调控的轨道,同时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减少国内股市波动。最重要的是,从长远看,股改和汇改的叠加效应将使QDII为国内A股市场带来良好的“鲶鱼效应”。通过境内外股市投资环境及投资标的横向比较,倒逼A股上市公司改善治理结构。同时,也会促使境内投资机构不断审视改善自身的投资策略和估值方法,完善A股市场的开放式定价平台。 其实,我们根本不用过多担心推出QDII会降低A股市场的投资吸引力。首先,从估值模型角度看,宏观环境是市场整体定价的基础,宏观环境的差异性是造成股票市场定价差异性的首要因素。若只看市盈率而忽视了这个基础,我们就无法解释美国、香港、日本为什么会存在市盈率定价水平的差异。尽管人民币与港币不能自由兑换,但美国、日本与香港之间资金是可以自由流动的,却为什么没有形成均衡或基本一致的市盈率水平?前两年香港证券市场是香港城市经济的晴雨表,仅有少部分反映了内地经济的发展。但在CEPA之后,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发展关系日益紧密,而且以中国电信、交通银行,建设银行等为代表的大市值公司登陆香港市场,内地公司占港股指数权重越来越大,可以说深沪港证券市场的宏观环境已逐步趋同。 其次,应理性看待香港市场与内地市场微观产业结构基础的差异。香港上市公司中,金融、地产、石化三类公司权重占70%以上,而深沪市场70%的公司却是制造业公司。即便在同一个市场中,金融、地产与制造企业定价方面的差异都是十分明显的,不同的市场更是如此。从审慎的角度出发,如果两个市场上市公司的产业结构差异过大,关于市场总体定价水平的比较就会失去意义。我们需要更多重视的应是分行业的比较,这样得出的结论会更有价值。深入的分类比较可以让我们看到许多行业不同的场景,如在同一个行业中,香港市场行业龙头的PE比较高,中小企业的PE比较低,而深沪市场的情况则正好相反。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A股市场中私募资金、民间游资等对小市值股票有相当大的定价权。可以认为,香港市场对行业内公司的定价基本合理,深沪市场的比价结构则相对扭曲。但这正说明从中长期角度看,深沪市场中行业龙头股票仍可能存在价值低估的情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