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当大盘剧震救市声四起时想起了赵丹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2日 15:24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网就《想起赵丹阳》一文发布声明

  张宏

  当大盘剧烈震荡、救市之声四起时,许多人可能都想到那位在年初语出惊人、毅然清盘的私募基金经理赵丹阳。

  从投资的角度看,赵丹阳或许并不是最成功的。尽管他避开了今年以来的大跌,但他在3000点上方过早地清仓,等于是既没挣着也没亏着。但如果将在此前五年中的业绩做个回顾,500%以上的收益率是远远跑赢大盘的。设若中国A股真的从此进入漫漫熊市,那么赵丹阳可能是能够全身而退的少数一群人之一。人们对他的评判也会在更长的时间检验中获得更公正的结果。

  赵丹阳当时看空市场,主要缘于他对中国经济通胀趋势的强烈忧虑。去年一年中,他拜访过许多企业,从生猪饲养、港口到制造商,得到的信息是多数生产商对未来价格继续上涨的预期非常强烈。结合国际的形势,大量的粮食被用于能源生产,国际农产品价格水涨船高,赵丹阳认定,从央行行长周小川当时的言论判断,央行会果断地连续加息。因此,累积了巨大获利的A股市场风险正在加大,黄金应是避险的港湾。

  基于此判断,赵丹阳2007年下半年几乎空仓,在市场最狂热的时期屡屡踏空。但央行的从紧态度并不坚决。现在回过头来看,央行应该从去年上半年就开始坚决加息,犹豫让央行错失了控制通胀的最佳时机。至去年年底,赵丹阳决定清盘旗下信托基金。

  赵丹阳的理由是,A股市场中已经找不到既符合投资标准又具有足够安全边际的股票。这样的看法见仁见智。另一著名私募基金经理李驰在5000点左右退出市场,但当市场到4000点时他又重新建仓部署。每个基金经理对投资标的的估值看法不一,这是很正常的。关键在于,基金经理是否能以投资人的利益为重,坚守自己的价值判断。

  中国的A股市场始终都摆脱不了政策市的阴影。在市场狂热时,政策会出台打压冷却;在市场低迷时,所有人都在翘首期盼政策救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许多在一周前对市场极度看多的基金经理和分析师,在一周后却话锋逆转,对市场极度悲观。显然,部分公募基金并不是以上市公司基本面作为投资的准则,更多的是相互观望,或是集体看多,或是集体看空,在仓惶出逃时不惜血本地砸盘出货,造成了市场的极大波动性。公募基金并没有成为市场中的“好孩子”,甚至可能成为动摇市场信心的始作俑者。

  在这种时候,投资者无疑会更加相信像赵丹阳这样的投资者。在投资张裕时,他亲自去张裕酒厂门口看运货卡车是否车水马龙;在投资粤高速时,他派人在一段时间内每天在高速公路边数来往车量的数目;在投资盐田港时,他到堆场上数集装箱的层数。这是许多香港分析师必做的功课,因为,单纯依据上市公司和宏观部门的数据,了解到的可能只是表象。赵丹阳投资的企业不多,但每投资一家企业,他都会做足功课。而正是依据这些亲身的调查,他才敢长期地持有一些自己认定为优质的股票,也才有魄力在市场癫狂时保持一份可贵的冷静,孤独离场。

  在市场狂热时,多数人会质疑甚至嘲讽那些过早离场的冷静者;而到了市场暴跌时,大家才会想起像赵丹阳这样坚守自己信念的投资人。“基金的优势首先不体现在一段时间、某只股票赚钱的多少,而是体现在持续控制风险的能力上。风险的量化程度是衡量基金经理专业化程度的标志。在投资界,‘活下来’永远是第一位的。”此时,赵丹阳年初的这段话发人深醒。

  写这篇文章前,与丹阳通过一个电话。尽管他对市场仍然看空,但现在最大的忧虑却是不断飞涨的原油价格。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