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正文
 

科利华神话跌落怨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1日 09:19 中国经济时报

  曾被《福布斯》评为中国IT首富的宋朝弟彻底走出光环

  ■本报记者 张炜

  2005年的最后一天,上海证券交易所做出科利华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这也就意味着科利华由主板市场“降级”三板市场,曾被《福布斯》评为中国IT首富的宋朝弟彻底走出光
环。

  宋朝弟曾经是国内IT业的成功者,1998年宣布投入1亿元推广1000万册《学习的革命》,使他执掌的科利华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其实,宋朝弟与科利华之前已在业界声名显赫。宋朝弟从1991起创办了专做教育软件的科利华,1994年入选“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行万人测试活动,始创科利华“大手笔”营销形象,被评为1994年“普及教育十件大事”、“中国电脑市场”十佳营销活动;1997年1月成立的科利华软件集团被美国《商业周刊》誉为中国软件市场的“决定性力量”之一。到了1999年,中国软件协会按销售额排名全国十强软件企业,科利华上榜;2000年,公司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中国首家“B2B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宋朝弟被美国《福布斯》评选为中国大陆50名首富第十名,IT界第一名。然而,这一连串光环却未能使宋朝弟走得更远,其跌落则缘于1999年借壳上市的“大手笔”。宋朝弟曾经放言“科利华要成为中国的微软,要在国内股市市值做到第一”,计划依靠融资7亿元续写“大手笔”,可事实上却陷入了多达7亿元的“财务黑洞”。

  科利华借壳的是注册于黑龙江的阿城钢铁,一家陷入困境的钢铁上市公司。重组前的阿城钢铁1998年每股盈利0.189元,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每股亏损0.154元。科利华入主使公司每股收益在1999年迅速增至0.513元,在

证券市场上堪称绩优股。重组并改名为科利华的阿城钢铁,主要业务包括电子商务和软件开发两部分,1999年两项取得主营业务收入2.71亿元。在1999年沪深股市“5.19行情”对网络概念股的疯狂追捧下,科利华股价由5元暴涨至近39元。但好景不长,借壳上市仅半年,宋朝弟即向外界透露,原来他们以为只有1亿多欠款的阿城钢铁,居然有7亿元的“财务黑洞”。2000年中报,科利华开始抱怨进一步发展面临资金短缺。就在该份中报中,科利华还披露其正在积极研究创业板上市计划,以期借助资本市场取得超常规快速发展。

  可即便到退市的时候,宋朝弟也没有实现从证券市场上融资的愿望,科利华的三次增资配股计划均被证监会拒绝。2002年,科利华主营业务收入7708.63万元,每股亏损0.295元。就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而言,2001年起已是负值。科利华在2002年年报中承认,“对原企业遗留问题及转型困难估计不充分,近几年钢铁生产一直停产,相应资产闲置,而其相关的银行短期借款高达3.16亿元,该借款的偿还及利息形成较大经营压力。重组四年来公司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依靠大股东科利华教软公司的优质资源来解决原来大股东的负担,使得公司没能投入更多的资源开展加强新业务。”

  所谓“没能投入更多的资源”,当然是指资金。科利华2002年首次亏损后已元气大伤,货币资金由2001年末的6544.57万元锐减为975.16万元。2003年,科利华主营业务收入1791.57万元,每股亏损0.763元;2004年主营业务收入为零,每股亏损1.79元;200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样为零,每股收益0.01元。至此,科利华轰然倒下,公司虽然向证交所申请

股票恢复上市,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强调了科利华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上海证交所理所当然地驳回其恢复上市的申请。

  科利华

神话的跌落,主要是资金链出了问题。一方面,科利华对重组所需的资金预估不足,被原大股东留下的烂摊子拖垮。问题就出在宋朝弟的如意算盘上,重组阿城钢铁在表面上看是并不吃亏。据悉,科利华只付了3400万元现金给阿城钢铁,余下的用科利华的“壳”和“股权”顶替阿城钢铁购买科利华持有的晓军公司的80%股权及“科利华电脑家庭教师”初中版著作权共作价1亿元。阿城钢铁又拥有其持有者阿钢集团的债权1亿元,科利华要收购阿城钢铁28%的股权,需向其持有者阿钢集团支付1.34亿元。这近似“蛇吞象”,若三方同时清偿这笔款项,则该笔款项在三方之间同时抵消。可最终“象”让“蛇”难以消化,阿城钢铁的历史遗留问题把科利华“兜”了进去,连科利华大楼都被迫抵押。另一方面,科利华同时在电子商务和软件开发两大领域超常规发展,本身就需要大量资金投入。2000年上半年,公司设计开发的“校园网”等教育类项目和“BtoB交易场”等电子商务项目形成产业化就已经遭遇资金短缺。

  超常规发展的“大手笔”,使科利华被借壳上市所形成的债务包袱压垮。借壳上市反倒把自己赔进去的案例,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不胜枚举。借壳上市失败的致命伤是买壳心切,没有真正掌握壳公司的债务情况,入壳后发现隐性债务如同“黑洞”。这个问题的出现不仅仅因为原大股东的蒙骗,还与买壳方急于“圈钱”的心理有关。科利华1999年5月入壳,1999年8月就抛出了第一份配股方案,到1999年年报再次提出修改过的巨额配股方案。可见,宋朝弟一边轻视了阿城钢铁的债务,另一边更多想到再融资成功的“滚滚财源”。倘若不是监管部门的理性否决,重组阿城钢铁的代价就会变成由二级市场投资者“埋单”,而宋朝弟占有相当的现金。可以设想,再融资7亿元成功,科利华借壳上市非但不是现在的悲剧,而且可能是一出新老大股东皆满意的喜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98,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